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宝跟着大嫂过来,就见爹娘哥哥们全都是一副满面愁容,很是不解:怎么了都?
孟安挠头,皱着眉说:怕招贼呢。
茹宝顿住,二哥的担心好像也有几分道理,若是就有那要钱不要命的,不怕顾家的声望,来偷或者抢,她也拦不住不是?
要不让顾卫风派点人过来,在附近守着?,也不用全天都在附近,就晚上注意着点就行。
赵忠禄觉得也没其他好办法了,毕竟到时真丢了聘礼,无论如何受损的都是自家啊,行吧,你去封信,说一说,不然晚上睡觉都不安生。
哦,还有,这是顾家给的礼单,你看一看吧,赵忠禄自怀中掏出,递给她。
茹宝双手接过,摸起来挺厚,略略翻一翻,一眼看过去就有不少金银珠翠绫罗绸缎,还有珍玩摆设及各色皮毛衣服首饰等,除了穿用,另还有各色海产、酒水、果品之类,如此种种着实不少。
看着这些,茹宝心中触动,眉眼弯弯,带着浓浓的笑意,这是用了心思的吧。本以为自己只会随意找个还行的男子出嫁,没想到兜兜转转最后竟会是他,那个午夜梦回间偶尔能引动她心绪的少年。
看过之后,茹宝递还给爹,您先收着吧。
嗯,这些聘礼,再加上我们家还有你自己准备的嫁妆,到时估计能凑个六十八台,等找机会就去府衙里登记造册,到时跟着你一起过去,赵忠禄看着这些,也很乐呵,语气里掩饰不住的自豪,虽然自家的不比顾家多,但也不少,村里谁家能拿出这么多嫁妆,还是他闺女能干。
李氏也附和:对对对,到了顾家后,你总得有点东西傍身,只可惜爹娘没本事,不能给你置办更多。
第102章 出嫁
娘, 哪里的话,这些足够了,茹宝劝慰道, 她也不希望爹娘为了自己把家底全掏出来, 那样大嫂和未来二嫂心里肯定会有疙瘩,不利于一家和睦。
所以这次只让爹娘给她置办了五台,剩余的就拿自己的挣的银子置办, 也挺好。更何况还有爹和爷爷他们做的那张拔步床, 真要请人做或是买的话, 也得费许多银钱呢。这样一看, 已经比平常人家要好上许多。
准备的二十台嫁妆里, 除了爹和二哥他们精细费神打的各色木器家具,另就是购置的百亩中等田产、妆奁等各色梳洗用具、胭脂水粉、彩缎衾褥、四季衣物以及各类装扮首饰, 衣食住行各色都有。
听起来好像不多, 但诸多细致往下数,那就一下午都说不完了。
到了腊月二十四,也就是二人婚期这日, 赵家一大早就热热闹闹的,茹宝早早被屋外的敲门声给叫了起来,李氏催着她她净面洗漱, 今天事可多了, 不能让她不小心睡过头, 那到时候可真就闹笑话了,传到顾家也不好听。
茹宝无法,实在拗不过她们,只好老实起床,待开了房门, 见娘和奶奶她们端着各色洗漱用具进来,惊的双眼微瞪,扶着门边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娘,奶奶,这是?
孙氏氏拨开她拦路的手:今天啊,你能别出房门就别出了,待放好了脸盆,招手让她过来,茹宝,赶紧的,快洗漱干净,待会儿你还得开面侍妆,诸多小事数起来可不少,过来抓紧时间!
李氏看她还愣愣的没反应,在后面推她走过去,别待着呀,还要我帮你啊?
第一次被一众长辈盯着洗漱,茹宝有些不自在,因此速度便慢了下来,动作细致秀气,就怕她们觉得自己没洗干净,要是重头来可就不好了,虽然她不太懂,但也知道不是个好意头。
待小侄女洗漱干净,张氏往前院去看看吴全娘来了没,前几日和她说好了请她给茹宝开面的。
又等了有一刻钟,茹宝听到大伯母和扬奶奶的说笑声,二人声音渐近,不一会儿就来到屋里。
李氏拉着女儿坐到镜台前,方便扬婶施为。
扬氏接过赵家准备的开面线和开面粉,在茹宝额前、两鬓、嘴唇上方和眉毛上方都擦上一些,然后拿着开面线在有绒毛的地方反复绞夹,直到面部光洁干净,这才算是好了。
期间茹宝被扬奶奶的手法疼得忍不住嘶嘶出声,这和娘说好的不一样啊!她不说不疼呢么?
李氏也奇怪呢,有这么疼?,难道是时间隔得太久,她记错了?印象里也还好吧,怎么闺女一副嗷嗷叫的模样。
茹宝大大的杏眼里已经蕴起一层薄薄的水光,就这么看着她,您说呢?
扬氏被她这副表情给逗乐了,茹姐儿啊,你这是面太嫩,这才觉得有些受不住。不过也快了啊,就最后几下。
她说话算话,果然只最后绞了几下就彻底收尾。
见她收起动作,茹宝长长的舒出一口气,可算完成了。
这时王言芝递过来一条红色的湿巾子,让她擦擦脸,茹宝感激的朝大嫂笑笑,温热的巾子敷在脸上,感觉好受了许多。
开了面,接下来就得梳妆打扮,李氏拿起桌上的桃木梳,照着女儿乌黑浓密的头发自上而下: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儿孙满堂。
说着说着,语气却渐渐哽咽起来,今日之后,就再不能常见到女儿了。
茹宝听到也不由泛起一股酸意,想要回头看看娘,却又被她板住肩膀,不得转身。
李氏收收情绪,替她将一头秀发绾起,而后又插上精致的头面和钗环珠翠。
呀,奶的孙女可真好看!,孙氏看着茹宝这副模样,即使还没正式上妆,也显得秀丽明艳,尤其是那张小脸蛋,格外的水灵通透。
张氏附和:茹宝颜色是真的没话说,你大伯母还真没见过比你还俊的小娘子,才惊叹完又忍不住调笑她,可惜咯,如今就要成顾家的咯。
屋子里的人听她这话,一时都乐的笑出声,茹宝也是微勾嘴角,耳边悄悄染上一抹绯色。
头发梳好之后,接下来的妆容她没劳烦长辈们,自己拿着胭脂水粉描眉画佃,蛾眉皓齿一点朱唇,上了一层薄薄的胭脂,整个人不复之前的那种稚嫩,显得更加亮眼俏丽,还多了一抹悄悄的风情,眼波流转间俏意横生,真真是让人再移不开眼去。
新嫁娘的琐事颇多,等茹宝全部穿戴收拾好,大半个上午便没了。
这时院外的声音也更加热闹起来,村里要过来吃酒的基本上都到了,如今就等新郎过来。
顾家这边,顾卫风倒是恨不得穿上喜服后就马上过来,只是娘和奶奶总拦着他,说是还没到道长算的好时辰,再等等。这一等就等到快巳时中,待数挂鞭炮声同时响起,顾卫风跨上骏马,身后跟着他的四位好友傧相,旗锣伞扇,八抬大轿及钟鼓乐队,迎亲队伍数十人,一眼望去好不热闹。
这时村里其他未到赵家去吃酒的,便都在路边围着看热闹,顾家的喜事,若是能沾沾喜气也是好的。
由于队伍人多,顾卫风虽是心急,但也不好策马狂奔而去,只能拉着缰绳让白鹰踢踏着慢走,比步行到也快不了多少,因此等到了赵家门前,已经是一刻钟之后。
成亲之日女方有拦门的习惯,孟平孟安带领着一众堂哥表哥将院门捂的严严实实,顾卫风想看看里面的情形都不得法。只得按照他们的要求一一做了,而后又直说好话,费了有一盏茶时间才放他进门。
待终于进得门来,到了正厅,他朝上手的赵忠禄和李氏作揖喊人,并让人奉上带过来的礼品。
赵忠禄接过后并没看,只让孟平先收起来,而后带着他认人,除了老宅的,还有一些其他的亲戚都得认过一遍。对于这事,顾卫风很有耐心,毕竟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即使不常来往,怎么也得有个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