361小说网 > > 秦将 > 第98页

第98页(1 / 1)

('

这事情更是闹得整个乡里全都知晓。

这让最顾忌名声的涉重,怒火冲天,再加上其他两个儿子在一旁添油加醋。

愤怒之下的涉重再也忍耐不住,竟然抄起棍棒,将涉山和那女奴活活打死。

秦律,“擅杀子,黥为城旦舂”。

涉重不经法律活活打死自己的儿子,明显触犯了秦律,按律该当处以黥面,并罚作城旦的刑罚。哪怕他是大夫爵位,能够获得赎免,但身上的爵位也会被削去。

然而秦律里又说,“主擅杀、刑、髡其子、臣妾,是谓非公室告,勿听。”

家主杀死自己的儿子和隶臣妾,官府不受理此类案件,就算告了也不听。且如果强行要求控告,那么控告的人就有罪,要进行处罚。

在这种互相矛盾的法律体系下,涉重杀子的事情并没有人追究。

不过他清醒后终归良心未泯,没有对遗留的婴儿进行残害,而是将其扔给了隔壁里聚的一位涉氏远亲收养,从此不再过问,只当没有这件事情发生。

那个婴孩,便是涉间。

后来,涉间的养父在战场上死难,养母亦死在一次风寒中,只是在死前,将涉间的身世告诉了他。

从此,失去双亲的涉间,在里闾间艰难求生,家中的房屋田宅被人看中,巧取豪夺,将他赶了出来。

于是涉间便落魄到冬穿夏衣,与狗争食的地步,只能靠着为人庸耕打杂勉强维持生存。

等涉间到了十七岁傅籍之时,正逢秦王政再次征召士卒远赴燕地支援王翦。

他这种无依无靠的落魄男子,自然是受到征发的人选。

所以,涉间带着恨意进入了军营,进入了庚什中。

在那里,他遇到了赵佗。

一件冬衣加身。

一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让涉间原本冰冻的心融化了。

原来世间,并非全是恶人。

听完涉间的讲述,黑臀拍案而起,将店主刚刚端上来的一盘烤狗肝直接砸翻。

黑臀怒道:“阿间,我随你去,助你报仇。把那些侵占你房屋的家伙通通收拾掉,还有你那……”

赵佗亦开口道:“此事,我们帮你。”

“不用。”

涉间摇头道:“我如今亦是大夫,自有办法复仇。”

赵佗担心的看着涉间,涉间回给他一个放心的微笑。

“你去做你的事情便好,我的事情,自己能够解决。”

当三人从食肆中出来的时候,亦到了分道扬镳,互告别离的时间。

“间,若有需求,尽管找我。”

“没错,只要你一声叫,我黑臀随叫随到!”

涉间点点头,向两人一声告别,转头离去。

赵佗站在原地,见涉间的身影终究消失在人海中,他转头看向黑臀,问道:“你是否要和我同车回上原乡?”

黑臀眨了眨眼,嘿嘿笑道:“阿佗,我就不用了。刚得了些许赏钱,我得去女闾玩玩,你且自己回去吧。”

两人告别后,黑臀消失在前往女闾的道路上。

眼见两位战友皆走,赵佗也平静下心情,看向城外方向。

如今战事已经结束,他也该到了回去的时候。

那处小小的里聚里,还有一人在等着他回去。

第一百一十四章 :赋税

在通往上原乡朝阳里的道路上,一辆独辀车缓缓行驶。

车上染着黑色的漆,显露出秦人简朴压抑的性格,两匹马一黑一红,在御者的操控下,迈动马蹄稳步前进。

“有公车坐就是好,不仅省钱,还舒坦。”

赵佗坐在车舆中,全身放松。

据他所知,秦王政灭魏的事情要到明年春耕以后了。

秦国计划在明年秋收之前,速灭魏国,待到秋收之后便可征发大军南下伐楚,准备在极短的时间里搞定魏楚两个大国。

这样的攻势十分凶猛,昭显出秦国上下都沉浸在一种极度自信的情绪中。

数年之内就攻克了韩赵燕三国,堪称举世皆惊,怎能不让人骄傲自满。

虽然赵佗被李信点名带去伐楚,但此事还十分遥远。

赵佗现在的想法就是先走一步看一步,好好过完年再说。在抛开了各种乱七八糟的思想后,他整个人彻底轻松了下来。

顺着车窗往外看去,赵佗见那通往乡邑的道路上,全是些挑着竹筐扁担的农夫,竹筐里面装满了今年收获的谷子,远远看去黄灿灿一片,十分惹眼。

“交赋税啊。”

赵佗微微点头,周朝的历法,是十一月过年。

但秦国走的是一条特色道路,国内实行以建亥孟冬为岁首的颛顼历,也就是每年的阴历十月一日为大年初一,十月份就要过年。

在这种情况下,官府就要在九月份收好百姓的租税,到了十月份时进行上计评判工作,也就是所谓的“税租九月而具”。

赵佗的目光从道路上的行人脸上扫过,看着他们满是忧愁和无奈的神色,亦不由心生怜悯。

就像扶苏在偏殿里说的,自秦王政十一年,派遣王翦、桓齮攻打赵国开始,十年之间秦国连年征战,攻赵五次,历时九年才将赵国扫灭,中间还覆灭了韩国,之后又马不停蹄北上伐燕。

看似战果丰硕,秦威煊赫,向天下人昭显了秦人的凶猛剽悍。

实则背后是无数关中子弟的血与骨堆出来的,秦国大军虽然也会征召占领区的六国之人,但真正的精锐主力还是本土的秦人啊。

连年战争,不仅让关中秦人死伤众多,关中农田更是有许多荒芜。

比如赵佗这支伐燕的部队,冬天出去,秋天回来,大批青壮年直接错过了春耕。还有王翦之前率领的灭赵主力军,更是连续两年不沾家。

关中水利虽好,农田虽然肥沃,但在这么多壮劳力缺席的情况下,田地里的收成又能有多好呢?

收成不好归不好,但该交的租税口赋也是一分都不能少。

秦人要交的赋税,首先就是按人口征收的口钱算赋。

到汉初时,人在十五岁以上到五十六岁之间都要出赋钱,每人每年征收一百二十钱。

秦的口赋要重于汉,虽有边远贫穷地区会降到四十钱的额度。但在广大内地,人均往往在一百二十钱以上,多者甚至能达到一百八十钱,五口之家,一年就要交出九百钱的口赋,十分吓人。

秦谣有云:渭水不洗,口赋起。

指的就是渭水边冤死者的血肉还未洗干净,口赋又来夺人性命。

在秦昭襄王时甚至实行小孩都要缴纳口赋的制度,导致秦人在听闻亲戚友邻家中有人去世的时候,便去祝贺,听闻亲戚友邻家中有孩子出生时,就去吊问。

此为“贺死吊生”,一切皆因口赋而起。

所以就衍生出一些贫困的黔首,杀子抵赋的风气。

拿不出钱交口赋,那就把孩子杀了,这样一来就能少交一份钱。

秦律规定父母杀子要“黥为城旦”,但又“非公室告,勿听”,不知是否也有这个因素。

秦律中还有一条“其子新生而有怪物其身及不全而殺之,勿罪”。

意思是你生下来的孩子如果是个畸形儿,长得和怪物一样,就可以正大光明将其杀死,这不属于犯罪。想来也有多一个孩子就要多交一分口赋钱的缘故吧。

固定的口赋之外,有时还会增加杂赋,属于临时增加的额外科派,那个更为要命。

当然,除了按人头算的口赋,最主要的是按田亩数征收的田租和刍稿税。

其中刍稿税按法律规定是一顷田刍3石,稿2石。

所谓刍稿,就是农作物的秸秆,用来充当马匹的饲料和烧火的燃料,在这年代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

刍稿都还好,毕竟人不能食,真正要命的是田租。

秦国的田租并不是按后世百分比缴税的方式计算,虽然说是“什税一”,但在实际征收的时候,并不是按照你自家田里的粮食亩产量来收取十分之一。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