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红裳果然如穆老夫人吩咐的一般,亲自掌灯送郑瑛出门。她和郑瑛两人一前一后,安安静静的沿着幽暗的石板路,往安国公府侧门的方向走。
眼看着快到门口了,郑瑛突然停下了脚步,他回头看了一眼穆红裳,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了一句:记住有事直接吩咐极翎他们,别跟我客气。
嗯。穆红裳点点头:我知道的。
那我走了。郑瑛在黑暗的遮掩下,又恋恋不舍地多看了穆红裳两眼:你别送了。前面不远就是侧门,你家管事在门口等着,有人帮忙照明,回去吧。
穆红裳犹豫了一瞬,站在原地点了点头。郑瑛正打算往门口走的时候,穆红裳却突然开了口:殿下你
嗯?郑瑛又转回身,一脸询问地望着穆红裳,以为她还有什么事要拜托他。
我是想说穆红裳向前跨了一步,声音很小地说道:请你一切小心。李相、何文茂都是仪王的人,他们
别为我担心。郑瑛果断打断了穆红裳的话:而且这不是你该关心的事。你是穆家人。
但我还是希望你一切都好。穆红裳低声答道:顺顺利利的。
郑瑛偏过头,不去看穆红裳的脸,语气有些生硬地答道:我自然会顺顺利利。只要我能将你家里的事查得水落石出,在父皇面前自然可以压过郑瑾一头。什么都不重要,任凭他背后有多少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父皇的态度。
穆红裳抬起头,望着郑瑛的背影,最终没有再开口多说什么。
我先走了。郑瑛没有回头,他只丢下一句简单的告别,接着便大步迈向安国公府角门处。
穆红裳站在原地,看到等在角门附近的管事提着灯笼跑过来,将角门拉开了一条小缝,郑瑛很快从门缝处闪身出去了。
郑瑛出门的一瞬,还是忍不住回了头。距离远,天又黑,他其实已经看不清楚穆红裳的脸了。只能看到她提着灯笼的身影,就这样直直站在黑夜中,孤孤单单。
郑瑛离开安国公府的时候,其实已经过了三更天,然而这样的深夜,没睡的人多得是,比如顾大学士府里,顾正则和顾三爷父子俩。
这爷俩不光没睡,其实连晚饭都没吃,自打顾三爷一回家,父子俩就关在书房里商议眼下的局势。顾三爷从顾大学士口中得到所有信息之后,脸都是青的,他既慌张,又庆幸,幸好一切都不算晚,还有回转的余地。
账目上肯定没问题。顾三爷这样告诉顾大学士:我是度支主事,户部所有往来账目,都要经我的手。粮料相关事务,常平归我,但斛斗这一块,其实大部分都在仓部那里,两京仓廪廥积,计度东京粮料、百官禄粟厨料等是仓部核算之后,交账到我这里,我负责复核。
你们仓部司庾,你可了解?顾大学士问道。
我入户部后,换过一任司庾,眼下这位也算是户部的老人。顾三爷答道:以前是金部主事,管着赏给和百官俸禄库藏钱帛这一块,这差事轻松,权利却不小,算是美差。去年调去了仓部做司庾,平调,并非升迁,仓部的差事可不如金部轻松,我当时以为,是何文茂想往金部安插自己人,所以才将以前的金部主事调离。眼下看来
这司庾必是何文茂的亲信。顾大学士立刻下了判断:何文茂原本是林相的学生,林相把控户部多年,许多户部老人都是林系官员。在他之前的司庾呢?被调去了哪里?
发运。顾三爷立刻答道:管着御河漕运、商人飞钱、桥梁、三税,也是个不错的美差,比仓部司庾还强些。
以前这位司庾,八成是孙尚书的人。顾大学士想了想之后说道:否则何文茂做什么如此大费周章的调职布局。
这样看来,他早有预谋。顾三爷蹙起眉:否则为何不直接将自己人安插到发运,御河漕运、商人飞钱、桥梁、三税这几项油水十足,依我说,倒比仓部强些。
第537章 蝴蝶效应
不管他是不是早有预谋,你都很难摆脱干系。顾大学士的眉头几乎打成结:你毕竟是度支主事,别管他们在仓部做了多少手脚,账目总要从你这里核总。他们报了假账到你这里来,你没有看出问题来,就是你失职,皇上可不会听你那么多的借口和解释。
是。顾三爷显然压根就没想为自己分辨:因此眼下下一步该怎么办,才是最重要的。
明日我与你母亲去一趟安国公府。顾大学士说道:该怎么办,先同安国公府商议一下。事涉穆家,此次我们能得了消息,也全赖九姐儿回来通风报信,因此我们家的态度一定要明确,无论如何,全力支持安国公府查明真相。
说到这个,顾三爷抬起头,试探地问道:父亲,这次皇上可是派了信王彻查此事。您怎么看。
信王很合适。顾大学士答得斩钉截铁:至少比仪王合适。何文茂、李相,可都是仪王的人。
看到顾大学士如此态度,顾三爷心理有了几分底,他犹豫了片刻,还是将揣在心里许久的一件事说了出来,打算与父亲讨论一下。
父亲,顾三爷字斟句酌,一边说,一边小心地观察着顾大学士的脸色:前些日子我跟您提过,想给成儿请个好老师,指点一下他的学问。我原本想着,家中有父亲在,您就是咱们大周朝有名的鸿儒,也求不到旁人头上去,只是眼下朝局形势微妙,您怕是没那个闲心去看顾成儿。明年成儿要下场,眼下再拜师父也来不及,因此我想着,不如请个前几榜考中的,文章出众的年轻人来指点成儿一下。
顾大学士已经猜到了儿子想要说什么,他沉吟了片刻,思忖再三之后才问道:你想请谁来指点成儿?兵部乔文锦吗?
是。顾三爷点了点头:乔文锦探花出身,一笔好文章,朝中无人不知。
顾大学士没有第一时间回答。他闭上眼,靠在椅背上,像是睡着了似的,许久都没开口。顾三爷也是耐心,他并没有随意开口打扰父亲的思绪,而是坐在一旁安安静静地等着顾大学士的决定。
顾大学士沉默了许久,才哑声开口说道:老三,你可知道,这一步走出去,可就没有退路了。
父亲以为,我们眼下还有退路?顾三爷一脸认真地问道。
顾大学士不答,反而长长地叹了口气。
父亲,顾三爷沉默了一瞬之后,又问了另一个问题:事到如今,难不成您还觉得仪王会是合适的储位人选?
身为君王,当知人善任。顾大学士睁开眼,望着天花板,语气疲惫地答道。
既然如此,父亲您还有什么可犹豫的。顾三爷问道:信王是我们眼下唯一的选择,能对得起朝廷,也能保住我们顾家。
我知道。顾大学士点了点头:我本想再观望一阵子的,毕竟太子人选决定与国家未来息息相关,我本不想如此草率地做出选择。只可惜形势所迫。罢了既然如此,也没必要瞻前顾后。你先谨慎接触一下乔文锦,记住,眼下咱们还不能公开立场。
我知道的。顾三爷答道:何文茂毕竟是仪王的人,若是他知道了咱们顾家的选择,那他更会毫不犹豫地将我丢出去背黑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