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溯微颔首。
扈从皱了皱眉,“朱穆来得这般快,也就是说,我们要在三个时辰内把现在这群人解决掉。”
“很棘手。”
另一个扈从分析道,“朱穆少说也有五千兵马,现在这群人虽看不清到底有多少人,但以营帐来看,也有三五千之衆,与朱穆的人马加在一起,大约有一万人,而我们只有不到三千人。”
“三千人对一万,不能杀,只能捉,这场仗很难打。”
扈从们达成共识,齐齐看向穿戴整齐的商溯,“三郎,不如咱们换个策略,全杀了?”
杀人比活捉来得容易。
尤其在这种己方兵力远远不及对方的情况下,一味活捉降兵,不亚于自掘坟墓。
商溯冷笑出声,“难打又如何?”
“我打的便是难打之仗。”
“......”
行,您牛。
三千活捉一万人,天亡老子也做不到。
扈从们闭口不语,端看商溯如何指挥。
商溯走上高台,看山下的两军乱象。
天太黑,来人又没打主旗,很难分辨出这支军队是由谁来率领,只能从营地的排兵布阵来推断。
这支军队被劫营,却不见任何慌乱,可见主将有大才,远不是朱穆朱通两兄弟麾下的庸才。
不是朱穆朱通两兄弟,那便是楚王?
他的斥卫之前便探查到,楚王近日有异动,似是想在相豫章大部队赶来之前将济宁商城两城吞并。
只要占据这两城,楚王便是进可攻,退可守,时刻威胁中原之地,让相豫章夫妇寝食难安。
“来人可是楚王麾下之兵?”
商溯问斥卫。
斥卫头大如斗,“三郎,敌军主将没有挂帅旗,没有自报家门,我们无法从帅旗营帐上分辨他们的身份。”
“而且敌军主将治军极严,军士们颇为警惕,我们根本没办法混入军营打探消息。”
商溯凤目轻眯。
周围的势力分布很简单,能有如此兵力的人,无非有三人,商都的朱穆,江东的楚王,以及领着五千兵马前来济宁的相蕴和父女俩。
朱穆没有这麽大的本事,能避开斥卫的探查,悄无声息潜伏到这里。
相蕴和父女俩新得济宁,此时应该在城内安插人手,培养自己的势力,提防朱通的突然反水,不会丢下一个新投降的城池来这里。
不是朱穆,不是相蕴和父女俩,那就是楚王。
楚王善用兵,麾下将领个个一骑当千,能避开他的斥卫来到这里不是什麽稀罕事。
而熟知兵法的将才,在夜间休息时也不会放松警惕,山贼们夜袭却被他们瓮中捉鼈,更是一件常见到不能更常见的事情。
商溯道,“这群人是楚王的人。”
“楚王早有夺商城之心,如今趁乱来到这里,打的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主意。”
“可惜他们遇到了我。”
商溯扬眉一笑,志在必得。
一道道军令发出。
前军变后军,左右翼退守,后军改前军,变换阵型突围。
原本如无头苍蝇一样的山贼们有了主心骨,井然有序按照商溯下达的命令去突围。
战局瞬间被扭转。
“他们来得正是时候。”
商溯凤目轻眯,看向跟随山贼变换阵型的敌军,“长江天险何其难渡?有了这群人,咱们便能破了长江的天险。”
·
相豫章打的也是这样的主意。
朱通没有害他之心,朱穆没有这麽大的本事,顾家三郎虽厉害,但手底下只有一个老仆和二十几个扈从,弄不来这麽大的阵仗,今夜来劫营的,必然是楚王,想趁他的大部队还没赶到济宁,便先把商城吞到肚子里,作为日后与他对峙的桥头堡。
但偏偏,他来得早,楚王没能捏到软柿子朱穆,而是踢到了他这块硬板,一击不中,只能立刻撤退,免得一会儿遇到朱穆的兵马,导致腹背受敌。
想走?
那也要看他让不让他走。
南下江东之地有长江天险相隔,强渡长江必会损兵折将,战损极高。
可若有了这群人,那麽长江天险便也不能不能渡,甚至还能悄无声息便能打着楚王的旗号去偷袭江都的渡口。
这麽好的机会,相豫章当然不会放过,见偷袭之人有撤退之意,便立刻亲提兵马去追击。
“三娘,守好阿和。”
相豫章跃上马背,吩咐衆将,“石都,随我追击敌军,不能放走一个楚军!”
“喏!”
严三娘与石都各自领命。
五千人马兵分两路。
两千追敌军,三千守着相蕴和。
商溯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三郎,此时留守营地的军士约有三千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