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风云变
“寡人意已决,大秦律法沿袭多年,确实存在诸多弊端,如今当顺应时势,革故鼎新!”
沈风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今日起,减免百姓赋税三成,鼓励农耕,兴修水利,凡开垦荒地者,免税三年!此外,寡人欲建立一套全新的选官制度,唯才是举,不拘一格!”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炸开了锅。支持者拍手称快,认为此举利国利民;而以赵高为首的保守派则脸色铁青,他们深知,一旦改革成功,他们的利益将会受到极大损害。
“陛下英明!”蒙恬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此乃利国利民之举,臣蒙恬誓死追随!”
“臣等附议!”一些深知改革之必要的大臣也纷纷站出来表示支持。
赵高阴沉着脸,眼珠骨碌一转,上前一步,假惺惺地说道:“陛下仁慈,体恤百姓,此乃我大秦之福啊!只是……”他故意拉长了声音,似乎是在犹豫什么。
“只是什么?”沈风眉头微皱,问道。
“只是这改革之事,兹事体大,需从长计议啊!”赵高“痛心疾首”地说道,“如今我大秦刚刚平定六国,百废待兴,若贸然推行改革,恐激起民怨,动摇国本啊!”
“赵大人此言差矣!”一位年轻的官员站出来反驳道,“正因为我大秦刚刚统一,才更要抓住时机,推行改革,才能巩固统治,造福万民!”
“你……”赵高被怼得哑口无言,心中怒火中烧,但又不好发作,只能将怨毒的目光投向了那位年轻官员。
朝堂之上,支持和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沈风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早已有了决断。他知道,改革之路必然充满荆棘,但他不会退缩,因为他肩负着大秦的未来,也肩负着百姓的期望。
“李丞相,你怎么看?”沈风将目光投向了沉默不语的李斯,他知道,李斯老谋深算,定有见地。
李斯感受到沈风的目光,心中暗暗叫苦。他自然明白改革的必要性,但他也清楚地知道,改革会触动多少人的利益,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李斯垂眸沉思,久居丞相之位,他深谙朝堂之道。赵高之言并非全无道理,骤然改革,确实风险巨大。然而,他也明白,大秦律法沿袭多年,弊病丛生,若不思变革,大秦的未来堪忧。
沈风锐利的目光仿佛洞悉一切,李斯知道自己无法回避。“回禀陛下,”李斯躬身作揖,语气不疾不徐,“改革之事,利弊参半,需谨慎考量。臣以为,可先择一地试行新法,若成效显著,再行推广,如此更为稳妥。”
李斯之言,看似中立,实则暗藏玄机。他深知沈风雷厉风行的性格,此番建议试行新法,既不得罪保守派,又给了沈风一个台阶下。
“李丞相所言极是!”赵高眼前一亮,连忙附和道,“陛下,此事事关重大,不可操之过急啊!”
“陛下!”蒙恬年轻气盛,哪里听得这等推诿之言,当即站出来反驳道,“我大秦铁骑横扫六国,何其威武!如今改革变法,乃利国利民之举,为何要畏首畏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