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是怕乱民冲击,而是清楚,就算他们出面,也起不到作用。一是没那份威望,二是缺乏处理此类事件的经验。
大纵,尤其是京城,已经好久没遇到过百姓抗议游行这种事了。
秦廷敬冷笑一声,随即叹了口气,径直走下龙椅:“走,跟朕去看看。”
说罢,他大步跨过群臣,径直往殿门外走去。
文武百官自觉地让开一条道,有些愧疚地望了眼秦廷敬那身明黄色的身影,随后跟了出去。
一行人没人敢捣乱,乖乖地跟着秦廷敬,一直来到皇城的城墙上。
这时候,乌泱泱的百姓已经涌到了皇城门口,高声呼喊着“杀人偿命”、“朝廷伸冤”之类的口号,声浪震天,仿佛要掀翻天际。
城楼下,左骁卫大将军杜刚亲自指挥禁军维持秩序,命令手下守城门,只防不攻,绝对不能伤到一个百姓。
“陛下驾到!”随着太监一声嘹亮的吆喝,百姓们暂时停下了喧闹。
望着城墙上那抹明黄色的身影,百姓们连忙跪下,山呼万岁,随后齐声请求陛下主持公道。
秦廷敬双手下压示意安静,随后大声说道:“各位子民请起,朕明白你们的诉求,长春巷的事,朕一清二楚。”
“朕身为天子,岂能让子民含冤而终。”
“但这长春巷一案涉及人命众多,案情错综复杂。”
“朕必定严惩不贷,但也不能冤枉好人。”
“所以,你们也要相信朕,相信朝廷,给我们一些时间。”
秦廷敬这番话一出,百姓中的喧闹声减弱了不少。
但仍有人不服,高声喊道:“不是我们不信陛下,实在是那些狗官沆瀣一气的时候太多了,我们心里没底啊。”
这话一出,立马引来不少百姓的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