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晓娇原本以为,有这么二十多个人考上大学,那成果也是不错的,可没想到,接下来四五天里,每天陆陆续续都有人来,有的见了她嚎啕大哭,有的抱着她不撒手,有的激动的要给她跪下。
尾款大家付的也痛快,不仅如此,大家还非要给她送东西,这个几瓶罐头,那个几串腊肉,有人给一块布,有人送一个瓜,什么麦乳精、豆奶粉、小饼干,她推还推不出去,说多了人家就哭,弄得她索性不推辞了,最后他们家里简直成了个小超市。
最高兴的莫过于许小刚了,他这回也不盼着宋卫平回来了,每天回到家里吃好吃的,在村里感受小朋友们的吹捧,在学校和老师同学吹吹牛,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好。
等宋卫平回来的时候,许小刚都快把他忘了。
宋卫平这次出去的时间不短,带回来的东西也多,他见许小刚嘴里含着个糖,在家里听没听你姐的话,是不是馋了,这回姐夫给你们带了很多好吃的。
许小刚伸头,啥,都有啥?,闲闲瞥了瞥,巧克力,奶糖,嗯,罐头,饼干。
他嘴巴能翘到天上,那股子嫌弃劲儿都不用说别人就能感受出来,哎呀,姐夫,你这些个,我姐都给挣来啦,不稀罕,不稀罕。
宋卫平不明所以,等听完许小刚眉飞色舞说完这几天她姐的事,默然。
媳妇太能干,显得他好没用。
许晓娇正在睡午觉,听到院子里说话的声音,从床上坐起来,谁呀。
许小刚朝屋里喊,姐,我姐夫回来了。
他跟着宋卫平像个小尾巴,姐夫还给咱们买了好吃的,我一看,咱家里都有哈哈哈。
许晓娇看宋卫平从外面进来,喊她,宋卫平,你怎么才回来,这次出去好久啊。
这次宋卫平出去了一周的时间,她觉得特别长。
宋卫平拉她坐起来,自己坐在床边,嗯,有点事耽误了,以后尽量短点。
辅导班里那么多学生都考上大学,许晓娇说不骄傲那是假的,可是她也没到处显摆,此时宋卫平回来了,她自然不再忍着,想起这件事,顿时眉飞色舞,宋卫平,你知不知道,咱们的辅导班,这次有多少人考上大学,我都没想到。
许小刚在一边抢答,五十一个,一共收了七十八个人,五十一个考上大学啦。
他还自动计算上了,一共挣了一千五百六十块钱。
许晓娇顿时不满看他,喂,你怎么还不走,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出去,别耽误我和你姐夫说话,宋卫平,你看他。
话都让许小刚说了,她说什么。
许小刚刚想说什么,宋卫平看他一眼,出去。
许小刚就老实了,嘟嘟囔囔朝外走,好嘛,就会让姐夫护着你,我找大壮他们玩去。
许晓娇看着他的背影,越来越调皮,最近天天拿咱们两个吹牛,把自己整成梅林村的孩子王了。
好几天不见她,宋卫平此刻也想和她单独在一起,她刚睡醒,天气也热,她脸上红扑扑的,此刻皱鼻子的样子,娇娇的,他问,辅导班的事,已经结束了?
一说这个,许晓娇又有劲头了,当然了,这几天,咱们镇上,大家都陆续收到通知书了,咱家天天就和那供销社一样,可把妈和奶奶高兴坏了,我妈天天也不急着种地了,也不愁没活了,和奶奶一包劲儿,早晨一早就扫地,朝井里放西瓜,烧水,等来了人,那叫一个热情。
目前为止,五十一个大学生了,宋卫平,我当初的主意好不好,厉不厉害?
她跪坐着靠近他,一副快夸我的样子。
宋卫平手掌按着床边,忍住没有动,点头夸她,厉害。
这几天,听了那么多的夸奖,许晓娇此刻觉得,她好像等的就是宋卫平这么一句话,两个字。
喂,那你出去,有没有给我买好东西。
宋卫平转身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
看到一副耳钉,觉得很衬你,你看看喜不喜欢。
许晓娇很惊喜,还以为你就会买吃的呢,宋卫平,原来你也会送东西给我啊。
以往他出去,带回来的,大部分都是吃的。
宋卫平示意她打开,并不是没想过给她买,只不过都觉得不好看,他一直想给她买项链首饰,可遇到的都不怎么好,很好的他买不起,这次这个耳钉,她应该会喜欢,其他的,等以后再买给她。
许晓娇第一次见做工这么精细的盒子,盒子上的布料绒绒的,很舒服,比后世来看也不差什么了。
打开小盒子,两枚精致小巧的耳钉露出来。
许晓娇只看了一眼,就喜欢的不得了,宋卫平,你怎么知道我就喜欢红色的,好漂亮!
两枚耳钉不大,银白色的框架镶嵌着两粒比石榴籽还小一些的红宝石,带着些青春洋溢的气息,好看极了。
她立马起身走到镜子前对着带好,转身问他,怎么样?
宋卫平点头,和他想象中一样好看。
许晓娇本来就白,红色的耳钉把她的脖颈衬托的白得透亮,让人忍不住想要抚摸。
好看。
许晓娇对着镜子看自己,我好喜欢,谢谢你,宋卫平。
她还想说什么,院子里,吴春花的声音已经传过来了,晓娇,我听着小刚说,是不是卫平回来了,这回出去这么长时间也累了,可得在家好好歇歇。
许晓娇就去找吴春花显摆了,妈,你看宋卫平送我的耳钉,好不好看?
吴春花伸手摸了摸,哎呦,这么精巧,还是宝石的,这可得不少钱吧。
许晓娇从不管宋卫平给她买东西花多少钱,只要她喜欢,从来都给予积极正面的反馈,宋卫平说了,我喜欢就行。
吴春花摸着闺女的耳垂,对着宋卫平笑,你啊,就是太惯着晓娇了。
宋卫平摇头,花不了多少钱,她比我还能挣。
这话可算是说到了吴春花的心坎上,现在整个村子里,谁不说她闺女是个摇钱树呢,办个辅导班,三个月,愣是教出来四五十个大学生,那一年她闺女没参加高考,还有人说三道四,现在行了,村里没人怀疑,只要晓娇参加高考,那肯定是一考一个准。
卫平,你知道了吧,就你们办那辅导班,可了不得,这几天我和你奶奶啥都没干,净忙着帮晓娇招待那些个大学生了,哎呦,可热情,送咱们那么老多东西,推都推不掉。
这话她已经说了很多遍,依旧说不厌。
许晓娇倒是听烦了,哎呀,妈,我都给宋卫平说了一遍了,现在人家录取通知书拿到了,我这钱也到手了,以后这事就过去了,你可别再到处显摆了。
她可不想树立这种高大的形象,这回有了一笔钱,宋卫平生意的启动资金也有了,看现在这个样子,宋卫平给她买的东西一次比一次好,估计他在外面已经有了一些关系了,以后,她就安安心心当咸鱼就行啦,低调低调。
可她完全低调不了啊。
一个镇,一下出了五十个大学生,那是什么概念。
许晓娇没觉得有什么,毕竟在后世,考上大学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可现在不一样啊。
当初镇长给许晓娇宣传辅导班的时候,想的很简单,他们镇去年考上大学的有三个,都是知青,今年放宽政策了,参加的人多一些,要是能考上十个,也是了不得了。
可结果呢,五十多个!
除了有两三个是自学考上的,其他五十来个,全是许晓娇辅导班上考出来的。
镇长还没来得及有啥动作呢,县长的电话就先来了。
这样具有思想觉悟的好同志,必须给予奖励!
今年你们镇,就是我们全县先进文明镇!
你这个镇长不错,听说是你替许晓娇同志进行宣传扶持,才把辅导班办起来,很好,要发展要致富,就是需要你这样务实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