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廷敬听了冷笑一声:“看来这是恭亲王的后手。朝堂上不成,就转战民间,用百姓的舆论来逼朕低头。”
“不得不说,他这招学得挺快,换成别人,还真不一定接得住。”
但他不一样,经历过现代网络暴力的时代,哪个网民不懂得带节奏?
“那陛下打算怎么办?”张太傅追问。
秦廷敬嘴角一扬:“朕这次要来个釜底抽薪。”
御书房里,此刻汇聚了朝中的重臣,六部九卿,文武百官,京城几乎所有三品及以上的官员都到齐了,气氛压抑又紧张。
不仅如此,殿外还跪着一帮人。
这帮人基本上是早朝时附和要求秦廷敬下认错诏的,虽然被秦廷敬堵了嘴,不敢接茬,但也没说收回自己的话。
早朝结束后,他们没走,在恭亲王暗示下,跪在御书房门口,表明立场。
好像在无声抗议:你可以不下认错诏,但我们立场不变。
看到这乌泱泱跪着的一片,秦廷敬愣了下,随后一脸不屑,看都不看他们,径直走进御书房,坐上龙椅。
望着下面的大臣,秦廷敬开口:“怎么样,都琢磨出怎么对付益州的瘟疫了么,有切实可行的方案了么?”
大臣们互相对视,最后礼部尚书顾德全发言:“启禀陛下,臣详细咨询过御医,应对瘟疫应该……”
老丈人不废话,只讲重点,说的还真在点子上。
这么短时间就想出一套相对周全的方案,可见是真用心了,没把心思浪费在那些勾心斗角上。
秦廷敬满意地点点头,询问:“还有人补充么?”
接下来,几位大臣诚恳地提出了针对性的补充意见,一时间御书房里气氛活跃,除了恭亲王派系那帮黑着脸的。
一连有六七个大臣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这些人基本都是站在秦廷敬这边,或原本就中立,一心为公的大臣,没有一个是恭亲王阵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