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流逝的飞快。
此时已经是绍兴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162年的六月十日。
临安城大内皇城,
此时天空阴雨绵绵,这场久违的大雨吹散了临安城内的闷热空气,带来了一丝凉爽。
经过几个月的调养,赵构的病情有所好转,但他也深感自己年纪大了,已经处理不了日益繁重的政务。
因此,赵构决定退位让贤,将皇位传给已经内定好的皇太子赵眘。
他已经同宫中内外各实权人物探讨过,大家也乐于见一位年轻皇帝能够励精图治,带领大宋北伐金国。
眼见时机已经成熟,这天早上,赵构将宰相陈康伯、参知政事王之辅,枢密使张浚,三衙禁军都指挥使杨存中等朝中重臣叫来议事。
还特意下旨让太子赵眘也来旁听。
自从赵眘被立为太子后,这样的朝廷小会都会让他旁听,从而为以后执政积攒经验。
而作为老实人的赵眘虽然听说过一些官家有意传位的谣言,但他对此嗤之以鼻,并没有在意。
毕竟如今官家虽说有病在身,但春秋正盛,谁好不容易当上皇帝,哪有随意放手的道理?
因此他接到旨意后,压根没多想,就着急忙慌的冒雨来到赵构平时居住的祥曦殿。
他擦了擦袍服衣角的雨水,缓步走进大殿内,一抬眼就发现一干主和派、主战派的大佬都到齐了,就差他一人。
见赵构和一干朝臣都似笑非笑的看着他,赵眘有些不好意思的弯腰施礼,
随后主动站到御案一旁的首角落里,低头拢着袖子,和之前一样仔细听众人商议国事。
却不想,低头的他并没有看到赵构轻咳两声道:“既然人都到齐了就开始吧。”
“如今朕已经年老体弱,为了江山社稷着想,朕深思熟虑后决定还是退位,将皇位传于皇太子赵眘,诸位臣公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