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千里送鹅毛 > 第77页

第77页(1 / 1)

('

正当张牧川想询问诡异详情的时候,孙小娘抱着一只白鸽走了进来,瞟了老汉和年轻农夫一眼,走到张牧川旁边,将鸽子递了过去,指了指鸽子腿上的竹管,不冷不热说了句,“找你的。”

张牧川接过鸽子,取出纸条,扫了一眼,心底顿时松了口气。

纸条是袁天罡写的,上面只有两句话:“川儿啊,我已经在沔阳了,短时间缅氏使团是走不了的,你慢慢来哈!兄弟办事,你放心噻……噶!”

张牧川收了纸条,想了一想,让孙小娘出去收拾东西,打算跟随老汉和年轻农夫一同上山,等到腿伤好得差不多了再去沔阳。

孙小娘嘴上说着麻烦,但出去收拾东西的时候,神情却是轻松愉悦。

老汉见张牧川一直抱着鸽子,当即会意,匆匆挖了那半贯大钱,很识趣地带着年轻农夫走了出去。

张牧川等到屋内没人之后,从蹀躞里摸出狼毫管子和空白的纸条,迅速洒下几行墨字,揉成一卷,装进竹管里,又摸了把玉蜀黍食料喂给鸽子,而后将其放飞。

这鸽子极为灵性,吃的食料不同,飞行的方向也会随之改变,此番吃了玉蜀黍,便不再飞往沔阳,改向西行。

等到鸽子飞出荒屋之后,孙小娘、老汉和年轻农夫三人才走进来将张牧川抬起,朝着不远处的青山走去。

与此同时,长安延政坊的某间宅院内也有一只白鸽冲天而起。

站在窗边望着白鸽翱翔天际的男子背对着青铜面具,长叹一声,“已经隔了这么久,这张牧川看来是真死了,可惜啊,鄂国公和高阳竟都毫发无伤……”

青铜面具躬着身子,小心翼翼地将一个新造的袖里针奉上,“此次白白浪费了您的一番苦心,实在罪过……属下已经为您重新打造了一筒袖里针,比之前的更细更毒,您一定会喜欢的。”

男子轻轻地嗯了一声,随意地指了指旁边的桌案,“放着吧……那贼匪头目范大胆现在如何了?”

“我寻到他的时候,只剩下一口气,看来这次尝试还算成功,那些东西的威力惊人,先生真是大才!”青铜面具俯首答道。

男子点了点头,“让那些僰童加紧挖掘石头大寨附近的硝石,再多在戎州采买些油樟木和五谷杂粮酒,这些将来都有大用……范大胆死得英勇,要厚葬!把他的妻儿送去陪他吧!”

青铜面具立即单膝跪地,应诺一声。

男子挥挥手,“你最近无事不要过来了,毕竟咱俩明面上分属不同,让人瞧见了不好……另外,托人给平康坊胡姬送去一千贯银钱,就说她托付的事情办不了,娑陀命运不济,到不了长安,那楼船上还有尉迟恭和高阳公主这样的人物,碾死一个昆仑奴比碾死一只蚂蚁还简单。”

青铜面具怔了怔,“一千贯……会不会太多了些,一个昆仑奴的性命值不了这么多。”

男子冷哼一声,“照我的话去做便是!我等并非如蚊虫水蛭般的商人,要让马儿发命狂奔,怎能不喂草料?记着,不要直接说尉迟恭和高阳公主害死了娑陀,女人的疑心都很重,你得让她自己查出来,明白了吗?”

青铜面具点了点头,领命告退,他依照男子所言,让心腹手下去把事情办妥,自己步行来到东宫,正巧碰上老翁和书生朝外走出,客客气气地跟两人打了个招呼,“少詹事,杜都尉,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老翁正是东宫少詹事张玄素,书生则是杜如晦之子,城阳公主的夫君,驸马都尉杜荷。

张玄素一瞧见来人是青铜面具,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仿佛瞧见一只细犬对自己狂吠般,嫌恶得很,淡淡地回了一句,“圣人召见,去宫里一趟。”

杜荷则面色和缓许多,因为青铜面具称呼他为都尉,而不是驸马都尉,虽然只是少了两个字,但恰好挠到了他的痒处,于是笑着答了一句,“城阳公主也在宫里,我去接她回府,顺带凑个热闹。”

青铜面具顿时来了兴趣,追问了一句,“宫里发生了什么事?太子也在宫里吗?”

杜荷嘿了一声,“太子当然也在……圣人今日就是召了太子、魏王、晋王三人,还有几位公主过去教授家学,刚才宫里来了个太监,说那几位学得不错,圣人非常开心,于是就想着再请些臣子过去,畅所欲言,演一个……啊呸,不对不对,是整一个如前几年那般闻过则改的谏议小朝会。”

此时张玄素已经上了马车,他扭头看向还在跟青铜面具说闲话的杜荷,冷着脸道,“你走不走?”

杜荷急忙与青铜面具道别一声,匆匆上了马车,学着张玄素的模样闭目养神。

东宫距离皇宫并不远,马车很快便停了下来。

张玄素撩开帘子,与杜荷一起下车走过宫门,瞧见大明宫外已经站着好几位大臣,当即抬手轻喝,“哟!诸位,来挺早啊!”

赵国公长孙无忌用大拇指捋了捋脸上的两撇胡须,哈哈笑道,“圣人召见,虽是亲戚,也不敢怠慢啊!”

旁边满面红光的中书舍人马周表情认真地解释道,“圣人说想听我们的建议……我这里恰好有些关于长安街巷布局、马车通行的改进策略,想早点跟圣人商议一下,所以来得稍早了些。”

从张玄素身后匆匆赶来的魏征喘了两下,举着一本小册子,“巧了不是!我也有本要奏……听说圣人心情不错,我特地写了份奏疏,因为马车速度太快,只来得及写了十条,暂且取名为十渐不克终疏,该是能让圣人浑身毛孔舒张,心情更加畅快!”

其他几人面色忽然变得古怪起来,正欲再闲聊两句,一名老太监噔噔噔从大明宫内跑了出来,扯着尖细嗓子喊道,“哎哟,几位怎么还在这儿站着呢,赶紧进去吧……房相和起居郎褚遂良大人早就坐在里边了,都与圣人一起饮了好几爵酒咯!”

第六十五章

大明宫原为永安宫,贞观九年高祖驾崩之后,改了名字。其位于龙首原,地势高阔,站在前朝含光殿上,可将整个长安尽收眼底。

今日圣人召见几位大臣的地方与以往不同,并非在前朝大殿,而是以居住游玩为主的内廷。

长孙无忌觉察出了圣人的用心,啧了一声,加快步伐,与前面领路的太监并肩而行,悄然递过去一张巴掌大小的不记名柜坊存根票据,低声说道,“公公,劳烦稍后与我家的马夫说一声,让他去一趟卢国公府,跟程知节捎句话,我要在大明宫内廷与圣人议事,今日怕是无暇与他一起吃酒了……哎哎,对了,再添一句,房玄龄比我先到。”

那老太监也是个心思活泛的人,顿时明白了长孙无忌的意思,不动声色地接了不记名柜坊存根票据,瞄了眼上面的数字,喜笑颜开地应下。

其他几人也装作没瞧见一样,马周是不在乎这种事情,张玄素身在东宫,这种事没少干,魏征知道长孙无忌近日为了那件事在发愁,这武将是一个小团体,上月尉迟恭在失落峡遭遇伏击,程知节差点拎着宣花斧去拆了房玄龄的家,其中有何等龌龊,常人虽然不知,却也能猜得到个七七八八。

坊间传言,房玄龄不愿自己的儿子成为驸马,因而故意在路上使绊子,顺带也想借此机会敲打一下武将小团体。

但魏征心里却不是这般认为的,那老狐狸绝非如此简单的人物,坊间小老百姓猜出来的东西,很可能与真实情况大相径庭。

既然不知全貌,便不予评论。

这是魏征的为官之道,也是他能在朝中立足的根本,常人只知道他犯颜直谏,好似浑不怕死一般,却不知犯颜直谏恰是他在这盛世生存的本钱,也是他经过长期观察,摸清圣人所需之后才定下的方策。

大音希声,大智若愚,同样的道理,最圆滑的往往是看上去最不懂人情世故的。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