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见莫怀瑾说有事要去小书房商量,老夫人就欲伸手抱过,莫怀瑾却道要带着小思儿一起。
莫丞相见孙儿都站起来了,还能说什麽,只好狠狠瞪了莫怀瑾一眼,又睨了赵栖一眼方甩袖而去。
莫怀瑾只是笑笑然后道:“祖母,无须多虑,静心歇一会,请相信瑾儿。”
这翻话既是说给老夫人听的,也是说给在座几位长辈听的。
说完上前一手抱小事儿,一手牵着赵栖往外走。
待到门口,方侧头和赵栖道:“今日早起去上朝,你身体尚未大好我叫莫言带你去我房里休息一会可好。”
将赵栖点头,便喊来莫言细细交代一番,看着二人远去,才转身往小书房去。
寿安堂的人看着莫怀瑾这一番作为,一时表情各异,但担心绝对占了大半。
而那头的莫丞相气呼呼地走到隔壁小书房,不待小斯开门,直接就踹开了房门,可见心底的气不小。
第 28 章
莫丞相是真的气得不行,尤其气自己那一向引已为傲的长孙,居然替这个让他被满朝文武嘲笑的人开解。
自从圣旨宣读开始,虽然写着不得妄议,但也抵不住人家一句明面上听着是好话,却说得阴阳怪气,充满嘲笑。
什麽替我向秦安郡王问个好,什麽莫丞相好有福气,秦安郡王学富五车,实乃我等楷模……
时至今日,依然还有人不曾消停,他不过刁难两句罪魁祸首而已,有何不可。
莫丞相是越想越气,直接坐在书桌后喘着粗气。
甚至将往日十分爱惜的书本都扫落于地。
莫怀瑾进到了书房,先将小思儿放至右边让其站于身傍。
然后一撩衣摆,直接跪于地上。
若是往日,莫丞相早已直接走过来扶住莫怀瑾,可今日依旧稳坐于座。
若非置于扶手的手指动了一下,几乎看不到丝毫起伏。
莫怀瑾也不着急,只是先磕了三个头才道:“让祖父操心,啊瑾不孝。”
莫丞相纵是气性再大,但看着眼前从小费尽心思,一手教养大的长孙这般模样,又不知道如何责怪起,也不舍得责怪。
“唉!起来说话吧。”莫丞相终是不忍责难,这个从小教养大的孙子,心软地摆摆手道。
“说说吧!怎麽回事?”莫丞相见莫怀瑾站起来,又让人落座才问道。
摆明一副促膝长谈的模样。
“爷爷可记得我六岁那年发了一场高烧?”
虽然不知道这两件事有什麽关联,可那时候的事莫丞相怎麽可能忘记。
当时发现小怀瑾在宫里不见,当今也还是五六岁的小皇子,大张旗鼓地找,甚至惊动了先皇。
最后是在离冷宫不远处的一个荷花池里找到的。
听找到的人说,找到时,小怀瑾整个人陷在荷花淤泥里。
而他看到的就是从头到尾都被泥巴裹住,晕了过去的一个小泥人。
脸色都看不清,后来洗干净,才发现那小脸苍白一片毫无血色。
当夜就发起了高烧,烧了一天一夜太医几次摇头,老妻跪于小佛堂祈祷了一天一夜,至今仍坚持吃斋。
后来终于退烧,又昏迷不醒,太医院院判都求了来。
还曾言,恐会癡傻,多少人感叹,天妒,甚至有人猜测是否是亏心事做多遭了报应。
莫丞相也曾怀疑是否是政敌所为,但不管怎麽查都查不到一丝线索。
好在最后莫怀瑾醒了,虽不曾傻,但也失去了记忆。
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
“当年其实不是遭了暗算,而是孙子因救一个小孩儿,自己下去的。”
莫怀瑾努力回想,依旧也想不起来,失去的记忆也无法回来。
他不知道当时他是怎麽想的,又是怎麽去到那里的。
可是如今想来全是庆幸,庆幸当日的自己去到了那个池塘边。
虽然记不起当初的所思所想,但不妨碍他根据赵栖的描述去推敲当初的经过。
“这个人就是今日的閑王。”
作为一个浮沉朝堂的丞相,自然不会笨,莫怀瑾一点也就知道了。
“嗯。”莫怀瑾揉了揉怀里的小思儿,应道。
莫怀瑾想得内心一片柔软,莫丞相却是怒火中烧,很好新仇旧恨又添一笔。
莫怀瑾只是想了一会就回了神。
瞧见自家爷爷咬牙切齿的模样,作为被爷爷从小教养大的人。
不但是爷爷了解他,他也一样了解他的爷爷。
“爷爷,您别着急,听我慢慢说来。”
于是莫怀瑾就将从赵栖那里打听来,加上莫一等人那了解来的,自己推敲出来的,又加工了一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