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倒是省事。皇上瞪了郑瑛一眼:想不出主意来,就知道问朕。蒋文斌,朕问你,你说穆家老夫人要支持你,她应承你什么了?说来朕听听。
穆老夫人打算明日抬着补缴的税银上朝。蒋文斌答道:当朝缴纳,做出合作的表率。
老五。皇上抬头向郑瑛望去:今日你出宫回去的时候,不论多晚,都去一趟安国公府。你亲自去。朕有一句话,你当面交代给穆老夫人,让她明天抬穆家一年的税银上朝,当朝上奏时要言明是税银,但,记住,只能说捐,不提补缴。
父皇可是要温水煮青蛙?郑瑛唇畔突然沁出一丝笑意:穆家带头捐了一年税银,那不如人人都捐。不需多捐,只需按照各家财产,核算出该缴税银,该补缴多少税,就捐多少。
就当是官员们带头纳了军赋吧。皇上面不改色地答道:朝廷正打仗呢。户部缺钱,官员们稍微分担一些亦不为过。捐款而已。原本打仗该加军赋,但念及今年年景一般,百姓辛苦,这军赋就由官员和勋贵们承担也不为过。平日里,一个个都拿着朝廷的俸禄,俸禄哪来的?还不是百姓税赋供养,此时有些许回报,替百姓承担一二,也是应该。又不是常常如此,偶尔一次而已,不是吗?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呀,蒋大人?
是是是。蒋文斌立刻点头如捣蒜:安国公府都带头捐了,其他人怎好看着不管。臣也捐,一年税银臣还是拿得出来的。
你明日就这样上奏。皇上目光灼灼地盯着蒋文斌:朕会将差事派给你。记住,重要的是趁此机会摸清底,谁家有多少田产、铺子,人丁,都得给朕摸清楚。今后税法改革的依据得提前准备好。眼下户部的黄册和鱼鳞册,还不知有多少猫腻,你须得赶紧理出来。
臣领旨。蒋文斌点点头。
都给我盯紧了。皇上又盯着郑瑛多嘱咐了一句:此次户部以捐赋为由,普查各家营收,若有人敢瞒报,严惩不贷。
儿臣明白。郑瑛笑着点点头:朝廷在打仗,若是有人为了少捐几个钱而隐匿财产,自然不可轻恕。
皇上在御书房里来来回回地踱步,片刻之后,又说了一句:安国公府带头捐税银,须得有人立刻响应才好。最好是宗室有人出来响应
父皇放心,郑瑛立刻答道:儿臣会响应。
不!不能是你!皇上一脸严肃地摇摇头:不光是捐税银这一件事,后续慢慢推进税法改革,要做的事多了。但你记住,所有与税法改革有关的事,你都不能站到明面上来支持。
父皇皇上的话,让郑瑛十分意:儿臣
这个坏人,就由朕来做吧。皇上转过身,朝蒋文斌点了点头:这样得罪群臣的事,一步一步推行下去,将来等朕百年后,想来他们也不会在史书上写什么好话。朕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早就看开了。这皇位,也不知还能坐几年,财税改革,朕能够挡在前面的一日,就不要让朕的儿子出头。他们还年轻,以后大周还要依仗他们,不能让他们失了群臣的信任。
皇上这几句话,让郑瑛喉咙发哽,鼻子发酸,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而蒋文斌则眼眶泛潮,含着眼泪朝皇上重重点头:是!
不过,蒋文斌,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皇上突然朝着蒋文斌露出豁达的笑容:朕与你,一个昏君,一个蛊惑昏君的佞臣,就等着遗臭万年吧!
第589章 点破
郑瑛和蒋文斌都跪下了,一脸郑重地向端坐在书案后的皇上叩头。
皇上,蒋文斌抬起头,一脸崇敬地开口说道:有此明君,是我大周社稷之幸,百姓之福。
别给朕戴高帽了。皇上摆了摆手:将来都要在史书中遗臭千秋了,谁还在乎这些。说回眼前的事,明日你该做什么,你心里应该有数了。至于老五你,一定要给朕沉住气。
谨遵父皇教诲。郑瑛低头应道。
陛下,蒋文斌又问道:依您看来,宗室之中谁站出来支持捐赋最合适?安国公府的亲家礼亲王府行吗?
礼亲王不好。皇上摇摇头:在宗室中地位其实不高。不过因为他是安国公府的亲家,所以才被封了亲王而已。
那贤亲王如何?郑瑛想了想,提出了另一个人选:他儿子可是戎狄驸马,眼下咱们和戎狄开战,他作为大周亲王,也该向朝廷表个忠心。
王爷的奏议颇有道理。蒋文斌连忙点头:另外,荣康郡王诬告斛律迎欢一案,在朝廷这边算是不了了之,但斛律迎欢咽不下这口气,前些日子还坚持要告荣康郡王诬告。但她不管告到哪个衙门,都没人愿意处理。三法司的官员都觉得这是夫妻家务事,不愿意多掺和,但此事依旧闹得沸沸扬扬。贤亲王一家若想要与戎狄人彻底撇清关系,也不是不行,只要他肯与朝廷合作。
贤亲王可以等一等。皇上摆摆手:这捐赋,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最终的目的是要让朝臣和勋贵们逐渐接受。朕的意思,不如眼下让贤亲王过得再难受些,等到第二次、第三次捐赋,朝臣们开始不满之后,再与贤亲王讲条件,让他站出来公开上奏支持捐赋。
如此更好。郑瑛点头:连续几轮捐赋,朝臣必有积怨。若是此时贤亲王站出来,矛盾焦点一部分会集中在他身上,我们在放出消息,说贤亲王为了撇清他一家与戎狄的关系,才主动捐税。是真是假不重要,理由站不站得住脚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给群臣一个靶子,让他们的怨愤有个发泄的渠道。
那皇上以为,这一次宗室中要谁来响应?陛下放心,不论哪家,臣连夜上门去说服。蒋文斌干脆放弃了自己出主意,直接问皇上比较快。
这头一次,自然是朕的儿女们最合适。皇上微微一笑:老四在行宫,小五和小六不能出这个头,但朕还有女儿们呢。朕看平阳就很合适,朕的长女,皇子公主们的大姐,平阳的夫君有爵位在身,驸马个性温和,喜好读书,在京中仕子中也颇有声望。朕看平阳夫妻两个来带这个头就很合适。
好!蒋文斌不管不顾地一口应下:臣出宫后连夜往平阳公主府,陛下放心,臣一定
不用你忙。皇上摆摆手,轻巧地扫了郑瑛一眼:要让平阳动,不过是小五一句话的事。你去废半日口舌,平阳还是得找她弟弟商量,要不要出这个面。绕这么个大圈子做什么?还不如让小五直接捎个信给她。
郑瑛微微一愣,接着忍不住自嘲一笑。他可真是自作聪明,有什么事能瞒得过父皇的眼睛呢?他的势力有哪些,谁有站在郑瑾的身旁,恐怕父皇早已心知肚明,只不过不肯说破,冷眼旁观,看着他与郑瑾折腾而已。
想到这些,郑瑛干脆坦然朝皇上点了点头,直接应道:父皇放心,明日早朝后,大皇姐一定会公开响应,主动捐税。
就交给你了。皇上像是早就等着郑瑛这句话:平阳站出来了,宁福必不愿意落后。
听皇上提到了宁福公主,郑瑛沉默了一瞬,像是在犹豫什么。皇上瞥了他一眼,开口问道:有话直说,朕恕你无罪。
父皇,郑瑛躬身答道:您之前提过,此次要趁着捐税彻查朝臣们的家产,若有藏匿严惩不贷。儿臣想,不如也趁此机会,将偷税和违规屯田的一起惩治了,杀鸡儆猴。
你寻到了谁的证据。皇上盯着郑瑛,眼神犀利:是不是老六那边的?这是好事,你原本无需特意跟朕请示。若是不相干的人,你拿到证据后,怕是早就组织人弹劾了。能让你如此谨慎的究竟是谁?
魏国舅。所涉金额巨大。郑瑛答道:因为是母后的娘家人,因此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皇上直接打断了郑瑛的话:难不成你还以为,朕会为了皇后,容忍她两个兄弟做蛀虫?但上疏的人不能是你,你找个合适的人来办。
郑瑛知道皇上为什么这样叮嘱他。魏皇后的两个兄弟遭了弹劾,魏皇后能看着不管吗?一定是会找皇上哭闹喊冤的。人若是郑瑛亲自弹劾,魏皇后一定会揪住这一点不放,想要将偷税这样的大事淡化成家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