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个时段正好也是士兵早操的时间,陆臻经常能遇到同样跑步的士兵,但每次都直接从人家旁边超过去。其实不是他不等人,而是他时间实在太有限,没空陪他们慢慢跑。但时间长了也就从陌生人变成了点头之交,从点头之交变成了有几分交情。
陆臻跑步一般都只穿一件训练T恤和迷彩长裤,也不挂军衔,那队士兵的队长一直以为他是个退伍军人,有时候还和陆臻切磋比划两下,陆臻给人面子也不会下手太狠。直到后来有一天陆臻从办公大楼出来正好碰到那个队长,非常热情友好地向人打招呼,那人看着陆臻的肩章华丽丽的被郁闷到了。尼玛我们还跑不过一个大校啊。
9.拉练
研究工作与实战相脱节是现阶段研究部门最大的障碍,为了让研究人员能切身体会战场需要,今年的全军拉练除了基层官兵还从各级院校抽调了衆多研究人员参加。陆臻他们研究的东西是全科院最贴近实战的,部门里所有三十五岁以下男青年都被列入了名单,全部奔赴廊坊某基地,同行的还有来自其他研究所的二十人。聂老板考虑到陆臻从实战部队来,军衔又够高,钦点陆臻领队。
陆臻坐在大巴上看着道路两旁的景色飞逝,感觉心旷神怡。一出六环空气立马就变新鲜了,繁华的城市被甩在身后,灰蒙蒙的天空也渐渐分出来蓝天白云。大巴在黄昏时分缓缓驶入部队大门,再次回到阔别许久的部队基地,陆臻感到指尖传来微微兴奋的颤栗。
这是一次全军级别的拉练,为期两个月,规模颇为浩大。各级院校都有参加,先就近集结在周边部队进行训练,最后是一个全军的军事技能竞赛。
他们是最后一批到达的,操场上已经集结了好几百人。简单的欢迎仪式之后,陆臻他们被分为了三队,每队十人。
站在陆臻面前的是一个中校,年龄大概在三十五岁上下,一张标準的国字脸看不出喜怒。
“全体稍息。立正。我是你们的教官,我叫武东国。在今后的两个月中将会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先简单说一下规矩,九点钟熄灯,六点钟吹起床号,三餐时间是七点半,十二点和下午六点。白天是队列、军事技能和体能的训练。晚上会安排战时操作的课程或是进行一些娱乐活动。没有训练的时候你们是自由的。”
这是一种比军训更严格,比麒麟选训更放松的状态。他们拥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使用个人无线通讯设备和私人物品,洗澡不限时,以及和任何的部队一样的,不能联外网。
陆臻和自己的三个部下住在同一间宿舍,本科生王博,博士赵宏辉和刘涛。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聊天,一个抱怨说:“又两个月不能见到老婆孩子了啊!”另一个回应道:“唉。我儿子刚会叫爸爸,我就被发配到这儿来了。”陆臻忍不住想笑,提醒他们说:“明天六点起,有训练呢啊。”所有人翻身睡去。
其实陆臻非常想说,才两个月,知足吧。老子一年就只能见着十五天啊啊啊。
第二天早上六点,尖锐的起床号如一道闪电划过整个营区。陆臻条件反射地从床上跳起来,顺便把其他三个睡的像猪一样的人拽起来。洗漱之后在宿舍楼前集合列队,在教官的带领之下来到操场。
“早饭之前先跑步,今天跑3000米,明天4000米,以后每天都是5000米。”
“全体向左转,跑步走。”
要说这些人和士兵的区别,除了一颗储备了衆多高新技术知识的大脑之外,更重要的是身为军人的纪律性没那麽高。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是军校毕业之后直接进了机关研究所,虽然也天天处在一堆军人之间,但是那份绝对服从命令的觉悟和令行禁止的执行力与士兵相比都差了很多。他们上次经历这些的时候大都还是十多年前的大学军训,好在这些都是非常优秀的技术人员,这就说明了他们除了高智商之外必然拥有严格的自我要求和不服输的精神。
第一个一千米下来队伍还能保持整齐,第二个一千米就开始有掉队的了,等到三千米下来基本都摊在地上大声喘气,欣慰的是虽然都很累,但也没有人放弃。陆臻看着在地上瘫成一坨的人莫名其妙想到了一个词,饿殍遍野,把自己囧掉了。
运动过后骤然放松容易抽筋,教官和其他站着的人把躺的人拉起来。王博两手撑在大腿上大口呼吸,双肩剧烈起伏,“我靠,你们怎麽一点事都没有啊。累死我了。”
王博是个刚从国防科大毕业的小伙子,刚出校门就被扔到了这儿地,陆臻很喜欢他,这是个有点单纯有点二的孩子,还没有染上职场的晦暗和深沉。陆臻把他当成是自己的弟弟一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