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营帐内只有归义军高层将领,小郎君这才开口道:“魏都统、各位都指挥使……。”
环顾着面色肃穆、神情紧张的一干将领,
李公佐一脸严肃的说道:“就在七日前,代表官家督视江淮军马、参谋军事的虞允文,在采石矶大败想要南渡的伪金大军主力,伪帝完颜亮率军逃往扬州。”
原来,完颜亮见金军主力无法在扬州渡江南下,就打算往西绕道至当涂或芜湖等地渡江南下。
却不想在这里恰好遇见奉叶义问之命,督视江淮军马、参谋军事的虞允文。
虞允文督军之时,把散处沿江各处,没有大将统辖的军队迅速统合起来,打算拒江而守。
他不仅补上军饷和绢布,鼓舞振奋了军心,还将分属不同番号,不同派系的士卒团结起来。
听闻金军主力十五万余人来犯,虞允文见形势危急,于是亲自督师,向当时军心散漫的宋军士卒演说道:“若金军成功渡江,你们又能逃往哪里?我军控制着大江,凭藉长江天险,为何不能于死里求生?何况朝廷养兵三十年,为什么诸位不能与敌血战以报效朝廷?”
这番演说将士卒感动欲泣,也成功把士兵团结起来,并大大振奋了军心。
他立刻命令步兵和剩余骑兵都整好队伍,沿江布阵。
又把江面上的宋军船只分为五队,一队在江中,两队停泊在东西两侧岸边,另外两队掩匿山后。
宋金两军交战,虞允文以一万八千人的兵力,与十五万金军主力决战于采石矶。
金军主将以为采石矶无兵,乘船登上近南岸,就见宋军列阵相待,当涂百姓也在远处山头上观战助威,旌旗飘扬十数里不绝。
金军主将大惊,欲退不能,只得前进。
长江上几百艘金军大船迎着江风,满载着金兵向南岸驶来。没有多少时间,金兵已经陆续登岸。
见到金军渡过长江,在南岸立足未稳,虞允文下令让先锋部将时俊率领步兵精锐半渡而击。
正当宋金两军在河岸滩涂上厮杀之时,正好有一批从光州(今河南潢川)逃回来的宋兵来到采石矶。
虞允文大喜,让带兵将领整好队伍,发给他们许多战旗和军鼓,从山后面摇动旗帜,敲着鼓绕到江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