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1 / 1)

叶青觉得,这或许就是她来到这个时代的意义吧。

虽然她只是一缕孤魂,可来到这个世界,她却并不觉得孤单迷茫。

因为这个时代,有那么多有趣的有爱的人,他们给与的那些温暖和感动,让叶青那颗残缺不全的心灵一点点得到治愈;他们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亦在不断照耀和指引着她前行的那条路。

叶青这边感动到热泪盈眶的同时,在离她几十米远开外的田埂间,有另一个人,也正双目赤红,一脸愤恨不甘地瞪着她。

这个人,正是偷藏野猪崽子不成,反而倒欠了一屁股债的殷霜。

她不知道李云波的治疗费用到底要多少,事实上,因为是叶青亲自动的手术,起码手术费叶青是不会找她讨要的,单是这一块儿,就可以让她省去一大笔的赔偿。

但她依然感觉到不满,觉得她之所以会倒霉,完全是因为叶青害的。

如果不是叶青为了出风头跳出来杀野猪,那么她从山上下来那会儿,野猪正在地里面肆虐,整个屯子里应该正好处在一片混乱之中,李娟也肯定在地里躲躲藏藏呢,哪里有时间回屯子里,也就不会看到她抱着小野猪崽子藏进村尾茅屋的秘密了。

所以她恨李娟,恨屯子里的人,恨那些老知青,同样也迁怒猎杀野猪的叶青。

这种恨意其实是真的很没有道理的,可殷霜才不管,这件事她并非有意,但吃亏的却是她,所以她有理由创亖所有人。

原本她对叶青的恨意,其实只有三分,但架不住,今天杭廷芳和黄匡寅下来了啊。

那会儿殷霜还在地里上工呢,就听到田里面有村民在议论,说是有两个蓟城日报来的记者来屯子里了,要为列车上见义勇为抓人贩子的平民英雄做一个采访。

这话一出,当时殷霜心下就是一阵激动狂喜。

抓人贩子,这个人说的不就是她吗?蓟城日报竟然来采访她来了?

殷霜都快要在地里站不住了,迫不及待地想要上岸去寻那两个记者,但是想着这些记者既然是来找她的,大队长肯定会来通知她,所以她只能不断告诫自己要冷静,不能着急不能慌。

她在脑子里不停幻想着记者来了之后会采访她什么,而她甚至在心里不停地打着腹稿,一遍遍在脑子里模拟着她面对记者时要怎么从容应答对方提出的问题。

设想了无数遍,她自觉自己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并伸长了脖子朝着田埂处望穿秋水般期待地看了千万次,可她等来的却不是记者的身影,而是一条让她难以置信甚至头晕目眩的噩耗。

那两个记者,来采访的对象不是她,竟然换成了叶青?!

第37章 杀人凶手叶青?

为什么?凭什么?

殷霜气炸了, 她觉得那两个记者肯定是被叶青给骗了。

当日在火车上,明明是她喊破了人贩子的意图,把当时在场的乘客还有乘务警都给引了过来, 这才拦住了那两个人贩子的去路。

这个抓住人贩子的平民英雄应该是她才对!

她叶青干了什么?一直躲在火车座位上当缩头乌龟!

殷霜觉得肯定是大队长跟叶青沆瀣一气, 把那两个下乡来采访的记者给蒙蔽了,那个大队长看中了叶青的医术, 想要把叶青推上神坛,然后给他们靠山屯牟利, 于是就搞了一出偷梁换柱,把她殷霜的功劳给顶替了!

越想殷霜就越是按捺不住愤怒,恨得浑身都控制不住地直颤抖!

这个靠山屯,实在是欺人太甚!

但经过昨天野猪崽子的事儿, 殷霜根本不敢在村里闹。

她知道靠山屯的这些人,都被叶青灌了迷魂汤,都已经成了叶青的狗腿子, 她在村里闹开, 根本讨不到什么便宜, 说不定反而会被满屯子的人群嘲。

所以她瞅准机会跑出了地里, 往大马路上蹿, 试图去拦截回蓟城的记者。

可她没想到的是,杭廷芳跟黄匡寅着急回去赶稿子, 根本没想在路上耽搁。

所以哪怕看到有人在路边挥手拦截,开车的黄匡寅也没给一个多余的眼神。

小汽车一路疾驰而去,在马路上掀起一地的灰尘和尾气, 除了让殷霜搞得灰头土脸之外, 啥也没捞着。

殷霜没达到目的,如何肯善罢甘休?

她不能容许本来应该是属于她自己的荣誉, 被叶青给冒领了!

所以她重新回了地里后,就一直愤愤地盯着叶青,一边思考着自己应该怎么办。

那天在火车上的事儿,靠山屯这边就只有她、叶青跟李娟知情。

但她觉得李娟不会冒着得罪叶青的风险来给她作证。

一方面,当日在火车上,是她把李娟推出去,才让李娟成为了歹徒手里的人质,差点让李娟死在人贩子的手里;

另一方面,从昨天野猪崽子的事儿就能看得出来,李娟那个蠢货如今巴结上了大队长家闺女,已经打算跟她彻底撕破脸皮,不像原来那么好拿捏的了。

没人给她作证,所以她哪怕说出真相都没人会信。

要捅破大队长跟叶青两人的阴谋算计,她只能借助于外力。

想到叶立军实名举报把李如兰给送进去的事儿,殷霜心里瞬间有了主意。

下午上工的时候,殷霜沉默寡言隐忍不发,在村里大肆讨论叶青被记者采访的事儿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她一直埋头干活,跟谁也没谈论过这事儿。

在她心里已经认定叶青就是劫匪强盗,本来靠山屯村民们口中的巾帼英雄是她,现在这件事却被冠在了叶青的头上,她怎么可能做得到心平气和跟个没事儿人一样去跟人说笑议论?

也正是因为殷霜对这件事避之唯恐不及,所以,她又一次错过了了解记者采访叶青的具体缘由和细节的机会。

晚上,在赵国胜家所有人都睡下后,她打着手电筒,躲在被子底下偷偷写了一封举报信。

有叶立军的例子摆在眼前,她倒是也总结了不少经验教训,举报信可以写,但是不能以她的口吻,更不能搞什么实名举报。

她不确定她能不能斗得过叶青,不能把自己暴露在人前,而且她本来在屯子里就不受欢迎了,如果让大家伙儿知道举报信是她写的,只怕屯子里的这些村民会更加厌恶她,那她以后在靠山屯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所以殷霜思来想去,决定以列车车厢里另外一名不知名下乡知青的口吻来写。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把当日人贩子如何骗取老太太的信任,然后趁着老太太到平县后下车看猴戏的空档,偷偷把老太太的孩子带走的事儿做了详细说明。

最后,再质问和控诉叶青和靠山屯生产队大队长相互勾结,抢占功劳,欺骗村民,蒙蔽记者,

最新小说: 人彘的舞蹈【完整版】 男孩和保险套 少年的变装日记 养父(BDSM) 评分F(哨向) 榜前训子 M公司档案库 一堆短篇 这个提瓦特很奇怪 站街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