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市场的开拓进展顺利,公司新产品在当地市场反响热烈,销量一度突破预期。林凡带领团队每日关注市场反馈,迅速调整策略,使得公司的产品更贴合当地需求。然而,这一切并非毫无波澜。冯阁老旧部的介入,使林凡意识到接下来必将是一场硬仗。
一天清晨,林凡正在办公室整理各地的销售数据,忽然接到市场部的紧急电话。
“林总,不好了,我们在泰国的产品刚刚上市,就出现了大量差评,怀疑有人在恶意刷评!”
林凡眉头一皱,迅速切入系统查看相关数据。他发现,几乎在短短数小时内,公司新产品的评价区内充斥着大量负面评论,内容多集中在产品质量低、售后服务差等无端指责上。
“安排人去调查,这批评价的来源,是否有异常。”林凡冷静地下达指令,同时联系了公关部门,要求他们立即准备应对方案。
几个小时后,市场部反馈回消息:那些差评确实是从多个不同的IP地址集中发布,且很多账户都是刚刚注册的新账号,明显是有组织的恶意攻击。
“果然是冯阁老的旧部不甘寂寞,居然用这种手段。”林凡冷笑,迅速制定了反击策略。他决定不立即公开回应,而是暗中布局,以稳妥应对这些恶意抹黑。
数日后,公司安排了一场产品发布会,以增强品牌的信誉和用户信任度。发布会的现场氛围热烈,吸引了众多媒体和用户的关注。林凡亲自上台,向观众展示产品的各项优势,并播放了一段来自真实用户的使用视频,展示了产品的高品质和客户的高度满意度。
“我们始终相信,产品的质量和客户的认可才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林凡在台上发言,语气坚定而真诚,“任何质疑和挑战,我们都欢迎,但唯独不能容忍的是恶意的抹黑与诽谤。”
发布会的效果立竿见影,不少观众和媒体对林凡的态度表示支持。在之后的采访中,林凡没有指明对手的身份,却巧妙地暗示了竞争对手的不正当手段,引得媒体和用户纷纷声援。
几天后,冯阁老的旧部意识到舆论压力上升,匆忙撤下了他们所安排的负面评价。然而,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的几周,林凡暗中安排团队深入市场,在销售渠道和合作商方面加大力度,甚至直接与冯阁老旧部的代理商展开谈判。通过提供更优惠的条件和更灵活的供货模式,林凡成功吸引了几家本来与对方合作密切的代理商,转而选择与公司合作。
“他们只会用卑劣手段,而我们则用真诚的服务来赢得客户。”林凡对团队说道,眼神中带着无比的坚定。
然而,冯阁老的旧部并不轻易认输。不久后,他们又采取了新的策略,以大规模的低价促销企图压制公司的市场份额,甚至开始抢夺公司的客户资源。林凡发现,这些低价促销的背后,似乎有巨额资金在支撑,显然是准备与自己打一场持久战。
这一次,林凡没有选择跟进低价策略,而是将重心转向产品的品牌塑造。他通过社交媒体和本地的广告宣传,打造产品的高端形象,使得公司的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中的“品质之选”。虽然销售速度稍缓,但产品的溢价空间反而增加了,利润并未受到影响。
然而,在林凡逐步稳住市场局势的同时,一条突如其来的消息再度打破了他的平静——公司的一个核心技术团队中的一名技术骨干被冯阁老旧部挖走。
“这个人掌握了我们部分重要技术信息,如果他泄露出去……”技术总监焦急地对林凡汇报。
林凡冷静地点了点头,随即联系了法务部,要求他们尽快评估可能的损失,并拟定保密协议的追责方案。同时,他还召开了临时会议,警告公司所有高层,强调保密和忠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