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外,他也猜到了高阳公主为何会出现在六诏蛮荒之地,那些被父母管教太狠的子女,大多都希望远走天涯。
六诏蛮荒距长安足够远,位置足够偏,藏身这里自然能躲开圣人的目光。
张牧川轻叹一声,理解归理解,但他依然有些怨愤。
如果高阳公主不逃到此处,他便不会接到这个任务,那也就不会有人头滚滚之忧,眼下应该已经返还蜀中,与喜妹成亲完婚,吃着古董羹,唱着歌,幸福日子美滋滋。
可怨愤并没有任何作用,张牧川从来不是一个悲观消极的人,事已至此,他只能开始盘算着如何稳稳当当地走这一遭。
公主的身份一定不能揭穿,否则这一路上必然是腥风血雨。
李家的仇人太多太强大,不是他这样的小人物能够摆平的。现在想想不良帅的安排,他顿时觉得姜还是老的辣,混在进贡队伍里面的确最为合适。
长长地吐出一口闷气,张牧川决心还是先回到缅氏石城,毕竟今日就要出发前往长安了,只能暂且走一步看一步,目前首要的是想法子如何将高阳公主顺理成章地安插进使团队伍。
然而,等他回到缅氏石城,这才发现路上想的所有法子全都没了用处,高阳公主换了身男装,竟已经得到了缅伯高赏识,混了个特招保鹅小吏的差事。
缅伯高看着张牧川风尘仆仆地回来,哈哈大笑道,“牧川兄弟真是个实在人啊!我这还没下达任务呢,你就抢先一步帮我们使团前去探路了,太令人感动了……我决定了,等这一趟完美结束的时候,必定给你一个大大的礼包!”
张牧川呵呵笑着,躬身道谢一句,而后看向抱着大鹅的高阳公主,眨了眨眼睛道,“缅大人,这是……”
缅伯高以为张牧川问的是大鹅,一脸兴奋地说道,“怎么样!我这宝贝鹅子漂亮不漂亮?你看它这羽毛,多白啊!你看它这脚丫子,多红啊!你看它的……全身,多么像天宫才有的神鸟啊!我给它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大唐剑南道神鸟大总管,洱河飞禽大都督,缅氏祖传祥瑞白天鹅!”
“好长的头衔……”张牧川面皮抖了抖,呆愣了好一会儿才回神过来,指着高阳公主道,“缅大人误会了,我是想问您怎么又招了个保鹅小吏?”
缅伯高轻轻地哦了一声,解释道,“我仔细想过了,既然是进贡给大唐圣人的祥瑞,那必须要小心照料,只是特招了一名保鹅小吏已经算节省的了,依照我最初的想法,应该要特招十名专职照顾宝贝鹅子的小吏,一人负责喂食,一人负责伺候喝水,一人负责铲屎,一人负责给鹅子穿衣保暖,两人负责教导鹅子面圣礼仪,三人负责唱歌跳舞做运动,让鹅子保持好心情……只不过经费有限,加之这位阳子兄弟足够优秀,以一当十,这才精简至此!”
张牧川听得一阵头晕,敷衍地回应几句,凑到高阳公主身边,小心翼翼地问道,“我不是让您在驿站等着吗,您怎么自个儿跑这来了?”
高阳公主撅了撅嘴,“我待着无聊嘛……”用自己雪白的颈部蹭了蹭大白鹅,扑闪两下大眼睛,“张牧川,你说我要是把这只鹅炖了,咱是不是就不用回长安了?”
第四章
张牧川自然不会让高阳将大鹅炖了,届时恐怕不只是不用回长安,而是直接回娘胎。
以缅伯高的性子,绝对不会放过他和高阳,说不得要捆在一起扔进大锅里,跟那只呆头鹅烩成一道菜。
摆出高阳的身份?
那只会死得更快,一来他们并没有什么能证明高阳身份的东西,二来既然到了需要亮身份的地步,那就说明双方必定已经翻脸,缅伯高自知得罪圣人最心爱的公主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很可能会一不做,二不休,把他们二人剁成烂肉,挖个坑埋起来,这样便无人知晓双方的恩怨了。
反正高阳是私逃出来的,现在长安的人都还以为她一直待在宫里呢。
即便事发,缅伯高只要抵死不认,坚称自己杀的不是公主,而是两个谋害祥瑞的歹人,那么谁都不能治他的罪。
山高皇帝远,就算圣人想要为公主报仇,等他的命令下发到洱河,缅伯高早就不知道藏进哪座大山里面去了。
思虑及此,张牧川的心里忽然钻出了一个大大的疑惑。
高阳这样一个娇惯的公主,是怎么跑到这穷山恶水的六诏之地的?
她的身边为何连一个随从都没有?
长安那边既已知晓高阳所在,为何不直接派卫兵护送她回去?
莫非这里面还牵扯着其他的事情,譬如圣人担心高阳的这一闹会让房家心生嫌隙?或者,圣人只是觉得女儿逃婚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家丑不可外扬?
又或者,宫里有人不想高阳回去?
骑在老黄背上,遥领着使团队伍踏出城门的张牧川眼皮一跳,轻轻扇了自己一巴掌,打断这些胡思乱想,回头望了望队伍最后面的缅伯高和抱着大鹅的高阳,他深吸一口气,收敛心思,从怀里摸出了《皇唐十道大宝鉴》和《九州驿站通录》细细查看了半晌,对这一趟的交通路线有了比较清晰的规划。
贞观元年,圣人依据山川走势将天下分为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十道,以中心点长安延伸而出,连通全国三百六十州,辖一千五百五十七县,三十里设一驿,天下共计一千六百三十九间驿站。
从洱河西出发,到长安而止,大体可以走两条路线,一是经姚州直上入蜀,过嘉州、眉州、益州、绵州,自剑阁而出,途山南道利州、梁州,最终进入长安,总计四千一百二十六里路。
另一条则要曲折得多,先至戎州,转入江南道,再经沔阳入淮南道,穿河南道过洛阳,最后才转进关内道,到达长安总计需行五千七百一十二里。
想都不用想,张牧川当然是选择第一条路线,路途最短,而且入了蜀中,他还能抽空去看看喜妹,两全其美。
或许是因为心情好了些许,张牧川觉得老黄的马蹄都轻快了不少,嘚啊嘚的,甚是有韵味。
就在他坐在马背上,摇头晃脑,诗兴大发,准备吟诵一首的时候,缅伯高从队伍后面急匆匆地赶了上来。
张牧川虚睁着眼睛瞟了缅伯高一下,哈哈笑道,“缅大人,你来的正好,我刚才突发奇想,偶得一首七言律诗,不知大人可有兴致品鉴一二?”
缅伯高愣了愣,拱手道,“早就听闻唐人才华超绝,人人皆可随口作诗,没想到今日竟能有幸亲耳倾听!”
张牧川腼腆地谦恭了两句,清了清嗓子,开口诵道,“人生屈指算一算,拢共也就三万天,该吃就吃该喝喝,啥事都别心里搁!哈哈哈……缅大人,我这首七言律诗怎么样?”
缅伯高面皮一抖,良久才收回下巴,干咳一声,“甚好,甚好,这么好的诗,以后不用对我吟诵了,着实受不起……对了,我来是有要事与你相商,牧川兄弟你可否已经规划好咱这一趟的行进路线?”
张牧川拱了拱手,昂首阔胸道,“蜀中人办事,你放心……我已胸有成竹,这一路的山川湖海早已妥当安排,缅大人尽管愉悦游览便是。”
缅伯高试探性地问了一句,“咱们第一站是哪里?”
张牧川闭目答道,“自然是姚州……而后咱们直接入蜀,从剑阁而出,很快便能到达长安。”
“不行!”
两声轻喝在张牧川耳边炸响。
张牧川登时睁开眼睛,扭头望向缅伯高和不知何时凑过来的高阳公主。
他心底忽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皱眉问道,“为什么不行?”
缅伯高神色复杂道,“六诏之一的越析诏,你可听闻过?”
张牧川点了点头。
缅伯高继续道,“白蛮豪酋张寻求与越析诏首领波冲的妻子通奸,还杀了波冲……现在他人就在姚州,那里已经乱成一锅粥了。而且,我们缅氏与白蛮和越析诏的关系都不算太好,属于一见面就要干死对方的那种……咱们要是这会儿过去,纯属送菜上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