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眼下的情况的确有些让人为难,皇上连续找借口坑了好几次金翎卫的将军,让他们调了不少甲士入北境,这些甲士对于北境大军来说,其实是杯水车薪,但几次被调兵的金翎卫的将军们还是有怨气的。眼下他们这样选押运人选,一则是向皇上表达怨气,给穆家摆脸色,二则也并不想继续损失手中的兵力。
金翎卫将军们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既然派去北境的押运队伍,总是肉包子打狗,去了就回不来,直接被补入北境行营,那这次就派些快退役的老兵,看你北境还是不是继续扣着人不放。
穆老夫人知道,去找皇上告状这条路是行不通了,她因此叹了口气,眉头紧锁:我们家里的护卫算起来也没多少,武师父加起来也不过二十来人,那就都派出去吧,这批军械粮草,一定不能出事,老大他们眼巴巴地在北境等着呢。
祖母,我去吧。一旁安静坐着的穆凌衣突然站了起来:我随着武师父们一同押运,您放心,一定平平安安的。
哼!穆老夫人脸一沉:然后你就不回来了是吗?你倒是会找机会顺杆爬。
祖母,穆凌衣立刻陪着笑脸说道:还有几个月我就满十八了。
你也知道还有几个月!穆老夫人口气很强硬地答道:穆家家训,未满十八,不可入营,我可不觉得武师父,还有你爹、你哥哥们能管住你!不许去!
祖母,穆凌衣一脸无奈地笑道:咱家里能够跑这一趟的人本就有限,能多一个人也是好的。我也快满十八了,这一趟也不是上战场,而是随队押运而已,您不要这样教条。我随着武师父们一同出门,也好学些远行的经验。
我教条?穆老夫人脸拉得长长的:那还不是因为你太不省心!你要是像你弟弟妹妹一样听话,跑这一趟也没什么,但你什么时候都是个一根筋的傻小子,你让我怎么放心?一撒出门你就给我溜没影了,你若真到了北境,我哪里还管得着你?
祖母,一旁安安静静听了半天的穆锦衣歪头想了想,开口说道:只是押运而已,应当走到北境附近就可以,大伯那边收到消息一定会派兵出来迎的,京里派去押运的队伍,应当过了绝羽山就行。绝羽山过去就是北境最靠南的恒安州。咱们北境守军在恒安不是有个训练营吗?五哥既然呆在家里不安心,不如让他去恒安大营,在那边受训,等几个月后再转去边关三州。
依照你五哥的性子,他肯听话倒好。穆老夫人果断摇头:若是你,我倒是放心。你平时虽看着更淘气些,但其实倒沉得住气。咱们家里,性格最冲动的孩子就是你五哥,我就怕他脑子一热,自己跑去边关三州,你伯父还有你大哥他们眼下可顾不着管他。
祖母,穆凌衣不服气的模样:您这样说话可不公道,锦衣成日惹祸,那一次不是我帮他善后?怎地到头来,您反倒说他比我沉得住气?我怎就如此让您不放心了?
你和你爹,脾气秉性真是一个样!穆老夫人一指穆四夫人:让你娘说说,是不是这么回事?你爹眼下在战场上是一员猛将,人人都说只要朔北将军在,朔州平安无虞。可他年轻时候,跟你一样样的冲动莽撞,幸好当年有你大伯父盯着,否则他哪里还有今日?
您放心吧,穆凌衣拍着胸脯保证:我不会做出格的事,就在恒安大营踏踏实实呆着参加营训,四个月后再出发去燕州还不成吗?
我不信。穆老夫人冷哼一声:今儿答应得好好的,明日就变了。谁知道你走到恒安会不会变了主意,直接转道去了燕州。
祖母,咱们家的武师父都跟着去,您有什么不放心的。穆凌衣干脆伸手一指坐在一旁的穆锦衣:不然您让锦衣也跟着去,让他盯着我入恒安大营,入了大营我是没办法随便离开的,您这还不放心吗?
胡说些什么。穆老夫人还没说话,穆四夫人先皱了眉:你弟弟还不到十六,他跟着去做什么?
家里的武师父都跟着,锦衣一起跟着出门历练也挺好的,穆凌衣说道:这么多人跟着,一路上还有师父们教,也算难得的经验。往北境去的一路,都是与金翎卫的军官和甲士们在一处,也好让人看看,我们安国公府连最小的公子都出门押运了,金翎卫那些将军们倒是还有什么理由继续给我们摆脸子?
老夫人别说,五公子性子虽然直了些,可脑子转的挺快。孙先生忍不住笑了:这次负责押运的金翎卫军官,是正五品步军都指挥使,镇国将军的亲信,五公子这次这主意,倒是出到点子上了。我们眼下最重要的,就是争取京中武官的同情,这样在接下来的朝议中,他们才能尽力支持我们。
还是不要了,安国公夫人立刻摇头:锦衣才不到十六,就算家里的武师父全都跟着,我也是不能放心的。
第476章 哀求
大伯母,我可以陪着五哥走一趟的。穆锦衣眨了眨他的杏核眼,稚气未脱的脸上浮起几分郑重之色:孙先生的话,我听明白了,祖母和大伯母放心,我和五哥一路上,会小心和那些金翎卫武官们打交道,尽量与他们处好关系。
穆老夫人眉头一皱:我还没答应呢,你做什么自说自话。
祖母,穆锦衣一脸认真地望着穆老夫人:五哥说得有道理的,我走这一趟,没有任何坏处。一则我可以和武师父们一同,送五哥入恒安大营,您也好放心些。二则也好要京中那些披着铠甲、拿着俸禄却闲闲无事的将军们也看看,我穆家与他们不同,我们心心念念的只有北境,为了北境,任何一个穆家男儿都可以拿起武器,走出家门。
不成。安国公夫人又摇头:锦衣,听大伯母的,不许去,你年纪太小了,大伯母不放心。
安国公夫人面露忧虑,而穆锦衣的亲娘穆三夫人坐在椅子上低着头,已经很久没说话了。安国公夫人因此推了自己的弟妹一把:三弟妹,你也管管,别由着孩子们的性子来。
穆三夫人这才抬起了头,脸上也带着几分担忧。她原本就是心思略重的个性,眼下小儿子提出要跟着金翎卫的甲士们一起往北境,她当然十分操心。
然而出乎安国公夫人的意料,穆三夫人抬起头,凝神盯着穆锦衣半晌,却开口说道:我说句实话四弟妹不要不高兴,我们家锦衣,人情方面是比凌衣要通达一些。
我有什么不高兴的,穆四夫人还是那副快人快语的模样:凌衣这憨直性子,有几分像我的。
这是好事。穆老夫人眼皮都不抬地答道:世家大族养出来的女孩子,性子就算再直率,肚里也总免不了有几分弯弯绕,不像你,父亲是武将,又去得早,家里人口简单,后宅里头那些腌臜你也没见过多少,这才养成了一派天真烂漫的性子。凌衣随你是好事,活得简单舒心些。
所以母亲,穆三夫人尽力掩饰了自己脸上的忧虑神色,转头去看穆老夫人:这一趟,就让锦衣也跟着走吧。武师父们都出门了,他在家里,做早课都没人盯着,与其让他在家偷懒,还不如跟着一起去历练历练。
三弟妹!安国公夫人皱起眉,一脸不赞同的模样:你可想好了?锦衣才多大啊!
大嫂,穆三夫人朝安国公夫人露出个带着几分忧郁地微笑:让锦衣去吧。家里的武师父和护卫们都跟着,还有他五哥照顾,我没什么不放心的。
穆老夫人和安国公夫人当然知道穆三夫人实际上是怎么想的。穆锦衣这么小就随军队押运军械粮草,她这个亲娘怎么可能放心?但她还是不顾安国公夫人的劝阻,同意了穆锦衣出门。
因为穆三夫人很清楚,眼下争取金翎卫武将们的支持,实在是太重要了。凌衣说的没错,锦衣跟着出门,的确是个好主意。努力去做,让那些金翎卫将军看在眼里,比上门去求人管用多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