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娘的意思,是假意弃城?”
想了又想,雷鸣斟酌开口。
姜贞微颔首,“不错。”
“雷将军果然善战之人。”
韩行一悠悠一笑,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皇叔盛元洲与端平帝不同,是位勤政爱民的好藩王,又能征善战,护一方平安,他此时对京都用兵,必然会引无数人前去相投。”
“盛元洲兵锋极盛,我们不妨避其锋芒,待士气大洩之后,我们再一鼓作气,将其擒拿。”
韩行一声音不紧不慢,“如此一来,我们不但能赢,还能保存实力,不至于在与楚王的决战中在兵力与粮草上落于下风。”
虎踞江东的那一位是位极其棘手的雄主,又擅长水战,他们若连兵力粮草都不能占上风,这九州天下的格局怕不是会再度改写。
“好主意!”
听完韩行一的计划,雷鸣眼前一亮,“盛元洲虽来势汹汹,又得豪强士族襄助,但底层兵士依旧是平民百姓出身,只要抓住了他们的心理,咱们就不难赢盛元洲。”
“当然,赢了盛元洲还不算,还有楚王跟梁王,咱们要留点兵力跟他们打!”
雷鸣信心满满。
赵修文看向姜贞,眼底满满是崇拜之意。
果然是婶娘。
她看的从来不是一时的得失,而是天下大势。
是日,姜贞準备弃城的消息从皇城内传出,不过几日便传遍京都的大街小巷。
“姜王要弃城?”
“不能吧?她不是最看重咱们百姓吗?怎麽会丢下咱们不管?”
“姜王倒是想管,可怎麽管?”
“杜满与胡青葛越三位将军出兵梁地,京都现在哪还有多少人马?哪里守得住京都?”
“姜王若是再不走,被皇叔盛元洲抓到了怕不是千刀万剐。”
“可是,她走之后咱们怎麽办?”
“咱们瓜分了豪强的土地与钱财,若没姜王护着咱们,豪强士族会不会把咱们生吞活剥?”
会,非常会。
在豪强士族眼里,他们根本不算人,而是他们随意践踏的牛马,牛马夺了他们的土地与财産,他们怎麽可能会不把牛马抽筋剥皮?
一时间,百姓们极为害怕。
恐惧的情绪在蔓延,而另外一种情绪,也在心中滋长——
凭什麽?
凭什麽他们生生世世当牛做马?子孙后代永不得翻身?
同样是人,难道只要投了个好胎,便能站在他们的尸骨上坐享富贵?
凭什麽,死的人是他们?
而不是趴在他们身上吸血吃肉的权贵?!
他们不服。
这样的日子他们早就过够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当底层百姓不愿再当牛马时,那些所谓的权贵眼里的蝼蚁也能掀起滔天巨浪。
一场场自发的护城运动开始进行。
这些手中只有镰刀榔头的平民百姓,此时的战斗力比盛元洲的嫡系精锐还要强——
盛元洲的斥卫刚潜入中原之地,便被世代居住中原的百姓们发现端倪,衆人齐心协力抓了斥卫,送到雷鸣部下手里,让他们反向拷问盛元洲的消息。
世家们想给盛元洲传递消息,送消息的人出了世家的门,在城中绕了一绕,来到赵修文的军营里,双手把书信奉上。
——在当狗还是当人的事情上,正常人都会选择当人。
派出的斥卫石沉大海,世家们送出来的消息常常自相矛盾,盛元洲虽有三十万之衆,但用兵谨慎,从不轻急冒进,这种性格导致他越往京都走,心里越没底。
这种没底的情绪持续到一个斥卫冒死回来,传回来一个消息——姜贞準备弃城。
“姜二娘要弃城?太好了!”
小皇帝大喜,“她若弃城,咱们便能不费一兵一卒夺回京都了!”
随军而行的太后亦颔首,“皇叔果然厉害。”
“尚未抵达京都城下,便吓得乱臣贼子落荒而逃。”
“......”
这哪是落荒而逃?这分明是以退为进,让所有百姓自发抵制他!
中原之地的百姓有多少?
几千?几万?还是十几二十万甚至更多?
当这些人不拿镰刀拿刀枪,再怎样所向披靡的战将也要为之折腰。
盛元洲擡手掐了下眉心,“传令下去,若我们取回京都,姜二娘颁布的所有政令不会被废黜,而是继续执行。”
“皇叔,您这是做什麽?”
小皇帝大吃一惊,“姜贞把权贵的土地分给穷人的政令岂能继续执行?”
太后亦为之一愣。
大盛是政变夺位,靠的是豪强士族,稳住了豪强士族,便能稳住大盛江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