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她还轻拍了几下胸口, 为玄青郡百姓得以逃过屠城的劫难表示万幸。
祁源的眉拧得更紧了。
感受到少主身上传来一股寒意逼人的低气压, 林一急得舌头都快打结了, 这这这都是谣传吧!定远军屠城这种事真是闻所未闻, 苏小姐你可不要轻易听信谣言啊哈哈哈。
苏茗雪给了他一个说了你也不懂的眼神, 又自顾自地嘟囔,总之那个少将军就是很可怕的一个人话说虽然现在有了铁矿,但炭火不足,要是有煤炭就好了,火力足又耐烧
苏茗雪想起了自己那在这个故事中已经彻底没有了存在感的实验室系统,四级实验室里就有一些寻煤探矿的工具,甚至还有打蜂窝煤的机器。
只是这好感度已经许久未增加了,离解锁四级实验室还差一半的好感度,若是能进得了四级实验室,她还能试着去找找煤矿。
她苦恼地想着,这时间长了,大概自己的本性暴露得有些彻底,早就懒得维持之前那可爱可怜见人就笑的柔弱模样,所以这好感度也就不涨了?
就连建了井渠那么大的好事自己居然一丁点好感度也没多,难道因为不是自己亲自动手建的就不算数?这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苏茗雪带着她的两名保镖上了街去,想四处看看有没有什么扶老奶奶过马路之类的好人好事可做,这一走就走到了府衙附近。
她远远看见府衙门前支了个大棚子,前头有不少人列着长队等着什么,边上几个衙役在维持队伍秩序。
苏茗雪向来喜欢看热闹,她昂首张望,前头在做什么呢?我们去看看吧。
离得近了,这才看清衙门口搭了个粥棚,朱有节朱大人和何师爷正在里头施粥。
排队领粥的多是些衣衫褴褛之人,其中就有拦过苏茗雪几次的乞丐们,不过也有些穿着不那么破烂的人排在队伍里。
苏茗雪上前去和朱有节打招呼,朱大人、何师爷,你们好啊,这是在开棚施粥呢?
原本端坐在太师椅上喝着香茶指挥着衙役施粥的朱有节一见到她,连忙搁了茶盏起了身。
苏小姐怎么来了?来人!快去再端把椅子过来。
他面上堆笑,唇上的两撇胡尖都带着十分的热情。
苏茗雪也不和他客气,在衙役刚搬来的椅子上自在地坐下了,祁源和林一分列在她身后。
经过上回的一番敲打,朱有节早已习惯了对这定远军少将军视而不见,只当他们是这个富家女随身带着的普通保镖。
他坐在苏茗雪身侧,指着棚里的大锅,这是朝廷发下来的赈灾粮,每年冬天实在没粮的时候下官就会开棚施粥,能熬得一时是一时。
苏茗雪有些惊异,还有赈灾粮呢?我听说朝廷不怎么顾及北疆百姓民生,都是放任自流的。
说到这个朱有节就有些郁郁,谁说不是呢!这北疆美其名曰有十三郡隶属大虞,但大虞真正能伸得了手的也就这么一个丹砂郡,朝廷每年不过就发点粮做做样子,赈灾粮本就不多,经过层层剥削到了丹砂郡,剩下的多是些发了霉的米,根本不顶用,丹砂郡年年冬天都还是会有人饿死,只有到春天各处地里长出了野菜才会好些。
朱有节虽然已经立志要当个贪官,但他还是会心疼自己辖下的百姓,毕竟四年多的朝夕相处,丹砂郡的百姓对他还是挺恭敬称道的,他也乐得有个清廉好官的虚名。
这不今年他收了雪玉商行的贿赂,手头宽裕了不少,就自掏腰包又买了些价廉的粮来施粥。
苏茗雪探头朝大锅里看去,粥里的米稀得可怜,但是看着还算白糯,想来是朱大人把霉米都挑了出来。
大部分丹砂郡的百姓都吃不上大米,这一开棚施粥,除了些真正吃不上饭的,也有些想来尝一口香甜米粥的百姓来排队,这等粥的队伍就越排越长。
每一个领了粥的百姓都会朝朱有节点头哈腰地道声谢。
朱有节一边笑眯眯地朝他们微微颔首,一边歪着头对苏茗雪抱怨,本官我在这干了四年的郡守,经历了四年荒年,这马上就第五个年头了,家底都快全砸在这丹砂郡,所幸明年我任期就满了,倒时跟上头申请跳个槽,或者干脆不干了,回老家当教书先生去。
啊?朱大人明年就离任了?我还挺喜欢朱大人您的。
苏茗雪有些可惜地望着他,这朱有节虽然也有些贪,但拿钱办事一点不含糊,又好说话,也不仗势欺人,是个神奇的矛盾结合体,有他在这丹砂郡当郡守,很多事情会好办许多。
朱有节笑道,苏小姐放心,只要本官还在任上,你有什么需求尽管提,能满足的本官都尽量给你满足喽。
苏茗雪点头,那就多谢朱大人了。
大锅里的粥逐渐见了底,但粥棚前还有不少等粥的百姓。
何师爷上前看了看,扯着嗓子开始赶人,乡亲们!今日的粥已经没了,粥棚三日一开,大家伙等两天再来吧。
后头没领到粥的百姓有些闹哄哄地在抱怨,但周围有不少拿着廷杖的衙役在,他们也不敢闹出什么更大的动静。
朱大人喝完最后一口茶,也站起身来高声喊了一句,家中有粮的尝个米香味儿就得了,别次次都来,这粥可是给人活命用的!
苏茗雪看着那些四散的百姓,若有所思,她突然握了拳一拍掌,对朱有节道,朱大人,我家也有些存粮,过两日我来帮您一道施粥吧!
看领到粥的百姓们对朱有节感恩戴德的模样,她自己要是亲自来施粥,这实验室系统的好感度岂不是会一次性涨到爆表?
苏茗雪心中打着这么个如意算盘,正好她的一部分粮食本也是为帮助丹砂郡一些穷苦百姓越冬做准备的,只是还没想好要怎么分给真正吃不上饭的百姓们,开棚施粥让有需要的百姓来自取倒是个好办法。
朱有节自是没什么不乐意的,多一个人施粥,自己还能省点开销,便道,那敢情好啊!本官就替百姓们谢过苏小姐了。
定好了要和朱有节一同施粥,苏茗雪就回了雪玉商行,去准备施粥的事宜。
祁源和林一被她安排着又是打水又是抬米又是搬锅,好一通忙活。
林一看着祁源顺溜地往肩上扛起一袋米,心下感叹,自家少主如今做这些杂活也是十分上手了。
他也提溜了一袋米跟在后头,突然见祁源转过身来,伸出一指朝他勾了勾。
林一凑近过去,怎么了少主?
祁源欲言又止了片刻,还是把那个在脑中盘亘了一天的问题问出了口,我的名声,真的有那么差?
林一脚下差点一个趔趄,少主这是还在纠结早先苏小姐说他会屠城的事儿呢。
他小心斟酌着用词,过去因为少主您在战场的表现过于勇猛,治军又颇有些铁血手腕,确实传出些暴戾酷虐、杀人不眨眼的传闻,但这会屠城的说法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也不知苏小姐是从何处听来的。
祁源点点头,转身扛着米袋出了仓库,冷峭的嗓音传进林一的耳朵,派人去查查,这谣言是从何处传出来的。
两日后,雪玉商行众人驾着辆满载的马车来了府衙门前的粥棚。
朱有节和何师爷迎了上来,两厢过礼招呼了一番,何师爷道,杨掌柜,苏小姐,知道你们今日也要来施粥,我们大人特地命人搭了个大些的粥棚,喏,那是给各位留得位置,够宽敞吧!
众人顺着他的视线望去,一个大棚子搭在了府衙正门口,桌椅都摆放得齐齐整整,确实够宽敞,而朱有节自己的粥棚只缩在门旁一角。
苏茗雪笑了笑,朱大人真是有心了,要不你把你那棚子收了,和我们一起施粥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