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俩都不傻,一合计,就知道这庄子也是人早早就为他们安排好的。
这个人,除了轩辕景瑞又可能是谁!
第377章 风起
转眼之间就进入了十月,天气一日比一日冷,树木发黄的叶子一片片坠落,满川秋色。
裴家一家已经庄中住了大半个月了。
一家人现今团聚,都能平平安安的,胡娘子没有比这个更满足的了。
从知道裴家父子在京中的经历后,她就吓的连连合什,念叨着,这可真是菩萨保佑,要是你们出了事,剩下我们孤儿寡母可怎么办
她说着就连连抹泪,心头对轩辕景瑞感激无比,甚至还想在家中给瑞王立个长生牌位,日夜供奉。
杏儿吓了一跳,她和轩辕景瑞关系复杂,哪里能让母亲供奉!
她忙找了个借口阻止,娘,瑞王身份敏感,若是让旁人看到家中供着他,恐会给家中招祸
胡娘子一愣,被她说的也有些怕了,但转念一想,又道,那娘就不写他的名字,光写恩人两个字!他是咱家的大恩人,娘早晚在菩萨面前念诵他的名,给他积些功德
杏儿阻止不了,眼睁睁看着她娘写了个恩人的牌子,和菩萨的牌位放在一起,日夜拜诵,心头也不知是什么滋味。
只但愿将来母亲听到她和轩辕景瑞的关系时,不会打死她!
十月初二,秋高气爽,艳阳高照,整个庄子披红挂彩,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给这沉寂的秋色带来一丝喜意。
今日是裴娇和孟子谦成亲的日子。
他们早在城里时就订了亲,前段时日,裴家父子遭了大难,胡娘子和裴娇打听到消息后,一时间天都快塌了。
带出来的仆从也跑了不少,好在还有齐家的几个家仆,胡娘子日日以泪洗面,裴娇惶惑无依,是孟家母子不离不弃,一直照顾着她们。
这些时日家里都是孟子谦撑着,他也从来没怕过若裴家真的出事,会不会连累自己,宽慰胡娘子,照顾裴娇,日夜相处间,两个小儿女的感情突飞猛进。
如今丈夫和儿女都平安归来,一家人团聚,胡娘子也不拖了,征得孟母的同意后,干脆就在庄子里给两人办了亲事。
虽然时间仓促,又是在外,一切从简,但一对新人满脸幸福,几个长辈也喜笑颜开,无比满足。
还有什么比历经大难后,一家人还能在一起更重要?
杏儿看着穿着一身火红新娘服饰,笑的一脸娇羞灿烂的裴娇也有些恍惚。
谁能想到,从小到大和她一直不对付,性格娇蛮任性的裴娇竟然就这么嫁了,而且还找到了孟子谦这么一个好丈夫!
她来替裴娇梳妆,看到镜子里裴娇一张幸福的脸,杏儿将一枚琉金衔珠翠羽孔雀七彩钗插在了她的头上。
这枚孔雀造型的金钗十分华贵流彩,七彩的尾羽铺陈在她鸦黑的发髻上,尾端都镶嵌了一颗指肚大的莹白珍珠。
流光溢彩的尾羽像洒了一层金粉,耀人眼目,前面的凤嘴衔了一串细小金珠,颤颤微微垂在裴娇额头,衬的她一张脸华贵逼人,整个人艳丽夺目到极点。
裴娇吃了一惊,激动之下连话都说不利索了,这,这是什么?
杏儿道,给你的添妆!
裴娇惊讶道,这也太贵重了她晃晃脖子,看着金珠在额前颤动道,你从哪儿得来的?
这般华贵精美的头饰,她在京中的万宝阁都没见过!
杏儿淡淡道,怎么,不要?不要就还我!
她伸手就去够她头上的钗子,裴娇忙抬手护住,蹭的一下就跳开嚷道,谁说不要了,难得你这么大方一回,当然要了!
她伸手护着钗子,似乎谁想来抢都不依,对着镜子左晃右晃照着臭美。
杏儿看到,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一丝笑。
她们小时关系不好,但长大后,尤其是从益州来京里这段路上,两人竟奇异般的变好。
究根到底是裴娇本性并不坏,尤其是在家中接二连三的遭难后,她帮着照顾母亲,管束幼弟,已经渐渐有了一个姐姐的样子。
裴娇从镜子里看到杏儿脸上的笑容。
她今日只穿着一身素衫,黑鸦鸦的发髻上也只插了一枚玉簪,看着整个人孤寂沉静了不少。
她撇了撇嘴,说了一句,你啊你,也赶紧找个人嫁了吧!咱们可差不多大,你可别变成个老姑娘还没人要
杏儿伸手过来拧她,两人闹成一团。
是夜,院中都是红通通的灯火。
杏儿立在窗子前,望着远处黑漆漆的山色,即使不想承认,心头也沉甸甸压着一丝牵挂。
他们离开这么久了,也不知京中形势怎样了
红鸢过来,手中捧着一个匣子,递给她道,小姐,王爷让把这个送过来
杏儿心头一跳,打开,一抹灿然如火的红色差点点燃她的眼眸。
盒子里放着个七彩凤羽冠,流光溢彩,上面的红宝石灼灼如朝霞。
杏儿猛地把盒子扣上,急切问道,谁送来的?他来了吗?
红鸢摇摇头道,主子并没过来,是派暗卫送过来的
杏儿怔怔半晌,心头到底忍不住涌起一丝失落。
分开这么久,她并不觉得有多想他,可那抹身影总是出现在她脑海中,还在临别那天,他那双漆黑又满是不舍的眸子,每当夜深人静就会在她眼前晃,挥之不去!
这个凤冠比起白日她送给裴娇那个,华贵了不知多少倍,难不成是知道她把他送的东西送出去,又补上一件?
这么说来,她做什么他岂不是都知道?
她忍不住问道,王爷最近在做什么?
红鸢摇头道,不知
杏儿突然觉得意兴阑珊,把盒子扔给红鸢,径自回屋睡觉。
几场秋雨过后,天气一日凉过一日,在落叶渐渐铺满整个山道,京城起了一股不小的骚乱。
起因是景昭帝在一次大朝会上,突然当众吐血,整个人当时就人事不知。
这件事立即震动了整个朝堂,要知道景昭帝这些年已渐渐不参于政事,只是大朝会每三月举行一次,乃是祖制,皇帝必须参加。
可没想到,皇帝当场吐血昏迷,这也就罢了,此后十数日,皇帝一直昏迷着,御医使尽手段也没能让皇帝醒过来。
这个消息传出来,群臣大哗。
第378章 窃国
清澜宫。
连绵朱红的宫墙中,一座九层白塔矗立在皇城中央,其后是一座巍峨华贵的道观。
皇城中出现道观本来就是奇怪的事,可此时,白塔周围香火袅袅,数百个青袍道士跪坐于地,闭目诵念药王真经。
观中烟气缭绕,大殿后是景昭帝日常居住的寝室,金色的帐幔垂下,隐隐绰绰能看到不少太医的身影。
一群大臣跪在殿前俱都正心急如焚,不时伴随着问询。
皇上好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