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三说着将莫一刚夹起来的鸡腿截到自己碗里狠狠咬了一口,仿似咬的不是鸡腿,而是某个挑起话题的罪魁祸首。
一路打打闹闹,终是来到了此次巡视的最后一站,北疆。
小思儿也要满周岁了,现在已经摇摇晃晃的会走了。
“父,父,吃吃。”小小的人,举着从碗里摸到的点心,一颠一颠迎着莫怀瑾。
“好,谢谢小思儿。”莫怀瑾蹲下身子,抱着沖过来的小人儿。
小思儿刚学会说话,会叫的第一个人是赵栖。
嘴里喊着爹爹,咬字清晰一点都不含糊,但到莫怀瑾这就不是这样了,让他叫干爹,怎麽都不吭声,只叫父父,怎麽教都没用。
“这是贿赂你呢,刚被我教训了一顿。
那满院子的花又嚯嚯没了。”赵栖说着从里间拿了件小衣裳出来。
就拿个衣裳的功夫,这小子又溜了,自从会走,错个眼就不见人了。
莫怀瑾看着赵栖手里的衣裳,低头看看怀里的小人儿的衣裳,果然好几个地方都有痕迹。
“思,错了。”小小的人儿,认错得相当利落,小脸满是严肃,一看就知道是惯犯。
两人看着小人儿这模样,相视一笑,还是莫怀瑾开口道:“认错的态度倒是诚恳,可就是不改?”
莫怀瑾将人抱高些让小思儿看着他。
“改,不会了。”
好了,没法训了。
不过只要小思儿说出‘不会了’这三个字,那就是真的不会了。
但这三个字,也只有莫怀瑾才能让小思儿说。
别的人,哪怕威逼利诱都没法,包括赵栖。
赵栖没少说这是没良心的,唯一从小到大不变的点就是除了莫怀瑾和赵栖谁也别想碰这小子。
“明日给小思儿过了周岁就要回京了,啊风与我一起可好。”莫怀瑾揽过赵栖的肩道。
终于巡视完了,回京複了命,有些事,莫怀瑾一定要搞清楚,现在先把人弄回京再说。
反正现在北疆因为赵栖建的那塞外交易市,几年下来,大多数人都养了牛羊,战马越来越少。
难怪这一路看来,越靠近北疆,那些农人家家户户几乎都有牛,感情这边正在大量收购呢。
在这汉人和游牧人现在也相处融恰,照这发展,再加点煽动,来日将这块地归为我朝疆土也不是没可能,真有那天,这个塞外交易所可就建了大功了。
到时这个集市也就不会成为一些人攻讦赵栖的话柄。
其实光集市,倒是没什麽,毕竟以前也开过,难在交易的内容,盐和粮,大分量。
重要的是这也是没上税的,更重要这块大饼里面的利看得莫怀瑾都心动。
夏海的盐和海市还有田,北疆塞外交易和那成片成片的棉花,所得的所有钱财,全部投到这两座城的建设,使得这两座城池迅速成为不亚于淮江府的繁华。
关键这其中的税收加盈利都和国库收入持平了 ,相当于倾国之力来发展这两座城,它们不繁华谁繁华。
也就是先帝那平庸之才和赵栖这两人。
一个是嗅不到这里面的水深,只要不和他要钱就好。
一个是不在乎这些,这人不爱财也不爱权。
还有一点这批折子的人就在这两个地方,折子没到盛京自然也没人察觉个中蹊跷。
何况先帝曾下过一道不是密令的密令,皇子间的争斗,如果牵扯到军队,动摇国本,涉世皇子直接斩,其外祖家直接诛九族。
这密令加这两个地方一年大仗小仗的,所有的折子不是要钱粮就是要人,不管胜败。
没仗的时候,也要钱要粮,以养军队。
这些折子去了盛京也没几个人留意,全送到帝皇面前,等帝皇开口,好打官腔。
这是所有人对边境的印象,谁知道会有一日这穷苦的边境会变成这样。
尤其近几年皇子们都已经出宫开府了,先帝也开始变老了,各派系大臣开始角逐了。
大致分为了四派,保皇派,太子派(国仗是斩了,但太子之位还在。)大皇子为长只要太子不在他可以立长,他是五皇子表兄,自然是五皇子一派。
大皇子外家是国公府,百年大族,太子为嫡,五皇子的外祖是当朝丞相。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朝堂和各富庶之地还有京郊营,御林军。
边境之地,这种只会要钱要粮的地方,在太平年间是没人想要的,兵再多架不住远啊,真要用,等兵来到黄花菜都凉了。
也就才有了边境变成今日这般,竟然无人发现。
其实莫怀瑾不知道,他当初想打边境兵权的主意,赵谦用这翻话劝他打消念头,是因为被点名警告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