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身前跪着的年轻人,一颗大大的脑袋上长了对大小眼,此人正是吴仁义的独子吴乾。
只听吴乾低头哭诉道:“汤郎君,您一定要救救家父,我吴家为汤相公鞍前马后操劳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名叫汤硕的青年来回渡着步,沉思了会儿,他对跪着的吴乾说道:“吴乾啊,你先起来吧。”
“你吴家的事就是我的事,现在我就去禀报阿郎,看看能不能让那临安知府网开一面。”
吴乾擦了擦脸上的泪痕,大喜的说道:“多谢汤郎君,您是我吴家的大恩人。”
“你也不要高兴的太早,听说吴朝奉牵扯到多起罪案里,至于临安知府卖不卖我家阿爹的面子,还是两说。”
吴乾当然知道寻人办事哪有不花钱的,连忙低声说道:“我懂!我懂!我来的时候已备了一份厚礼放在崔管家那了,区区家乡特产不成敬意。”
汤硕双眼一亮,这才满意的点头说道:“放心,只要我阿爹出面,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还劳烦您多费心,救救我父性命。”
“你这几天等我的好消息吧。”
说完,吴乾这才满心欢喜的起身告退。
而等吴乾退下后,锦服衙内汤硕这才迈着步子,去寻汤府崔管家。
从崔管家那知道,吴乾送来的一匣子金银财宝等“土特产”,
已经交到妻子颜青黛的手里,他这才满意的往前厅而去。
刚走进前厅侧门,就见现如今的大宋宰相汤思退坐在主位上,与几位朝中官员正在商议国事。
只见一位身穿紫色官服的户部侍郎田德昌,正在将近期户部接收各地解运来的税收、粮食等情况,详细汇报给汤思退。
田德昌揉了揉发酸的眼角,紧接着说道:“相爷,各路、州、府、军的税收比去年有所增加。但……”
他瞥了眼老神在在饮着茶的汤思退,还是说道:“只有明州知府兼沿海制置使庞高平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