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力气不小,刚好撞在战马眼眶下面的位置上,战马疼得头一歪,横着挪了两步,距离的偏差刚好让第三人的刀擦着穆红裳的手臂滑了过去,没砍中。
虽然只有一招而已,但穆红裳真的暂时招架住了三名戎狄骑兵,这让她顿时信心大增,手中的长枪握得更稳当了几分。
这头一招,也将镇国将军吓得够呛,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没想到穆家的小姑娘,居然真的招架住了。而接下来的两三招之后,穆红裳的出招越来越顺畅,这让镇国将军的心放下来了一些些。
当然了,他依旧不敢放任穆红裳在沙场上拼杀,万一出点事,他赔不起。因此镇国将军长剑出手,直接上来帮忙了,不管怎样,先把攻进保护圈的戎狄人清理了再说。
一个胡子都白了的老头,再加个细瘦的少年人,这一对儿组合怎么看怎么好欺负,冲过来的戎狄人显然很知道柿子捡软的捏,一个个的都往镇国将军身边聚集。
因此这老爷子没凑上来帮忙还好,他来帮忙之后,穆红裳觉得自己压力更大了。
不过还好,大周军士虽然没有经验,但还算镇定能听懂指挥,因此混乱也只是一时,队形渐渐开始重整,那些冲破保护圈的戎狄人,这一下反倒麻烦了,身前身后都是大周军人,被包了饺子。
而此时城墙上的穆承德,看着已经开始逐渐恢复秩序的援军,微微点了点头,朝穆铁衣说道:你瞧,我说什么来着,不用慌,毕竟咦?
穆承德话说到一半突然噎住了,他凝神仔仔细细地往城下人群中看了几眼,又使劲揉了揉眼睛。穆铁衣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很快发现了到底是什么吸引了穆承德的视线。
穆铁衣瞪大眼睛,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喃喃开口说道:这穆家枪我应该没看错!是了!穆家枪,没错!是谁过来了?难不成
穆承德虽然镇守朔州多年没回家,但他也知道,城下这个,绝对不可能是他儿子。凌衣从小就像他,长手长脚,个头极高,而且穆承德知道他儿子凌衣断了腿,就算是凌衣吉人天相,将来能够痊愈,那也是将来的事,绝不可能短短几个月就能骑马打仗的。
城下这个使穆家枪法、中等身材的少年,到底是谁?穆家在北境的孩子有一个算一个,个头都很高,而除了穆家人,谁又会修习穆家枪?穆承德有些疑惑地微微皱起眉。
穆铁衣脸色发白,半天都没吭声。他从一开始就觉得,城下这名身穿皮甲的小将很像锦衣。但锦衣的遗体是他亲自从绝羽山找回来,又亲手火化的,他的小弟的确是没了,怎会出现在这里?
但万一真的是锦衣?万一当时他搞错了?穆铁衣心中不可遏制地出现了一些疯狂的念头,他转头就往城下跑,一边跑一边高声说道:我我去找青衣,他眼神最好,兴许兴许
穆铁衣一溜烟没了踪影,也就是半柱香的功夫,他连拖带拽地扯着穆青衣一起上了城墙,哥俩一起气喘吁吁,穆青衣一站定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在哪呢?哪里?
那边。穆铁衣指了指人群中一个方向:看见没,盾兵后面,那个跟老头在一起的。
看见了!看见了!穆青衣一脸激动:的确是穆家枪!没错!
青衣穆铁衣转头看着一脸激动的弟弟,有些小心翼翼地问道:你看是不是很像小弟?很像小弟对吧?
是很像。穆青衣扒着城墙,伸长脖子向下望,而此时,城下的穆红裳刚好将长枪戳向面前一名敌人。那是个个头极高的戎狄人,他被穆红裳戳中,肩膀上开了个巨大的血窟窿,但依靠穆红裳的力气,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将他挑下马的,反而让戎狄人抓住了枪柄,将她狠狠向前一拽。
第651章 软柿子组合
遥遥在城墙上观战的穆承德还有铁衣兄弟,当然发现了城下那个身形细瘦的小将出了纰漏,长枪几乎脱手。
穆铁衣也急得学着穆青衣的模样,扒着城墙垛口将脖子伸得长长的。
城下的穆红裳冷不防被人抓住枪杆向前拽,一不小心差点跌下马。但幸好穆红裳的看家本事不是穆家枪,她挨了慧明好几年的揍,旁的不说,反应速度还有灵活程度肯定要高出对面敌人一大截。
穆红裳立刻松了手,一只手支撑在赤影背上保持平衡,另一只手向腰间摸去。枪杆从她手中落下,一头还拎在对面戎狄人手中,而另一头向地下落去。穆红裳松了手,对面戎狄人当然也松了手,只是他有点倒霉,因为穆红裳的枪尖还戳在他肩膀上,枪杆当了自由落体,枪尖顺势上挑,反倒又让他的伤口向上开了个豁口。
而趁着这眨眼的功夫,穆红裳已经将腰间的长剑抽出来了,第一剑就朝戎狄人的咽喉削去。那戎狄骑兵别看块头大,反应倒也快,他向后微微一偏,接着举刀向穆红裳脑袋砍去。
穆红裳手中没了长枪,当然不可能用自己手中细薄的长剑来格挡戎狄人的马刀,她直接向旁边一歪,同时手腕一横,顺势朝着戎狄人持刀的那只手臂磕去。
穆红裳虽然力气不大,但位置找得很准,刚好是肘关节最脆弱的部位,这一下子磕得戎狄人整条手臂都又酸又麻,马刀几乎脱手。而穆红裳趁着这个机会翻起剑尖直接一剑扎进了戎狄人的胸口。
长剑是真的不适合马上作战,直来直去的长剑,不够长,也不像戎狄人特制的马刀,没那么沉重结实,不适宜劈砍,长剑最有效率的伤害方式是戳刺,但骑兵大多穿着护甲,就算穆红裳的剑再好,一下子扎透骑兵皮甲,也不能对对方立刻造成致命伤害,这也使得重伤的戎狄骑兵还有能力挣扎。
大约是临死前的绝望,让人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戎狄骑兵居然撒手丢掉了马刀,故技重施直接一手抓住了穆红裳的长剑,另一只手去拽穆红裳的肩膀,看样子是打算将穆红裳一起拉下马背,临死也要拖个垫背的。
穆红裳急急向后撤,但长剑太短,她与戎狄骑兵的距离太近,个头高大的戎狄骑兵手臂也长过她,她努力往后仰身体,还是被那人绝望挥舞的手臂抽到了太阳穴的位置。
这一下子打得很重,就算是穆红裳尽力顺着他的力道方向去躲,但也被打得太阳穴发麻,双眼冒金星,头盔甚至都直接飞出去了。
幸好他也只是垂死挣扎而已,一击之后,那人就像个装满稻草的破麻袋一样,软软地趴在马上,穆红裳的长枪依旧戳在他肩头,倒是帮着他支撑着没有落马。
这是穆红裳在战场上上杀的第一个人,但她没工夫想东想西,她甚至都来不及恶心,就赶紧伸手将自己的长枪拽了回来。失去长枪的支撑,戎狄骑兵尸体落马,很快就被周围的战马踩成了一团烂泥。
穆红裳头盔被打落,带来了一个直接恶果,那就是包围圈中那些孤注一掷的戎狄人,都发现了这个手持长枪的小将,其实是个小姑娘。更可悲的是,戎狄人中,也有人认出了穆红裳用得是穆家枪法。
穆家镇守北境多年,这么多年了,最前线的朔州、燕州和幽州一线,都是由穆家人亲自领军戍守,因此与穆氏将军对战过的戎狄人,实在不算少数。穆氏将军用枪,是几乎所有戎狄士兵都知道的事,那些经验丰富的戎狄将领,在战场上多次见过穆家人。
况且就在不就之前,这些围困朔州的戎狄人,还和守城的穆承信和穆铁衣真刀真枪地在战场上拼杀过,不知有多少戎狄人死在了穆铁衣的长枪之下,可以说穆氏将军的长枪,在戎狄人中也是威名赫赫。
穆红裳实在是有点不不走运。带头领着戎狄骑兵冲入保护圈的那名戎狄骑兵,是草原上有名的武士,是一个戎狄小部族首领的儿子,朔州围城之前,他和穆铁衣在战场遭遇过,因此对于穆氏枪法路数有一定的了解,其实很早就认出了,那个跟在老头身边的少年小将用的是穆家枪法。
他原本以为,那大约是哪位初上战场的穆家子弟,却万万没想到,居然是个漂亮的小姑娘。发现穆红裳是女孩子之后,那人顿时眼睛一亮。
大周很快重整了队伍,这让他们这些冲锋的骑兵,反倒陷入包围圈,若是不赶快想办法,恐怕都得被大周人灭干净。而这个用穆氏枪法的小姑娘,兴许就是他们冲出去的关键。
他立刻丢下了自己的对手,一边打马朝着穆红裳的方向靠近,一边高声朝着周围的戎狄人发出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