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玄烨登基
董鄂氏的葬礼如期举行, 她出殡的那一天,全城的老百姓都要外出跪着,送她离开。抬棺的都是当朝的二品官员, 可见这场葬礼极其的豪华隆重。后来,京城里有许多的传闻, 都是关于顺治和董鄂氏。
听说皇上给她陪葬了许多金玉宝石。
听说皇上给她烧了两座宫殿。
听说皇上永远也不会立皇后了。
因为董鄂氏的离开,对顺治来说无疑是精神上致命的打击, 顺治从那时候开始,便一直一蹶不振,就这样浑浑噩噩了半年。此间, 朝廷一直都使用蓝批, 群臣都认为这样不妥当, 多次进言却又被原封不动打回。
转眼间又到了新年, 年三十的晚上,若华把年夜饭弄得格外的隆重,因为明珠已经出了孝期,准备可以继续考公务员了,这对纳兰家来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好消息。
吃过了年夜饭,照例再逛了一逛京城的夜市。给两个孩子买些衣裳玩具, 于是便又到了守岁的环节。当午夜的烟花绽放, 容若拉着惠儿,醒来给若华和明珠拜年。
孙儿在这里给玛嬷拜年啦,祝玛嬷身体健康, 事事顺意, 心想事成。
容若已经七岁, 平日里活泼好动, 又喜爱读书,说起话来妙语连珠的,把菠萝罗氏逗得哈哈大笑。容若和惠儿先给郭络罗氏拜了年,接下来才拜明珠和若华。
三个大人照例给孩子红包。接着又带着他们出去放了一会烟花,玩了约莫一个时辰,才把他们哄到房里睡觉。
古代的新年要比现代的热闹很多,就是到了晚上,那爆竹声也一刻不得停歇,常常是这家安静了,那家又烧起来,这样的情况要持续到过完年十五才算完。
到了初一的时候,宫里却放出了一则奇怪的消息,勿点灯,勿抄豆,勿泼水,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听说皇上染了天花,现在正在宫中静养。京城里的百姓都比别地的要机灵些,听闻皇上身体不大好,便也不敢大肆的庆祝新年了,整个新年比往年萧条了不少。
年初六的晚上,若华在家睡得正香,却被明珠拍醒。他的手带着冬日的寒气,这样拍在她的脸上,若华瞬间就清醒了。
坐起来揉揉眼睛,看了一眼明珠,颇有些埋怨道:
你干什么呀?不在宫里办差,回来扰人清梦。
说罢一拳砸在了他的胸口上,她睡觉向来不喜中途被打扰。但是一看明珠的神色凝重,若华便不再说话了。
宫里出事了,皇上的情况不太好,你赶紧起来换身衣裳和我进宫去。
若华一听,连忙从床上爬起来,道:
既然如此,那你在客厅等我。
于是连忙起来找了一身素净保暖的衣裳,又快速的将自己的头发扎好,换上宫里的花盆底鞋,便跟着明珠入宫去了。
一路上,若华的心情十分复杂,18年,现在已经是顺治18年了,她突然想起来,玄烨今年也有8岁了吧?果然,该来的还是要来的。若华看着那沉沉的夜色,这紫禁城的天,马上就要变了。
等明珠跟若华到了宫里时,乾清宫外已经跪倒了一大片,个个都哭丧着一张脸,顺治人还没去,恐怕都要被他们这哭声给哭走了。
这个时候,乐尊育从内殿里走了出来。如今他已经成为了太医院的院判,是紫禁城里太医院的一把手。
乐大人,皇上情况如何?
一堆人蜂拥上前,想要听皇上的近况。乐尊育叹了一口气。道:
皇上脉象微弱,瞳孔放大,只怕是
后面的话,他不敢说。毕竟他也只是一个身份低微的太医而已,现在在这里的,不是朝廷重臣,就是皇天贵胄,这句话轮不到他来说。
乐尊育才刚出来,吴良甫后脚就跟上了,看着众人,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终于,他把目光定格在明珠的身上:
宣,纳兰明珠觐见~
明珠在底下拜了拜,这才跟着吴良甫进了乾清宫。外面的一众大臣,都十分焦急,甚至已经开始偷偷讨论,哪位阿哥将会继承大统?
自然是大阿哥福全。
鳌拜的声音雄浑,一张口,大家都听得清清楚楚。一旁的索尼却不认同:
这怎么可能呢?要我说,应该是三阿哥玄烨,毕竟出过痘。
天花这毛病,如果能挺过来的人,那便可以终身不患,仅凭这一点,三阿哥便可以超越所有的皇子。
若华完全不关心他们讨论的内容,因为他已经知道了那个答案。现在他关心的是,顺治把明珠叫到里面,到底会说什么呢?
过了一会儿,明珠便从顺治的乾清宫里出来了,接着顺治又招了鳌拜,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等人觐见。
四个人面面相觑,各自怀着心事走进了乾清宫。过了不久,只听见里面传来阵阵哀嚎。吴良辅拿着他的浮尘,从乾清宫里跑出来,痛哭道:
皇上驾崩了!
在场的人听到这句话,全部一股脑的跪了下来,十分悲痛的喊着皇上,吴良辅的话被一遍一遍的传便整个紫禁城,不一会儿,远方的丧钟敲了起来,这新年的喜庆,因为这一则消息,让整个北京城都陷入了压抑之中。
公元1661年,正月初七,顺治帝因患天花不治身亡,遗诏传位于皇三子玄烨,年号康熙。
顺治的丧礼比董鄂妃的更要豪华隆重,约摸着操办了半个月,最后才堪堪收场。
明珠和若华因为身份低微,倒是不必操劳得那么多,两人自送完大行皇帝之后。便可以回到家里忙自个儿的活计了。
这天,若华出门买菜,突然看到街上有一群和尚经过,其中有一个带着斗笠,口鼻也被布料包裹,只露出那一双眼睛,那眉宇之间带着一股子贵气,若华定定地看了许久,这不就是他的堂弟,以前的皇上,福临的眼睛吗?
若华正要上前相认,却突然想起来,这里可不是紫禁城,这里是京城的市集,如果他当街把福临认出来,只怕到时候会引起其他更麻烦的事情。于是若华怀揣着好奇,回到了家里。
明珠今天不当差,正在家里聚精会神地看书。若华将菜放在一旁,上前询问道:
明珠,你告诉我,皇上是不是出家了?
因为在历史上,顺治的死一直都是一个谜,有正史上说,他是染了天花而离世,然而在野史里面,顺治是因为失去了董鄂妃,感到心灰意冷,最后才走上了出家的道路。
明珠听若华这样问,并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而是走到若华的身边,轻轻拢起她耳旁的碎发。道:
华儿,有些事情,已经成了定局了,再去探究那些没用的做什么呢?
明珠相信,若华是聪明人,很多时候,他们夫妻俩说话都只是点到即止。若华听罢,点了点头,似乎看淡了一切。
是啊,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呢?康熙王朝马上就要到来了,没有谁能够阻止历史滚滚的车轮向前驶进。
又过了一个月,便到了玄夜登基的日子。这一天,天气都要比往常好些,雪也停了,刚好可以让皇上在太和殿外昭告天下,官员们也不用冒着雪站在雪地里了。
只听见远处静鞭的声音传来,接着便是一阵阵沉重的号角声,伴随着一声:
皇上驾到!
于是群臣们便看见,一个8岁大的小孩,坐在16个人抬着的步撵上,缓缓的朝他们靠近。
等到玄夜走上了太和殿门前,下面的一群臣子们才甩两下马蹄袖,通通跪下,山呼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玄烨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然而因为经历过太多的事情,他的情绪已经不会因为害怕而产生波动,他深吸了一口气,坐在那张用金铸的龙椅上。平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