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第一次整个盛京这麽统一的在同一时刻讨论同一件事。
宫里的皇后也在问着皇帝这件事,与外面的各种胡乱猜测不同。
皇帝可说是拿了一手最详细的资料,当然这个详细是相对外人而言。
毕竟一开始赵栖出现在先皇面前进入暗卫的视线时就是六岁了,之前一直是无视的状态。
之后整个暗卫开始疯狂的运转起来,对盛京的各方势力查了一遍又一遍。
好不容易开始有余力了,原暗卫统领已经变成暗十一了,许多事情只能知道个大概了。
现在看来,赵栖是早就在为今天做準备了。
想到这,赵谦也不由暗暗佩服这个才见过两面的弟弟。
有能力,有手腕,有远见,够果断,不贪权。
只是忽然有些庆幸,子钰是自己的表兄,更有点庆幸赵栖看上的是……
呃!这是不是有点对不起这个从小到大的伴读兼表兄。
心底有一丝名为厚道的东西,及时止住赵谦欲要飘远的想法。
与此同时,相府里的一衆人也在讨论这个问题,但他们更关心的是:
既然这閑王这麽有能耐,那閑王府怎麽这麽寒酸。
这麽有能耐为什麽要整日里面具覆面,难道真的是丑得见不得人。
为何不出现在人前,这样的能人先皇为何要下十三道遗旨赐婚他们家怀瑾为男妻?
这中间有什麽关联,说是羞辱,他们家怀瑾除了不是女儿身,可说是样样出色。
忌惮他们两家的权力,那难道不是应该直接想法除掉。
而且除了赐婚,他们家的怀瑾得到的好处,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为过吧。
不跪君皇,先斩后奏,享有食邑,还是富裕之地。
几位王爷都没这待遇,怎麽想都不通,到底为什麽?
莫非这閑王是变态,看上他们家啊瑾。
听说现在不管是夏海还是北疆都与过往不一样。
甚至这两年都没和户部要钱要粮,和兵部要人。
难道先皇碍于閑王的这能耐所以才赐婚?
一衆女眷因昨日接到莫一传话说莫怀瑾今日会带人回来,一早就聚集在老夫人的寿安堂了。
一是莫怀瑾代天巡绶,大家已经一整年没见过了,二是想看看这个閑王到底是什麽模样的人。
此时得到这个消息更是越讨论越恐怖,就怕这麽出色的嫡长孙受苦受难受委屈。
而他们除了看着,一丝办法也无,就是讨论都要悄悄背这人。
当年那十三道不得妄议的威力可见一斑。
守门的丫鬟是被打发了一趟又一趟,去看上朝的老少爷们回府了没有。
等待的时间总是让人觉得漫长,漫长得让人心焦。
但再是难熬也终是等到了,丫鬟前脚回禀:人回来了。
后脚几个老少爷们就在衆女眷的盼望中进了门。
老少妇人们眼巴巴的看着,老少爷们。
“閑王真的就是大将军?”
最终还是老夫人开口问道,这问题一出,几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莫丞相。
莫丞相边揉额头,边点头。
本来今日因莫怀瑾说回来,衆人纷纷递了假,毕竟小一年没回来了,聚聚很正常,何况莫怀瑾还递话说要带閑王一起回来。
可今日在早朝上看到閑王并知道他就是大将军。
莫丞相觉得有点头疼,他宁愿这閑王像他们一开始知道那样。
是一个不受宠的,无权无势的小透明,那样可以随他们拿捏。
过几年,给怀瑾安排一个良家女子诞下血脉也不是不可能。
可今日看到那人实在太强势了,哪怕收敛了那一身煞气,在动手那一刻还是洩了出来。
手段狠辣,杀伐果断。
除了几个伤了脸面的尚书,满朝文武被压得都不敢讲几句话。
几位王爷,也被压得没插上话,一个个满脸黑色。
这麽强势,对怀瑾是好意还好,若是怀有恶意,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一切待怀瑾回来再说吧!现在说什麽都没用。”莫丞相深深叹口气道。
妇人们见老太爷这麽样,更是愁,一时丞相府的气氛都凝重了起来,老夫人和大夫人更是着急得直抹眼泪。
“哎哟!想我家啊瑾自小聪慧懂事,这是招谁惹谁了摊上的都叫什麽事啊!”老夫人,一手摸泪,一手直拍胸口。
莫丞相见状一时不知是心疼老妻多些还是心疼自己的长孙多些。
心头郁郁,有心安慰又不知从何安慰起,现在也只希望一切都是好的。
这边气氛低沉,另一边也没好到哪去。
赵栖上了马车就紧张到不行,一手不停地揉搓,一个茶杯,另一手紧握成权,骨节间都範着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