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韩世临,他乐在其中。你要是非让他去跟其他不敢杀他的女子谈情说爱,他还嫌不够刺激。
他亲爹有了一个致命破绽就激流勇退,想办法保全自身,而韩世临非但不退,还一定要上前争锋。
第 127 章
宁长风抵达汝南城, 马不停蹄回到家中,立即先去看父亲的情况。
一看之下,确实是卧床, 但不是重病,是与人游猎时从马上摔下来, 摔着腿了。
他站在病床边,心里奇怪, 他们一个武学世家,从小到大磕磕碰碰受的伤不知道有多少, 就是他自己也经常胳膊腿带伤,何至于把他从京城叫回来?
无论如何,这总是病了一场, 他好好宽慰了父亲一番,到午后时分,让父亲好好休息, 他先出去了。
他回来得急, 刚才只匆匆和母亲打了个照面, 现在出来之后再去找母亲说话。
宁夫人知道他定然要前来,已提前叫人传话, 说在藏书楼等他。
宁长风向藏书楼走,也觉得奇怪,藏书楼是从前爷爷最爱待着的地方,他们这些小辈都不爱去,更不要说在那里聊家常了。
他进去之后, 宁夫人在三楼等他。三扇落地的窗户都开着, 外面已经是秋季景象,红叶残绿, 别有一番景致。
宁夫人坐在案桌前,看到他,温声说道:“这一路回来辛苦了,快喝杯茶歇歇。”
宁长风坐到对面,茶水点心都给他备好,他擦过手,先喝了杯茶,说:“我看父亲伤势并不重,之前信里催的急,还以为出了什麽事,虚惊一场。”
宁夫人看着他喝过茶水,稍作歇息,才说:“他确实没什麽事,只是趁这个机会,叫你回来一趟。”
听她的话音,似乎有话要交代,宁长风问:“怎麽,莫不是还有什麽问题?”
她看着宁长风,慈爱的神色中隐有担忧,问:“你和陛下……最近过得怎麽样?”
宁长风摸不着头脑,说:“挺好的。”
她问:“与从前别无二致吗?”
宁长风想了想,肯定地说:“比从前还要好。”
他这麽说,宁夫人却并不安心,而是心痛地闭上眼,叹了一口气。
宁长风问:“到底怎麽了,母亲?”
宁夫人又是痛苦,又是不忍心,对着桌上的书说道:“你打开看看。”
宁长风这才注意到桌上摆了一套书盒,是《太公六韬》与《三略》的合装本,还带了解读,很厚的一套,装在精美的书盒中。
这套书他不爱看,太古老了,姜太公那都是千百年前周朝的人。他写的东西深奥,高屋建瓴,不适合将领看,更适合皇帝看,越鲤倒看得津津有味。
他伸手打开,取出里面厚重的合装书。他刚拿起来,就觉得不对劲,书里竟像是藏了什麽东西,又重,手感又不对。
宁长风翻开一看,愣住了。
书页中间挖空一部分,里面放着传国玉玺。
他擡头看宁夫人:“这是……”
玉玺在越鲤手上,绝不会有错,当年宁长风护送玉玺回洛阳,亲手交给越鲤。玉玺平时不会拿出来用,偶尔有一些大场合,都没出过错,这麽重要的东西,越鲤不会让它流落在外。
宁长风想着,把玉玺拿出来一看,这只玉玺完好无缺,根本没有越鲤磕掉一个角的损伤。
也就是说,这是一只假玉玺。
堂堂宁府,藏了一只假玉玺,意欲何为?玉玺换救兵的故事天下传颂,人人都称赞宁府忠义。现在突然说他们私自做了一只假玉玺,这与绣龙袍一样,都是重罪。除了要篡位,还能有第二种解释吗。这是不是说明,当初宁府拿到越鲤用来求救的玉玺时,曾想过不管她的死活,自己称帝。
他万分惊讶,问到:“做假玉玺是要干什麽,我们家世代忠勇,整个族中都没有一个狼子野心的,为何做这种大逆不道的糊涂事?”
宁夫人说:“你也知道我们世代忠勇,数遍府中上下,谁能做得出这种事?”
宁长风眼前把府里所有人都过了一遍,一个一个排除嫌疑。宁夫人看t他竟然专心致志怀疑起来自己家人,憔悴的脸上更添不忍,说道:“你想想,这藏书楼,除了打扫,还谁来得最多?”
他心里浮现的第一个人是爷爷,但他绝不可能做这种事。那麽剩下还有……
宁长风忽然顿住。
宁夫人心痛地说:“陛下一共来过我们家两次,每次都在藏书楼流连忘返,经常从早待到晚啊。”
是她。
竟然是她。
宁夫人说:“她嘴上对你恩宠有加,实际上已经在你家中放了一只假玉玺,随时都可以来抄你的家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