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倒想得开,穆红裳笑了:你可是信王妃,仪王动作那么大,你都不担心的吗?仪王若是胜了,你可是第一个倒霉的。
那你呢?谢淑柔忍不住取笑道:我怎么觉得你比我更有理由担心信王呀。
我相信他不会输,穆红裳很果断地答道:他答应过我的事,还从未食言过。
去!谢淑柔直接推了一把穆红裳的脑袋:少当着姐的面秀。拒绝狗粮。
第750章 土匪寨
穆红裳远在北境,朝堂上的事,她这个人微言轻的小侯爵也左右不了,只能远远看着罢了。
不过她对于郑瑛的信心,也不是没有道理,八月初,朝中又有消息传来,皇上下旨改革税制,取消了一部分免税条款。这一次改革力度不大,皇上十分谨慎,取消的那部分免税条款,主要针对于宗室和有爵位的勋贵,对于文武百官的利益触及不大。
虽然如此,皇上试探性的改革,还是引起了官员们的警觉,许多人上疏反对,朝局动荡不安。而这时候,风口浪尖上的户部尚书蒋文斌压力极大,许多官员将他视为惑乱君上的佞臣,税制改革的始作俑者,弹劾奏章如雪片一般飞向皇上的御案。
蒋文斌恨不得一天能被弹劾十次,但皇上就像是看不见似的,所有关于户部的奏疏,一律压着。
朝议纷纷,皇上置之不理,这时候,两位上朝议政的王爷就成了朝臣们的求助对象,信王府和仪王府每一日都有许多朝臣堵门拜访,只是两位王爷的态度显得都有些谨慎。
信王的态度,大家倒也能理解。蒋文斌毕竟以前是谢相一脉的官员,这两年当了尚书后,与谢相府上渐行渐远,但严格算起来,还能算是信王的人。
信王自己人找了这样大的麻烦,信王的立场自然是尴尬些,他态度谨慎大家也能理解。换了谁是信王,应当也不愿意掺和这趟浑水。
因此朝臣们主要求助对象,成了仪王,一时之间,仪王府门庭若市。
只是仪王的态度显得也有些谨慎,他并没有应允朝臣们什么,但却答应了要进宫,将朝臣们的意见当面转达给皇上。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仪王进宫一趟,态度倒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开始不遗余力地帮着皇上来平复朝议,他甚至在早朝时当众谴责信王郑瑛避事不作为,不能为皇上分忧。
而信王郑瑛这态度上的确是在避事没错,最热闹的两日,他干脆找皇上要了件京外的差事,离京办差去了,彻底躲得远远的。
郑瑛走了之后,皇上在御书房召见了蒋文斌。
还扛得住吗?皇上问道。
可以!蒋文斌点点头:趁着王爷离京,陛下抓紧时间下旨。
你可想好了。皇上盯着蒋文斌,好一阵子之后才回答:小六不傻,他不会一直帮你顶雷。他应当很快就反应过来,朕之前给他的暗示其实什么都不是。
想好了。蒋文斌点点头:大局为重。若是仪王反应过来,臣打算亲自出面,参奏温承平。就用当年秦凤路的陈年旧案。
你这样,可是绝了自己全部后路。皇上轻笑一声:小六绝不会饶了你。
臣一己之身,无足轻重。蒋文斌答道:只是此事最好还是瞒着信王爷。
嗯!皇上点点头:朕也是担心小五会忍不住出手护住你,这才好说歹说的劝他离京。朕为了哄他离开,都肯派他允他去北境了。
北境?蒋文斌一愣,不明就里的模样。但皇上很显然没有解释的意愿,只是揪着蒋文斌仔细商议,下一次税制改革的圣旨,步子要迈多大,尺度要如何把握。
一步步来吧。皇上最后重重叹了口气:开弓没有回头箭,朕这一辈子,若是能做成这一件事,也算是值了。
皇上!蒋文斌重重叩了个头:有您这样的明君,是社稷之福。
明君?皇上自嘲的苦笑一声:早就说过了,你就做好准备,和朕一同做一对遗臭万年的昏君佞臣吧!只是不知道朝臣们还能容忍朕,容忍你多久,所以你抓紧时间好好办差,能撑一日是一日。为了这税法改革,朕将自己和小六都舍出去了,若是不成,可就太亏了
皇上其实不需要这样急的。蒋文斌苦笑着,说了一句自己都不大相信的安慰话:您春秋正盛,改革慢慢来,来得及的。
不。皇上缓慢但却坚定地摇摇头:朕的态度必须激进,将群臣逼到极限。将来小五这个温和的改革派,才能更好的为朝臣们接受。朕要朝臣们主动拱他上位,主动接受他的改革方案。
一切都是规划好的,税制改革必须继续推行,他做不到,就让他的继承人来做。改革方案早已定下,甚至连今后几十年的实施细则都已经提前订好。
而大周税法改革的最终执行者,其实不是皇上本人,而是郑瑛。
其实小五最终也很难有好结果。皇上最后叹了口气,这样告诉蒋文斌:小五自己应当也是心里有数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朕和小五,都是栽树的而已。也正因如此,在有些事上,朕也不愿意逼小五太甚,睁一眼闭一眼吧。
这句话蒋文斌同样也没听懂。但下一任推行改革的皇帝,也很难有好结果,皇上的这个判断蒋文斌是认同的。
但事情总要有人去做呀。
京城朝局剧烈动荡的时候,穆红裳已经在自己的小地盘,修起了短短一截围墙,这让她那荒凉的小封地,更像是土匪寨一样。
你干嘛非要先修墙,同样把北境当家的谢淑柔很是不理解:咱们这地盘这么荒,戎狄人过来了也没什么好抢的。照我说,就该先想点赚钱的路子。
咱们那些女兵不是已经在开荒了嘛。穆红裳笑着答道。
咱们那些荒田,能有多少产出啊!谢淑柔答道:这都八月了,再过两个月,天就又冷了,能种什么呀!最多整整地。
所以我才急着修墙修房子呀,穆红裳笑着说道:总得让大家有个地方落脚。谢姐姐,之前我刚被封平安伯的时候,你曾经说过,兴许我能开个女屯。也许你是在开玩笑,但后来我认真想过,我想在北境开个女屯,这里的女人生存很艰难,我想为那些失去保护的女人提供安全的落脚处。
第751章 赚钱的营生
就像三娘,被我从戎狄人手下救出来,却差点被亲生父母逼死。穆红裳问道:我后来才知道,在北境这地方,女人面对的风险其实比男人高得多。伤害她们的兴许不是戎狄人,而是大周人,甚至于是自己的亲人。
其实在哪都一样。谢淑柔耸耸肩:京城也没好到哪去,本质上其实都一样,男人不会尊重女人,将女人看作私有财产、附庸以及拥有生育资源的掠夺对象。只不过京城那些读过书的老爷少爷,可能还会稍作遮掩,对女人的剥削、暴力和欺凌不会在明面上。不像北境这地方,家暴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