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皇上有那么多孩子,但他最喜欢的一直都是宁福公主和郑瑾,这一双儿女,他和魏皇后的长女、长子,就连年纪尚幼的七皇子和四公主都越不过他们去。对这一点,魏皇后一直十分有信心。
但实际上,皇上会不会跟郑瑾计较呢?那谁也不知道
除了魏皇后,谁敢随随便便揣测上意呢?因此连郑瑾自己,其实都不像魏皇后这样有把握。
然而事已至此,郑瑾尽量弥补也就只能达到这个程度,至于其他的,也不是他能干涉的了。军资被劫一案,对上郑瑛,他又输了。这一次,郑瑾倒是没有任何不平,他清楚,他是输在自己手里。
用了何文茂是他识人不明,他也只能认。
自小接受精英教育的郑瑾,自然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然而他的母亲魏皇后,却不像他一样肯甘心服输。尤其是,魏皇后突然发现,不知不觉间,信王郑瑛,在朝中似乎越来越耀目,连续几次差事办得漂亮,眼下又得到了谢家的鼎力支持。
郑瑛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扳回劣势,甚至已经超过了她的亲生儿子郑瑾,牢牢占据了朝堂上的优势,这让魏皇后忍不住慌张了起来。
魏皇后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局面越来越倾向于郑瑛,因此在去替郑瑾说情后没两日,魏皇后将李相夫人宣进了宫。她打算,早些订下郑瑾和李云筝的婚事。
皇后娘娘亲口提了仪王和李云筝的婚事,李家自然没什么不愿意,李夫人当场就点头同意了,而李云筝自己,则更是惊喜不已。她太喜欢郑瑾了,只要能嫁给郑瑾,她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李云筝比谢淑柔稍小一点,今年也将满十八岁,大周朝的女孩子,这个年龄还没有订亲的其实不多。李云筝出身高门,长得又漂亮,其实一直以来,上门提亲的人很多,但不论是她自己还是李相夫妻,其实一直以来都没有放弃过要将她嫁入仪王府的希望。
这一次,真的能如愿了。
第563章 赐婚
婚事就这样很快被订了下来,李相夫人进宫拜见皇后的第二日,皇上就下了旨,给郑瑾和李云筝赐了婚。那一日起,仪王郑瑾开始和李云筝公开出双入对,他对李云筝也是细心温柔,百般呵护,就如之前对待谢淑柔一般。
旁人怎么看暂时不论,李云筝是真的觉得很幸福。她喜欢的人就在她身边,对她极好,这样的日子就好像做梦一样。
其实李云筝这样的女孩子,自小在世家大族长大,自然不会像是小门小户的姑娘一般天真。有些事她其实很清楚,郑瑾最终选了她做未婚妻,又对她如此温柔体贴,这无非是因为她的出身而已。
李云筝都明白,但她不愿意计较。对于李云筝来说,只要能跟郑瑾在一起,跟她喜欢的人在一起,那么有些事,她可以不计较。比如郑瑾的真心。
只要郑瑾说他是真心的,李云筝就愿意相信,她相信郑瑾对她所做的一切,都出于喜爱,就算是自欺欺人又怎样呢?她现在很幸福,李云筝觉得,这就足够了。
谢相得知后,冷笑一声,而谢常静,则一脸得意地朝妻子炫耀:我说什么来着,你就是妇人之见。那些温柔小意的表面功夫,也就是能哄骗你这种没见识的蠢妇。什么喜欢不喜欢的,你觉得仪王是真心喜爱咱们柔儿?那他定也是真心喜爱李家女。男人家娶妻,喜不喜欢哪里有这样重要。
谢大奶奶哑口无言,她涨红了一张脸,不知该怎样回应丈夫的嘲笑。郑瑾对待李云筝的态度,让谢大奶奶既寒心又愤怒,她之前对于郑瑾的期望太高了,因此眼下才如此失望,她甚至替女儿感到了一丝被背叛的侮辱。
怪不得柔儿一直都不喜欢仪王!谢大奶奶愤愤地想,原来女儿一直都是清醒的。
摆出这幅脸色给谁看。看到谢大奶奶如此愤怒难过,谢常静反倒哈哈笑起来:柔儿不用嫁给他不是好事吗?谁也没想到仪王和李家的婚事竟然这样快就订下来了,这样看来,柔儿也无需再呆在山上了,你也别坐着发呆了,赶紧张罗车马,将母亲和柔儿接回来。
谢大奶奶低低答应一声,站起来出去了,一边走,一边似乎还擦了擦眼睛。谢常静在她身后摇了摇头,颇有些嫌弃妻子的多愁善感。
皇上给仪王赐婚这样大的消息,安国公府自然也知道了。不过北境还有一大堆事值得操心,穆老夫人和夫人们显然都没那么多闲心关注仪王的婚事,当八卦听一耳朵也就算了。
只有穆红裳和顾仪兰姑嫂两个还挺关注的,私下里议论了几句。
听说仪王对李云筝也是极好的。顾仪兰撇撇嘴,难得露出这样不优雅的表情:我倒真是佩服他。难得他对着谁,都能保证始终如一。做派上始终如一。这样的人,真有点可怕。
谢姐姐说这个叫人设,穆红裳答道:幸好谢姐姐看得清,不会被他骗过去。不像李云筝。
李云筝未必看不清。顾仪兰摇摇头,有些感慨地叹了口气:仪王以前对谢淑柔怎样,她可都看在眼里。眼下这一切突然成了她的,我不信她想不到这是为什么。只是有时候需要将日子过得糊涂些罢了。仪王这样的人,又哪里有真心呢?若是计较起来,只能让自己更难过,那又何苦自找麻烦。
我却觉得大嫂说的不对。穆红裳一脸认真地摇摇头:这样自欺欺人又有什么意思。
穆红裳这话说得有些天真不知事,颇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味。但顾仪兰听了之后,不仅没有指正她,却反倒笑了。
这话放到你身上,自然很对!顾仪兰微笑着捏了捏穆红裳的鼻子:祖母宠你,不肯让你受半点委屈,将来给你选夫婿,自然也会是仔仔细细的挑个最好的,就算你嫁了人,咱们家也是你的依仗。所以你自然可以活得更骄傲些,你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是对的,我们家的姑娘,不需受任何委屈。
我听懂大嫂的话了。穆红裳眨了眨眼:我也知道,我这话说得偏激,我又不是李云筝,凭什么评断他人所为?是我不对。
不是你不对,你只是与她不同。顾仪兰摇摇头答道:就像你与我,与谢淑柔不同。有些事明知无法选择,不如找个借口蒙骗自己,让自己接受,也好活得轻松些。就好比谢淑柔,若是谢相真决定将她嫁给仪王,她能不嫁吗?最终还不是须得听家里的话认命。这种时候,找个借口安慰自己,总好过作茧自缚,自我折磨吧。
大嫂穆红裳紧紧盯着石桌一角,沉默了片刻之后才答道:我不知道若我是李云筝应当怎样。但现在的我,更加不愿意认命。我是个女孩子,大家都觉得我应该呆在家里,不能陪着爹爹和哥哥们上战场,也不能护送锦衣去北境。我听过话了,认过命了,但最终的结果又是什么呢?五哥的腿废了,锦衣再也回不来了
若还能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一定不会再认命!一定!一定不会再自欺欺人,忍着不安告诉自己一切都好!我不会!再也不会这样做。今后的事就算再难,我也不愿意再像之前一般自我安慰粉饰太平,就算是我做不到的事,我也要努力试一试。我要试一试我再也不想经历像今日这般的后悔。
红裳顾仪兰望着穆红裳亮闪闪的眼睛,张开嘴想说什么,却又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她最终微笑了起来,伸手握住了穆红裳的手,轻轻晃了晃。
不需要太多言语。这样无声的支持让穆红裳眼中翻涌的情绪渐渐平静了下来,她抬起头,用力反握住顾仪兰的手,朝她露出令人炫目的明亮笑容。
第564章 利益
同一时间,坐在信王府书房的顾大学士,将面前的一大叠写满字的纸重新折好,塞回了信封里,接着抬起头朝郑瑛点了点头:老臣知道了。臣亲自主持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