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清则担心一点:那我住这里,是不是不妥?统共两院子,她也不知道她现在住的是哪一个,可哪一个都不合适。
没有没有,再妥当不过。老嬷嬷连忙道:您只管放心住,您是王爷的贵客。更是王爷有生以来,第一个带回府的姑娘,就是有不妥也全都变成了妥。那些话咱们就是那么一说,咱们府里没那么多规矩。您是客人,您怎么自在怎么来。
那接下来,就麻烦嬷嬷了。
唉,您要真愿意麻烦我,我才高兴呢。
老嬷嬷据说是从小就侍候袁崇清的,以前在当今太后身边当差。后来跟着袁崇清出来到了王府,总领着王府里的大小杂事。这京城内外,宫里宫外的事情,她都知道的不少。
不过,这样的人必定是十分谨慎的很,嘴巴也紧,想从她嘴里套到东西,要命的一句都甭想套出来。幸好,对于她这个身份,只要不是跟宫里有关的,她到也乐意说不少。
再加上,袁崇清之前又提了一句,因此等宁清这边收拾好,问她这京城有什么有趣的事情之后,她就开始说了。
很投她的所好,直接就说的就是文乐侯府司徒家的事情。
要说这京里有意思的事情,最近就只有文乐侯府了。这位文乐侯爷年轻的时候是个纨绔,但凡老侯爷再有个儿子,这侯府也轮不到他继承。可他运气好,老侯爷就他一个儿子。如今他老了,儿子到有好几个,个个都跟他不相似。虽不说个个人中龙凤,却也都十分不俗他到是得意于自己有这么些儿子,可如今到了要立世子的时候,他也跟着头疼。他自己根本不知该如何抉择,最后竟出了个昏招,让他们自己争,最后谁赢了,谁就当这个世子。
这一下,整个侯府里可不就弄得乌烟障气的了。前段时间,侯府嫡子差点被几个庶子害死,好不容易回来了,却落得一身病。本来都开始议亲了,结果人家从大夫那里一打听,知道他这辈子怕都只会是个药罐子了,当即就改了口,再不跟他家来往了。如今到是跟一个乡下村姑打的火热。对外说,那是他的救命恩人,如果不是这位姑娘,司徒明堂,就是那位摘子估计就死在外面了,可到底怎么样,谁又说得清呢。
您见过那位村姑吗?宁清好奇的问道。
见过。
您觉得如何?
不像个村姑。老嬷嬷只见过一回,且从来也没将宁婉儿当个人物,根本没仔细看。这会儿听她问了,不由要好好回想一番,想了许久,才给出这么个答案。
可听了这答应,宁清便笑了,这位老嬷嬷识人之能了得。宁婉儿,可不就不像个村姑么?
这位姑娘看来是交了大运,是要嫁进侯府了。
以老身看,这事悬的很。老嬷嬷却并不这么觉得:老身听说,那位侯夫人还在替她家公子相看。而且,还放低了要求。
侯府放低要求相看,意味着他们是真的期望这事能成。
看来没有了那颗药,司徒明堂跟宁婉儿之间的感情,也根本没发展起来。只是不管那位侯夫人怎么打算,估计都是不成的。毕竟那是男女主角,剧情是要让他们成为夫妻了。就算没有感情,只要她不出手,他们也一定会成为夫妻。
袁崇清很晚才回来,他大概喝了不少酒。大半夜的,他居然拎了一把剑,在边上的练功场上舞剑。宁清耳目清明,又刚到新地方,根本没那么早就休息,听到动静便走了出来。
就见他外袍被丢在一边,身上衣服因为舞剑而微微散开,露出一片古铜色的胸膛。
宁清的到来很快就影呼到了袁崇清,他慢慢停下,收剑。直直的看向她,缓缓的走了过来。
王爷好兴致,这么大半夜的,练剑?
散散酒气。袁崇清轻咳了下嗓子,吵到你了?
到没有,我还没休息。宁清指了指丢在地上的外袍:王爷还是将衣服穿上吧。深更露重的,着了凉就不好了。
袁崇清怔了一下,弯腰将外袍捡起穿上,似乎这才发现自己衣领散开,稍作了整理:府里可有人怠慢你,若是有谁不好使唤,你可以告诉我。
没有那样的人。
那就好。
王爷看起来心情不太好。不然大半夜的,就算是散酒气也用不着跑这里来发疯。连那剑舞的都带着郁气。
袁崇清抿了抿唇,半晌才道:皇兄的身体不太好。这话本不该跟她说,谁也不该说。可面对她,不知为何,竟就这么说了出来。说出来了,便似开了口子,后面的话说得更加顺畅:皇兄比我大几十岁,我从小便是看着皇兄的背影长大。他是兄长,却更像父亲。他一直很强大,像一座高大巍峨的山峰,稳稳的立在那里。不管我走多远,做了多少事情,有他在,我便永远都不知道什么叫害怕,可今天,我突然发现,他头上有了白发,额头有了皱纹,他虚弱的好似一阵风就能把他刮倒。我
我很难过,还有些害怕。
第174章 古代灰姑娘【十三】
宁清有点被吓到了。
袁崇清是谁啊?他可是当今皇帝目前仅存的唯一的弟弟,更是当今唯一的亲王。哪怕是皇帝的儿子成年后封的最高也就是郡王,见着他了,也得低头行礼。更别说,他手握重病,深得皇帝信重。
可就是这么样一个人,此时却在她面前露出一副非常脆弱的模样,还直言害怕!
吓到你了?袁崇清见她这样,突的又是一笑:对不住,我失态了。
宁清摇了摇头,吓到是有点吓到,不过就那么一瞬间。而且,身为一个强大硬汉大将军,你突然这么在一个女人面前坦露自己的脆弱一面,是想干什么?她决不相信他是因为醉了。
皇上唔,大夫怎么说?当今皇帝年纪不大,剧情里确实是会死,这样年纪的人死亡,不可能是自然死亡。要么是疾病,要么是意外。以他刚才透露出来的那点消息来看,大概就是疾病了。
积劳成疾。
果然!
当皇帝是天下最辛苦的工作,压力极大,体力和精神上的双重劳累。这一点宁清非常理解,除非这个皇帝甘心放下手里的权力,安心休养,否则这个毛病就永远都治不好。
而御医的治疗方案她都能猜得到,补,拼命的给他补。可是药三分毒,再温和的补药也是含毒的。一时到是能补的面上光鲜,可时间一长,药毒积累,身体底子却会越发糟糕。不过,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像皇帝皇后这样的存在,哪怕是身体底子都坏了,明面上也不会显露出来。
从袁崇清的话语里看,这个皇帝已经显了老态,病态。这也意味着,他已经快油尽灯枯了。
这情况不太对!
想到剧情,她难免诸多猜测。但这些都没什么用,也不能说:皇宫里的大夫医术高超,想来不用太过担心。
听了这样的话,袁崇清只转头看她。他的眼睛本就幽黑,此时光线又暗,给人一种深渊之感。望不见底,还有些可怕。这样的眼神,直戳人心,但凡心里有一点鬼的,都要在这双眼睛来原形毕露。
天很晚了。宁清心里到是没鬼,可她有点怕这个人下一秒就扑上来,对着她的脖子撕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