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顾仪兰斜了谢淑柔一眼:有你在我相信。
谢淑柔是离开京城十里之后,才反应过来顾仪兰话里的意思。
你大嫂果然不是什么好人!她气哼哼的抱怨道:就会绕着弯的骂我。
你跟她说什么了?穆红裳好奇地问道。
也没什么,谢淑柔答道:就说北境传言,全北境的泼妇都在咱们地盘上。你这个平安公就是泼妇头子。
这也没错呀。穆红裳笑了:我可不就是泼妇头子嘛!谁想上我的地盘上来找人,都得掂量掂量,看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
没人有这个本事。谢淑柔也笑了:咱们那些娘子军,眼下在北境,算是威名赫赫。
第755章 昏君
没错,穆红裳的娘子军威名赫赫。不光是因为有她和慧明大师亲自训练,还因为她的娘子军装备其实不错。
谢淑柔许久之前交给顾仪兰的陌刀图纸,顾仪兰真的拐弯抹角的找孙先生交去了兵部,但这陌刀虽然造出来了,可制作成本极高,大规模装备不太现实。
第一批做出来的陌刀不过一百多柄,但花的银子,却足够做千柄上好的长矛,成本足足是长矛的十倍。因此做陌刀的尝试,被兵部尚书视为失败,他上了个总结奏疏给皇上,原原本本的汇报了这件事,然后将这批做出来的陌刀堆在兵部仓库了。
这事儿传到了北境,谢淑柔听了有些不甘心,她去找穆红裳商量了一下,想把那批陌刀要过来装备自己的女兵。穆红裳倒是知道求人的捷径,她一转头直接写信给了郑瑛,要那些陌刀。
小女朋友有要求,郑瑛办事简直不能更尽心尽力,因此没过多久,这批陌刀就从兵部仓库调出,当做普通军用物资补给了当初的平安候穆红裳。
穆红裳拿到刀之后,立刻给自己的女兵装备上了,然后她发现怎么不好用啊,好用着呢!这么长的刀,至少吓唬人没问题。
这几年间,穆红裳的小地盘发展得很快,正如她之前所言,任何走投无路的人都可以来这里寻一条生路,不仅限于女人。但话虽如此,但真正来她地盘上落脚的,大部分还都是女人,原因无他,因为安全。
在这里,无论是任何人,想要从穆红裳的地盘上带走她保护的女人,除非那女人自己愿意,否则绝不可能。
无论来人是丈夫、父母还是兄弟,无论来找人的自我认定他们对于这些女人有怎样的至高无上的处置权利,在穆红裳这里全无用处。
撒泼闹事,不好意思,打你出去不客气。若是报官找官府来干涉,可以呀,只不过以前的平安候,现在的平安公,背景硬的很,北境哪个官员的面子,她不愿意给,就不给。
泼妇穆红裳逐渐声名远扬,渐渐地,北境女人都知道,若有一日走投无路,去找平安公,在平安公的织造工坊里找个活干,能养活自己的。
这条后路,给了许多北境女人逃离家庭的勇气,比如那些备受歧视的戎狄混血儿,还有长期遭受丈夫暴力对待的女人们。忍到忍不下去的那天,还可以跑,可以逃离,可以去平安公的工坊干活,能活下去的。
穆红裳有底气养活这些女人,因为她有背景、有靠山、有头衔、有一点军事实力,而且还有钱。
没错,穆红裳很有钱,眼下燕州、幽州、朔州还有恒安大营的军装军鞋,有一半是她的工坊出产。安国公采购了这么多女儿工坊里生产的军备物资,当然不合规矩,自然会被人非议弹劾。
穆红裳被封公爵的两个月之内,皇上接连接了七八分弹劾安国公父女的奏疏,但昏君就像没看见似的,压根不管。
而北境的穆氏将军们才不管那些呢,对他们来说穆红裳地盘上的工坊出产的军装军鞋,质量好又便宜,干嘛不能买?再说了,这怎么能叫以权谋私?那些工坊只是开在穆红裳的地盘上而已,实际经营者不是信王妃嘛!
虽然几年过去,穆家人也早就看明白了,这个谢氏出身的信王妃,和信王其实没啥大关系。但名头就是名头,这工坊是信王妃开的,信王是未来太子,那就是约等于未来太子妃开的,再约等于朝廷官办的,没毛病!
官造物资,质量又好又便宜,还省了运输成本,不卖不是傻?
是的,信王妃约等于未来太子妃,眼下也不仅是穆家人如此认定,几乎半个朝廷的官员都这样想。在皇上的有意引导之下,郑瑛在朝中真是备受拥戴。
也不知有多少人盼着昏聩的皇上赶紧死了,将国家交到郑瑛手中,许多人真心实意的认定,郑瑛才是这个国家的救星,只有郑瑛上位,才能终结昏君乱政的局面。
只有郑瑛才能救社稷,大半朝臣都这样认定。仪王郑瑾早些年为了讨好昏君,做了多少助纣为虐的事,这些朝臣们心理都有数,仪王不合适,绝对不合适!他可是皇上最爱的儿子,和皇上十分相像,万一他上了位,又是个昏君可怎么办?
但是皇上呢依旧没有立储。因为他怕立了太子,他这个皇上对于权臣们来说彻底没用了,真的可以去死了。但皇上现在还不想死,因为税制改革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他这个昏君和蒋文斌这个佞臣,能多扛一天是一天。
没错!佞臣蒋文斌依旧在朝中蹦跶,在许多人眼里,他就像是个可恨的蟑螂,打不死的跳梁小丑。
五年里,蒋文斌三起三落,三次被英明的信王亲自参劾下狱,又三次被昏君一意孤行地捞了回来,到现在还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稳稳坐着。
都五年了啊!蒋文斌告倒了温妃娘娘的弟弟温承平,又熬倒了李相和他的死对头王知秀大人,但最该死的蒋尚书还是啥事都没有,依旧天天在昏君面前进谗言,推行他的那个什么税制改革。
还改?再改国家都要乱了啊!
昏君和佞臣眼下正跟贤明的信王爷坐在一起,商定下一步税制改革方向,短短五年,皇上迅速衰老,而蒋文斌也一样,不到五十的年纪,头发已经白了一大半。
小五,皇上抬头看了看坐在御书房一侧低头看奏疏的郑瑛,突然开口说道:朕打算过完年将小六封出去。
父皇,郑瑛无奈地叹了口气:您这样急着把六皇弟封出去,不怕他离京后,朝臣们立刻就架着儿臣逼宫,让您退位吗?
那就退吧,皇上一脸无所谓的模样:朕倒是无所谓。反正朕做太上皇,也还是能继续蹦跶着给朝臣们找些麻烦。你这个做儿子的又压不服朕,你是孝顺孩子,记得吗?
第756章 关于以后
但是这样一来,您可就没办法再护着蒋大人了。郑瑛无奈地捏了捏眉心。
那没事。皇上举起笔杆指了指一旁埋头干活的蒋文斌:你继位后第一条圣旨,就将他罢免下狱,先做个姿态出来,然后朕这个太上皇再找你闹。
父皇,您若不是皇上了,找儿臣闹又能有什么用?郑瑛叹口气:想也知道,到时朝议风向一定是要严惩蒋大人。兴许还会有朝臣为了让您不要继续对朝政指手画脚,提议将你送去行宫养老。
所以最终还是得靠你。皇上是真的一脸无所谓:朕觉得,朕能做到的,也就是这些了,你上位之后,只要抗住压力不要走回头路,咱们就不算输。至于蒋文斌罢免了捞不回来就算了,找个地方好好保护起来,别让人找到机会暗害他。他这几年被我们拖累得,头发都白了大半,早些告老也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