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尚书的奏疏让皇上的脸色好转了一点点,但接下来皇上的反应,却有些意思。他对孙尚书提出的兵部牵头筹粮的建议不置可否,反而转头主动开口问了一旁的何文茂。
何文茂原本安静如鸡地与几位尚书站在一处,力求减小自己的存在感,然而没想到,就这样被皇上突然点了名。
何卿,你对此事有何建议?皇上对何文茂的态度十分温和:你可是个好当家人,任户部尚书以来,账面上漂漂亮亮,国库充盈,若不是恰好遇到北境接连天灾,我看在你的管理下,用不了多久,各地官库的米粮都要装不下了。
皇上朝何文茂说这几句话时,语气十分和缓,表面上听起来也是一片褒奖之意,但不知怎地,听起来就是让人觉得似乎有那么一丝丝的不对劲。顾大学士在朝上的时候,就觉得有些别扭。
之前顾大学士想不明白,到底别扭在哪里。因为何文茂这个户部尚书的确做的不错,皇上不止一次在朝上表扬过何文茂。
别看何文茂是六位六部尚书里资历最浅的一位,但是政绩的确十分出众,顾大学士之前甚至想过,首辅宰相的位置已经空悬许久,也不能长期这样凑合下去。兴许再过些日子,皇上就会任命新的首辅宰相。倒是无论是他还是谢相、李相、王大人这几人中的任何一人成为了首辅宰相,都会空出个一品重臣的缺。
顾大学士之前仔细想过,这一品的缺,还得补。纵观眼下朝中二品与三品的官员,最有优势的还是几位尚书大人。依照顾大学士对皇上的了解,皇上很可能要从六部尚书中选一位提拔上来。
而若是六位尚书相互比较,其实眼下最有优势的是两位,兵部孙尚书,还有户部何文茂。
孙尚书年资深,先后当过户部、兵部两个重要部门的尚书,他是王知秀的同榜,以前在林相手下做事,虽然政绩不出众,但也算妥帖周全,与林系官员的关系还算和谐。
而何文茂,林相的学生,暗地里又投靠了仪王,眼下又与李系官员交好,人脉上没问题。他任尚书的时日短些,这是他的劣势,但何文茂政绩出众,又曾任淳州府尹,有多年外任经历,履历丰富,这些巨大的优势,足以可以让皇上忽略他年资略浅的劣势。
顾大学士原本还觉得,自己与林相做得这桩交易十分合算。让三儿子进户部,跟着何文茂这一位前途无量的尚书干,自然能够仕途顺畅。168
然而眼下看来,他还是不够小心谨慎。这一次若不是孙女机灵,懂得回家来通风报信,他们整个顾家怕不是都得被何文茂这个禄蠹拖下水?
听了孙女的话,他才明白,为何在朝上时,皇上的那番话会让他觉得些许别扭。现在想来,皇上明明还在生着气,但对待何文茂的态度却又如此温和,因此才会让他觉得如此违和。
他顾正则从皇上一登基,就在御前办差,二十多年了,他从从五品枢密都承旨熬成了端明殿大学士,一直都是天子近臣,顾正则自认,朝臣中他应当是最了解皇上的人。正因如此,他才能感觉到,皇上对何文茂的态度,有那么一丝丝的不对劲。
顾大学士皱起眉,又仔细回忆了一下皇上说这话的时候,几位重臣的反应。片刻后,他唇角沁出一丝苦笑。谢相和李相今日在朝上都异常沉默,果然,这两人早已心里有数。
也就是王知秀和他顾正则被蒙在鼓里。枉他自诩谨慎,最终却成了最傻的那一个。
和林相的交易,终究还是他太急了,急功近利的结果就是差点把自己装进去。眼下看来,他顾正则最聪明的决定,就是将孙女嫁去了安国公府,若不是九姐儿在,他恐怕这次真的要被何文茂拖下水了。
来人。顾大学士沉声吩咐道:让人去户部给三爷递个信,跟他说,九姐儿回来了,惹得夫人心情不大好,让他今晚早些回来。
顾仪兰跑回娘家的事瞒不住,顾大学士也没打算瞒,因此干脆就又拿孙女当了由头。
虽然顾大学士派人去户部传了话,但顾三爷回来的还是挺晚。
顾家跑腿的小厮到了户部衙门,消息当然很快传开,不到半刻钟功夫,整个户部从官最大的何文茂到官最小的韩德年,人人都知道了。
顾三爷并没有任何怀疑,他只是觉得有点烦。而尚书何文茂,则特意凑过来关心了一下顾三爷的家事,在顾三爷感叹女儿不懂事的时候,他还跟着安慰了顾三爷几句,一副关心下属的好上司模样。
然而平时与顾三爷相处不错的侍郎谢常静,这一日倒是一反常态,对于顾家的事不闻不问,听到了也当没听到。
这一日户部其实挺忙,而侍郎谢常静,又说有事,早早告假回了家,何尚书也是早早不见了人影,因此顾三爷这个度支主事,又是很晚才从衙门回家。
顾三爷原本打算,先到外书房换个衣裳,再去后宅见母亲,然而没想到,一进书房的门,却发现平日里比他更加忙碌的父亲,正坐在书桌后等着他呢!
第532章 鸽哨
夜晚,穆红裳睡得不大安稳。虽然顾仪兰回娘家前特意交代过荷叶,让荷叶晚上给穆红裳熬一晚安神汤,但穆红裳喝了汤药,还是睡得不太安稳。
浑身扎满绷带的穆碧影也在穆红裳的卧室里。荷叶在床畔地上铺了一床锦被,碧影就躺在锦被上休息。它已经被洗刷得干干净净,伤口也已经都清理包扎。
荷叶给碧影包扎的时候,将伤口附近的毛都剃掉了,因为伤处实在是很多,因此现在的穆碧影简直丑的要命,满头满身都像是斑秃一样,露出一块又一块秃皮,坑坑洼洼。
穆碧影一路赶回家,爪子都磨秃了,真的也已经累坏了。它这几日食欲不大好,一直精神不振的模样,趴在穆红裳的床边,很少动弹。
穆红裳总是在床上翻身,她每动一次,窗畔的穆碧影都要睁开眼来看看,关心一下主人的状况。但它从不出声,就像是怕打扰穆红裳休息一样,连呼吸都轻轻的。
夜半三更,外头突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穆碧影蹭一下抬高了脑袋,警惕地向窗外望去。
院门很快被敲响,外头传来了守夜嬷嬷的声音:荷叶姑娘,菱角姑娘开门啊!
声音不大,但穆红裳立刻被惊醒了,她直接掀开了床帐,向外望去。看到主人醒了,穆碧影像是不高兴一样,龇着牙朝着外面发出低沉的呼呼咆哮,似乎在怨怪外头的人吵醒了穆红裳。
荷叶去应门了,她打开院门和外头的嬷嬷说了两句话,转身往回走。
什么事?穆红裳不放心,一边下床穿鞋,一边隔着窗子高声问道。
她话音刚落,去应门的荷叶就匆匆推门进来:小姐,北境的鸽哨到了。您交代过的,无论什么时辰,只要北境有消息,立刻回报给您。
衣裳。穆红裳立刻转身去抓衣架上的裙子:我去前院。
荷叶将手里的灯放在桌上,靠过来帮穆红裳换衣裳。她正忙着,菱角提着一盏灯笼进来了,她已经匆匆穿好了衣裳,准备陪穆红裳去前院。
穆红裳穿戴整齐之后,带着菱角急匆匆地踏着月光,向前院而去。然而她们刚刚出门还没走几步,就瞧见不远处一片灯火。穆红裳慢下脚步定睛一看,发现居然是披着斗篷、拄着拐杖的穆老夫人,带着翠云和翠柳,也正在往前院方向走。
祖母,穆红裳赶忙跑了几步,上去扶住了穆老夫人:您怎么起来了。
我不放心,穆老夫人拍了拍穆红裳的手:所以吩咐了他们,什么时候有消息,什么时候通知我。
穆红裳望着穆老夫人花白的头发,她没有劝穆老夫人回去休息,反而扶紧了祖母的手臂,支撑着她更快速度地往前院走去。
快到前院的时候,穆老夫人突然开了口:红裳啊,别怕,一切有祖母在。
不,穆红裳抬起脸,认真地望着穆老夫人的眼睛答道:这话应该是我说。祖母,您别怕,一切有我在。
穆老夫人停住脚步,就着月光和灯光,仔仔细细地望着孙女年轻娇嫩的脸庞,她伸出一只手,摸了摸穆红裳明显清瘦下去的脸颊,点了点头答道:好!好!祖母不怕,你也别怕,咱们两个互相撑着,什么样的大风大浪,咱们都能撑过去。小桃中文
穆老夫人的声音微微有些哽咽。她并不能确定,北境来的鸽哨,是否能够带来两个孙子的消息。她期盼着有消息,却又害怕这消息让她跌入更深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