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人合力,不出两个时辰,又去把大豆给收完了。
和蜜娘之前想的差不多,村子里有县城来的人收甜菜,价格给的也合适,陈家当即就给卖了。剩下的大豆也是粮食,就用骡车拉了回来。
接着马不停蹄,两人要继续去脱麦子,连午食都来不及吃。蜜娘紧赶慢赶着将昨天剩下的饺子全给煎了:“路上吃呀!”
严龙舟大手接过:“回去歇着吧媳妇,一会儿应该就有麦子送回来了。”
蜜娘目送他们走了,回来之后也开始準备。
脱麦粒只是第一步,后面还要堆稭秆,一时半会都回不来,晾晒好的麦子一部分入仓,还有一部分,蜜娘準备做点儿麦芽糖出来。
后面不仅粮难买,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没有一个简单的,糖也是稀缺货,吃不起粮的喝完糖水也能撑撑,可是不能小看。
新鲜的麦粒用来发麦芽最好不过,蜜娘取来一个之前做豆芽的大簸箕,和大嫂简单说了一下,大嫂笑着道好:“这个好,我来帮忙。”
新鲜小麦要浸泡一夜,再催两日芽,和煮熟的糯米一起发酵,这个过程来挺麻烦嘞,蜜娘要早早做上準备。
还有上午的那些豆子,豆子可以存着当粮食,但眼下还是想吃点新鲜豆子,直接泡着磨豆浆和豆腐,老爹前两日还说要给家里添口石磨。
磨豆子磨豆子!之后也能吃到新鲜的豆腐了!
就是辛苦了家里的大螺~
到下午的时候,严龙舟先送了两袋子新鲜麦粒回来。
这麽一盘算,最近的活计还真不少。
当真真切切的小麦和大豆摆在眼前的时候,蜜娘才真的有了一种踏实的安心感。
是粮食,自己种的粮食。
这可真不错。
晋江独发054
收麦子整整用了三四日, 最后麦子入仓差不多八百多斤,已经比蜜娘预想的好很多了!
幸好夏天的时候严龙舟和大哥将石头村的房子盖好了,现在那边的地窖宽敞又隐秘, 这回家中收的大部分麦子都搬到了石头村的地窖中, 刚刚好。
蜜娘留了一部分前两日就浸泡催芽,今天差不多就可以做麦芽糖了。
吃过朝食, 严龙舟上山去了, 他就是个閑不住的,既然秋收已经结束了, 便又到了上山打猎的好时节。
秋天,丰收的可不仅仅是粮食, 猎物肥美, 也到了收割的时候。
石头村的房子起了,但是暂时没有人住,山上的地窖现在也要开始盘算, 趁着上山打猎的功夫,严龙舟正好和大哥一起去看看。
遇到好地段就可以提前打算。
蜜娘和年秀秀在家忙活,催芽的小麦已经生出了嫩绿的麦苗, 一根指头长,从麻布上扯下来, 挑出坏芽, 接着就全部扔到木桶里面準备发酵。
发酵糖提前要蒸大半锅的糯米, 趁热全部倒进去,搅拌均匀, 发糖还需要两日的功夫, 这期间就可以不用管。
趁着这个功夫,俩妯娌开始磨豆子。
黄豆是自家的, 石磨是昨个儿刚从大舅母家搬来的,舅母家有两口石磨,正好还省的去买了。家中的大骡歇了两日便又开始干活,吱吱呀呀石磨开始转动起来。
大豆磨成的浆全从石磨边缘溢了出去,倒入盆中,这些浓浆还要再经过二次过滤,滤掉大部分渣滓,然后就可以开始煮了。
这般煮熟的就是豆浆,锅中浓厚的豆香味传来,豆浆一圈圈的翻涌,最上面还凝结成了一层厚厚的皮,这也是好东西,蜜娘定不会浪费,全部捞了出来放在另一个盆中。
“榆钱儿,喝豆浆啦!”
蜜娘一声喊,陈榆钱便从屋里蹿了出来,还有旺财,一股脑地就到了厨房。
“真是狗鼻子!”蜜娘笑话旺财,不过还是盛了两碗出来,“很烫,要慢点喝!榆钱儿你自己去加糖,少加点,太甜了反而没有豆浆的香味了!”
“好!”
蜜娘和年秀秀也是要喝的,这般新鲜的豆子就是卖也不便宜,两碗暖呼呼的豆浆下肚,年秀秀都忍不住喟叹:“真香。”
蜜娘笑道:“是不错,一会儿我再来点豆腐。”
年秀秀惊讶:“蜜娘你会的真多!”
“不麻烦,用草木灰就是,这些都简单,咱们今天煮个鲫鱼豆腐汤。”
上回严龙舟从大苹河捞回来的鱼当真不少,放在家中的水槽里面养着,里面有两条个头挺肥的鲫鱼,今天也差不多可以收拾出来了。
鲫鱼刺多,年秀秀和蜜娘处理的仔细,鲫鱼的鱼骨头熬出来的汤是偏奶白的,和豆腐一块儿煮熟,最后再撒上翠绿的小葱是极好。
年秀秀笑道:“南边也吃鲫鱼,只是他们的鱼个头都小,鲫鱼这个品种好像本身就长不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