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皇上点点头:朕知道你指的是什么。这几日朝中确有传闻,直指戎狄奸细很可能出在兵部。
父皇圣明。郑瑛躬身继续说道:这流言从而何来,想必父皇早已心里有数。朝臣们这些勾心斗角的小伎俩,向来瞒不过父皇。
行了。皇上朝郑瑛摆摆手:省省你那些乖滑心思,你是朕的亲生儿子,别学着朝臣们阿谀奉承那一套,有话直说。
皇上如此不给面子,话说得甚至让人有些下不来台,但郑瑛的表情却一如既往地平静无波,毫无难堪之色。
他朝皇上拱了拱手,一本正经地答道:是!儿臣是想,朝中有流言,说兵部出了戎狄奸细,那不如就先找兵部官员问问。赵知良之前在兵部时,就出过类似的戎狄人越境抢掠事件,既然如此巧合,拘他来审一审也不为过。此其一。
其二,此次兵部军械和户部粮草一齐丢失,就算事情如蒋文斌所言,是有人意图掩盖什么,那也不能轻易确定就是户部那批粮草出了问题,兵部也得查一查才好,就当是洗脱嫌疑。
呵皇上轻笑一声:朕可还记得,蒋文斌说过,那批军械是他亲自经手,盯着人装车。他可是在朕面前拍了胸脯说毫无问题。你要查兵部,只拘赵知良,不将经手官员蒋文斌一同拘起来,恐怕说不过去吧?
一个一个来。郑瑛语气沉稳地答道:兵部堂官是有数的,都拿去刑部大牢拘起来,这兵部日常政务却也烦难。若是儿臣审过赵知良,没有问题,将他放出来之后再拘蒋文斌也不迟。
咳皇上轻咳一声,遮掩住自己差点崩掉的严肃表情。没看出来啊!这平日里做事一板一眼的老五,冒起坏水来还真是别具一格。
这摆明了就是冲着赵知良一个人去的,铁了心要拿人,道理一套一套,无理也要狡三分。
你自己看着办,皇上最后朝郑瑛摆了摆手:这案子朕派给了你,朕要的是结果,至于案子怎么办,那是你自己的事。不过小五,朕提醒你,自己决定的事,自己承担后果,别指望朕给你善后。
皇上是指什么,郑瑛心里明白得很。他知道,自己这两个理由在皇上这里能站得住脚,但在李相和郑瑾眼里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赵知良是李相的学生,也是郑瑾的人,若是整个兵部他只拘赵知良一人,那就真有几分针对郑瑾的意思了,必会引起仪王和皇后的强烈反弹。
而皇上,在这件事上,是绝对不会插手帮忙的,郑瑛只能靠自己摆平。
其实最安全、最简单的方案皇上已经提示过他了,那就是广撒网,将兵部官员一起拘起来三四个,包括赵知良、包括蒋文斌,甚至还可以包括孙尚书。
郑瑛也知道这是最省事的办法。但无奈,他眼下还真不能这样做。
第一,孙尚书这个靶子,还得在外头继续晃悠,吸引李相的注意力。
第二,明日孙尚书就要上奏书,要求在京畿征买粮草了。此事除了孙尚书和蒋文斌,郑瑛还真不放心交给别人,北境的粮草真的不能再耽误了。
第550章 钓鱼
赵知良万万没想到,满朝文武中,头一个知道安国公从北境捎来的鸽哨到底写了什么的,竟然是他。因为信王进宫面前皇上之后,一点都没耽搁,出来就直接带人去了赵知良府上,将他带去了刑部。
不过考虑到朝局,郑瑛也还是给郑瑾和李相留了三分面子,他拘审赵知良的理由用得比较中庸,说是关于军资被劫案,有些事需要核实,因此请兵部赵侍郎配合,详细说明情况。
因此抓赵知良的时候,郑瑛虽然带了不少人,但却并没有用拘审流程,没有押解,没有带锁链,他甚至还允许赵知良换上了官服,自己坐轿子,跟在他马车的后面,一齐去了刑部。
当然了,这些表面文章当然不是做给郑瑾和李相看的,给他们面子而已。这人一入刑部,表面功夫当然不需要做了,赵知良很快被剥去官服,上了枷锁,跪在堂前受审。
赵知良有些懵,他都不清楚信王为何变脸变得这样快,不过这人反应倒也算快,他从被剥去官服开始,就一直直着脖子喊冤,旁的话一句都没有,嘴严得像是蚌壳。
郑瑛也不着急,赵知良不说,他也不问,他只是将安国公从北境捎来的消息交给赵知良,让他仔细读过,接着就直接将人押去了天牢,说是让赵侍郎好好想想,是否真的无话可说。
安国公送来的消息当然很重要,不过这些消息都是能见光的,因此赵知良看到以后更懵了,他很疑惑,为何信王收到了消息之后,直接将他给抓起来了。按道理来说穆家六公子和温将军被杀,穆五公子失踪,这样的消息应当很难和他这个小小的兵部侍郎联系起来。
至于金翎卫那些幸存甲士都被保护起来了,赵知良觉得自己也不心虚,这些人都是现成的人证,能够证明事情是戎狄人做下的,难不成这其中有什么纰漏?露馅了?
但就算露馅了,这人也不是他赵知良指使的,怎么算,也算不到他头上来呀!
以上两条消息,赵知良想来想去都觉得挺有底气,唯一让他心里打鼓的就是,兵部的军械居然和户部粮草一齐丢失了。不过就算如此,赵知良也觉得和他关系不大,因为这批军械都是蒋文斌经手的,就算是要问责,也问不到他头上。
但信王偏偏就是将他押起来了,这让赵知良百思不得其解。而且信王一句都没问,只是将安国公捎来的消息给他看了看而已,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一晚,赵知良瞪着眼睛,望着刑部大牢的木栅栏,仔仔细细地琢磨着他之前读到的那些消息,他思来想去,想着想着,居然真的开始有几分心虚和慌张。难不成他是替谁背了黑锅?
兵部的军械也一齐丢了!这没道理!这批军械是蒋文斌亲自盯着装车的,赵知良与蒋文斌共事也不是一日两日了,自然对于蒋侍郎的做事风格十分了解。
赵知良清楚,蒋文斌不喜欢他,但赵知良并不在意。他其实很看不起蒋文斌这种只会埋头做事,不知变通的官员,在赵知良看来,这样的人一般都是给他人做嫁衣的命,前途有限,没有任何结交价值。
不过正因赵知良对蒋文斌认真仔细的做事风格有所了解,因此他也十分相信,蒋文斌经手的这批军械,不可能有任何问题。整整两百车军械,为何也会失踪呢?眼下整个大周都在严查私犯军械,这批打了官造印记的武器虽然很值钱,但就像是烫手山芋一样无法处理,根本没办法拿出来用,更不能买卖。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昂贵的武器其实就是废铁,普通人一旦被人发现使用官造军械,那就不是杀头这样简单了。
所以军械为什么也和那些假粮草一齐消失了?赵知良越想越觉得疑惑。
按道理来说,何文茂雇来的那些人是专门来处理假粮草,掩盖户部亏空的事实的,应当不会顺便将军械一起劫走。两百车军械一起运走,费时费力且无法处理善后,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不是顺便那难不成是故意?
何文茂若是刻意下令,让人一齐将军械劫走,这就耐人寻味了
他为何要做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难不成他早就想好了,万一有事,将事情都推到兵部头上?
但是不对啊就算何文茂打算让兵部背黑锅,怎样也轮不到他赵知良啊!孙尚书和亲自经手的蒋文斌才是最好的人选不是吗?可为什么偏偏是他被押解了。
难道孙尚书和蒋侍郎也进来了,但信王为了避免他们互通消息,所以单独羁押?
赵知良又害怕又疑惑,但最终决定先观望一阵子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