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芥菜丝保存时间长,能吃上一整个冬天,且芥菜丝口感爽脆,在干燥的冬日里头,十分爽口下饭,到时候凉拌也好,混了鸡蛋来炒也好,吃起来滋味都十分不错。
苏木蓝在前世现代社会时,便十分喜欢吃这种传统腌制的芥菜丝,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机会,便腌上了许多,准备慢慢来吃。
日子在忙碌中一天天的过,这天儿也一天天的见冷,等着冬小麦种上后不久,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霜,这天儿便是要入了冬。
入冬之后,地里头便算是彻底没有了农活。
各家各户开始拾掇着家里头晾晒好的各种粮食,把晒干的棒子剥了粒儿,花生剥了壳,黄豆滤滤渣该拿去卖钱的卖钱,榨油的榨油,算是为过冬过年做准备。
忙活完这些,便是要过年的新衣裳,预备着添过年的吃食什么的。
这会儿算是布庄、成衣铺和吃食铺子的旺季。
吴记生意也是十分不错。
而因为天气寒冷干燥,许多吃食存放起来更加容易的缘故,这吃食也能分批大量的做上一些。
譬如今天多做一些猫耳朵,不做奶香酥麻花,明天就多做一些奶香酥麻花,不必再做猫耳朵了,这样集中起来做的话,也更加省时省力一些。
也因为这个,苏木蓝今天得了大半日的空闲,带四个萝卜头去县城。
一来是临近冬日,趁着天儿还不冷,能够出去转转,带着孩子们去县城转转,买些孩子们喜欢的吃食玩意儿什么的。
二来,也是去县城买点布匹,给孩子们做过年的新衣裳。
这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事,是去趟衙门。
手里头现在已经有了银钱,这会儿也得了空来一趟,得把那新开荒的三亩地办了地契,往后也安心一些。
土地到底是最牢靠的东西,万一什么时候有了变故,生意不能做了,有了土地总归能保证最基础的温饱,确保生存。
第280章 朝廷新令
到了县城,第一时间是去衙门,早早的办完这个事儿,也能宽心的去逛街买东西。
到了衙门口,衙差询问苏木蓝一行人是有何事,在听闻苏木蓝是要下地契时,笑道,这位嫂子不必来衙门办这个事儿了。
这是为何?苏木蓝有些不解。
朝廷新令,减免税赋,又为鼓励开荒种田,要把田地都分了等级来定税赋,良田税赋高,赖点的田地税赋低,这样也免得大家伙都不愿意去开垦荒田,这会儿主簿大人带着人都在各个村忙活,在那定等级的。
衙差答道,这位嫂子你也回村子里头等着,等什么时候人到你们村子里头了,你再一并报了上去,也看你家新开荒的田要交哪种等级的税。
土地分等级纳税,不做一刀切,这个政策到是极为不错,也免得薄田却要交高税的情况发生,也算是因地制宜了。
看起来,自己在的这个时代,虽然摆脱不了封建社会这个体制,也存在许多的陋习,但许多政策倒也十分科学先进。
原来如此,多谢告知。苏木蓝笑着道了谢,领着孩子离了衙门口,去街上逛去了。
白水柳和白立夏从前到是来过县城的,只是记忆不深,白竹叶和白米豆是压根没有记忆,此时对县城的繁华和热闹,可谓是充满了好奇和赞叹。
四个萝卜头各自的一双眼睛,只觉得是忙也忙不过来了。
苏木蓝原本便心疼孩子,这段时日也觉得萝卜头们跟着没少做活,要好好犒劳,再加上现在手中也宽裕的很,只要是孩子们瞧上的的小东小西的,都尽数买下。
不过孩子们也是懂事知分寸,要也不要太贵的东西,且见买的差不多了,便都摇头说不要了。
苏木蓝倒也没勉强,只又给孩子们买了些竹球,糖人什么的,便去布庄选些布匹来买。
既是新年衣裳,这花色便往新鲜的选,现如今手头宽裕,苏木蓝也愿意给孩子们挑一些质地舒适,花色也好看一些的料子出来。
让铺子里头的掌柜的帮着给推荐了几样,最后定下来了布匹,苏木蓝又选了一些花线,购置了一些绣花用的绷子什么的,等小工具。
白竹叶喜欢针线活,也颇有天赋,这些东西,买回去让她先练练手,将来也有个一技之长可以傍身用。
至于绣花的样子什么的,苏木蓝从铺子里头挑选了几个图案简单的荷包,准备让白竹叶回去照着样子来学,比照完,荷包刚好也拿给孩子们用。
布庄的掌柜的,姓周,是个三十来岁的妇人,瞧见苏木蓝买绣花用的东西,又买了样式简单的荷包,便晓得这家里头是有一个初学者,笑了起来。
我们铺子里头也是收绣品的,往后若是绣好了东西,也是能拿到这里来卖,我这铺子在县城也是开了许多年了,价格给的绝对公道,只要东西好,价钱保准你满意。
上来就自己买图样的,估摸着是没有人带着学的。
第281章 找对了
但没有人带着学,却还能绣花的,估摸着这天赋是不错的,哪怕短时日内不成,往后估摸着也不差,左右不过是多说一句话的事儿,能揽点生意自然是好的。
周氏做生意多年,深知这个道理,这会儿也是十分热络。
成,若是以后有像样的绣品,就来周掌柜这里来问价钱。苏木蓝顺势应了一句,又挑选了些东西,让周掌柜给算了帐,打包好了东西,这才领着孩子们出去。
眼瞧着晌午,便在县城里头,寻了地儿来吃饭。
干净整齐的小餐馆,几样特色的拿手菜,滋味倒也不错,苏木蓝一行人逛了半日,也是腹中空空,把点的菜吃了个干干净净。
饭饱之后,惦记着下午还得忙活点吃食的事儿,苏木蓝也不多耽搁,只领着四个孩子往回走。
买的东西不少,一家人也有五个人,苏木蓝干脆包了个牛车,让赶车的把一家人都送到家门口去。
到家的时候,便瞧见吴卓远已是在那等着了。
吴掌柜今儿个怎么来的这样早?苏木蓝道,上午去了趟县城,这吃食还没做完的。
苏嫂子,我来不是来运吃食的,而是告诉苏嫂子个好事儿。吴卓远笑道,就上回我问苏嫂子要了些棒子粒儿当样子,说是到处寻一寻,看能不能寻着这样的棒子粒儿,还真是让我给寻着了。
寻着了?苏木蓝也是有些兴奋,在哪里寻到的?
说来也是凑巧,这几日有个十里镇的做香料生意的曹掌柜来,惦记着我咱们铺子里头的冰皮豆沙饼好吃,便总是跑来买,时间长便也熟悉了。
曹掌柜做香料生意,南来北往的,认识人多,我便问起来这棒子粒儿的事儿,还给了他一点儿,让他瞧一瞧,曹掌柜说这棒子粒儿眼熟,似乎在镇上见过,便说回去问问,等回头给我回信儿。
吴卓远道,刚刚那曹掌柜又来了,带了半袋子棒子粒儿来,我瞧了瞧,跟苏嫂子你给我的好像一模一样的,我就赶紧拿过来让苏嫂子瞧一瞧,若是真一样,我就赶紧回去给曹掌柜回个话。
说着话,吴卓远把那麻袋给撑开,让苏木蓝瞧。
苏木蓝抓了一把来看。
从色泽和个头上来说,的确是爆粒玉米没错。
不过,保险起见,还是要实际的试一试。
苏木蓝道,吴掌柜等上一小会儿,我试一试便能确定了。
说罢,急忙进了家门,将东西交给孩子们去归置,自己直接进了灶房里头。
吴卓远便在院子里头喝茶等着,不多久的功夫,听到灶房里头似乎有噼噼剥剥似是那些干柴烧着的时候,裂开的声音,有些诧异的睁大了眼睛。
紧接着,苏木蓝从灶房里头出来,手中拿着的小笸箩里头,是白花花的白米花。
不错,是这种棒子粒儿。苏木蓝端了笸箩,让吴卓远来尝。
吴卓远拈了一个塞进口中嚼了一嚼,咧嘴笑了起来,不错,是这个味儿,看来是找对了。
第282章 跑不掉(月票1500加更)
就是不知道,这棒子粒儿人家咋个卖?苏木蓝问。
曹掌柜说的是,一文钱两斤,跟平日里的棒子粒儿价钱一样。吴卓远道,曹掌柜还说,人家今年秋天刚收的棒子,量是不少,就看咱们要多少,要是要的多,价钱到是可以谈。
到是这量上头,我寻思着,不成的话先要上个四五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