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慕红裳 > -txt百度云(160)

-txt百度云(160)(2 / 2)

因此务实派的绲戎王坚持了十几日,也就妥协了。对于他来说,与其浪费时间为斛律迎欢争取一个理想的和亲对象,还不如多花些精力与大周官员细抠一下每年纳贡的细则,能省一些是一些,这涉及国家利益,更加重要。

斛律迎欢知道之后,又大闹了一场,甚至说出来了非郑瑛不嫁的话。她甚至找到机会,当着李相和礼部尚书闹腾了一场。然而李相态度光棍得很,他没搭理斛律迎欢,反而笑嘻嘻地朝绲戎王提出了建议。

李相说,既然斛律迎欢公主不愿意嫁给大周选定的和亲对象,那也不必过于勉强,由着她去就好了,既然不愿和亲,盟约签订后,随戎狄使团一同返回就好。想来戎狄大汗儿女众多,应当也有其他女儿愿意和亲长居京城,换一个公主来和亲不就行了吗?大周并不介意。等斛律公主返回之后,让可汗再选个公主送过来即可。

李相的话,让斛律迎欢彻底认清了现实。大周皇室的态度如此强硬,宁可换人,也不肯给她一丝希望。而绲戎王是绝对不可能带她会戎狄的,他甚至会帮着大周人逼迫她接受和亲。

斛律迎欢知道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到这一刻她才真正的承认,她真的高估了自己。她这个所谓的公主,在她父汗的眼里,在族人眼里、在大周人眼里,其实都那样的可有可无。

她并不重要,也并不高贵,她只是被自己的父亲质押在大周的人质,和谈的保障,仅此而已。

第418章 和亲

赐婚的圣旨在五月末,随着戎狄与大周签订的休战协议,一起昭告天下。

历时一年多的艰难谈判与博弈,大周与戎狄的和谈终于结束了。而戎狄公主斛律迎欢与大周荣康郡王的联姻,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两国和平的象征。

嗯,没错,两国。

天鹰部的可汗在开春之后,收复了两个小部族,势力扩张了一些,因此他很迫不及待地正式建国了,选了个让人难以理解的国号镕。斛律为镕国的王姓,因此戎狄公主斛律迎欢,现在已经是镕国公主斛律迎欢了。

只不过除了在正式签订的国书上,还没人习惯镕国这个称谓,不仅是大周人私下里还习惯将北境以北的广袤草原称为戎狄,甚至连镕国人自己,也都没有习惯这个奇妙的新称谓,他们依旧像大周人一样,将自己的家乡称为戎狄草原,将自己称为戎狄人。

因此镕国,至少在大周范围内,成了一个只会出现在官方文书中的奇妙存在,但不管怎样,这算是个大周的新盟国,不称臣,但是纳贡的那种。

因为镕国不肯低头称臣,因此纳贡当然在官方文书里头,有了个好听的名目,叫做营建资。

这个所谓的营建资,名目上是付给北境的,条款写得很清楚,戎狄出钱,资助北境边关扩建城市,为以后开关通商做准备。然而实际上,不管是大周人还是戎狄人都清楚,和平是暂时的,两国迟早还得打起来,所谓开关通商,那就是个笑话。

镕国花钱买暂时的和平,腾出精力来统一草原,而大周则趁机养精蓄锐,为将来的大战做准备。

表面上看,是戎狄人吃亏了,每年需要给大周交钱,才能换来和平。然而实际上,绲戎王对于这最后的和平条款还挺满意的。

原因很简单,其一,其实包括绲戎王在内的所有戎狄人都很有自信,他们认为,大汗一定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统一草原。等统一之后,停战协议自然就没有什么存在必要了,戎狄铁蹄必会踏平大周。因此他们花钱买和平,其实也买不了几年。

其二,大周想要趁着和平养精蓄锐,那是不可能的!停战协议的确是签了,可北境的战事却没有休止。那些不肯归顺的小部族要去袭扰大周边界,可不关他们镕国的事。

对于戎狄人的想法,大周这边自然也是心知肚明。这哪里瞒得住。镇守在北境的安国公早就发现了,这一年北境边关甚至比往年更不安稳,跨越边界的戎狄骑兵源源不绝,和谈成功之后,北境边关的压力又陡然增大了。

这是因为镕国军队正在有意识地将不肯归顺的小部族,驱赶到大周边境附近,并不断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一旦他们越境,镕国就能逼迫大周守军与他们合作,对这些不肯顺服的反叛者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势。

这是实打实的阳谋,安国公心知肚明,却不得不依照镕国可汗的心意,在战场上帮助镕国军队。他是镇守北境的将军,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让戎狄人越境。第一文学

因此大周和镕国的停战协议虽然已经签署,然而所有人都明白,北境的和平依然遥遥无期。

安国公每隔几日就有一封奏疏送到京城,皇上自然对北境形势十分明晰。他的处置也很果断,与镕国的国书签订之后,皇上第二日就下了旨,要求将每年镕国纳贡的金银物资,全部交由北境经略使府调度,充作北境军资,不必上缴国库。

皇上下旨之前并没有提前与几位忠臣商议,因此圣旨一下,满朝哗然,户部尚书何文茂脸都快青了,谢相、李相、顾大学士还有王大人的脸色虽不算太难看,但也好不到哪去。

只有兵部孙尚书和幽州将军穆承信看起来挺高兴,每年多了一笔钱,兵部和北境的压力都有所减轻,穆承信立刻盘算着,再返回北境之前争取再上一道申请增兵的诏书。

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钱多了点,自然可以再养些兵。

不过谁也没想到,穆承信走得急,这道奏疏,最终也没来得及上。

穆承信为了与戎狄人的和谈,在京中滞留一年多,眼下北境压力颇重,他其实早就盘算着尽快赶回去,好减轻一些兄弟和子侄们身上的压力了。

因此穆承信原本都计划好了,五月末国书签订,再在京中呆半个月,六月中旬返回北境。因为六月十三日是个大日子,他唯一的小侄女穆红裳要及笄了,这可是个大日子,因此穆三老爷想留在京中,参加侄女的及笄礼。

然而谁也没想到,北境经略使穆承芳的病,在此时恶化了。

穆承芳已经缠绵病榻将近三个月,原本经过御医和安国公府派去的老大夫的照顾,已经大有起色,在燕州守着弟弟三个月的安国公因此放了些心。

然而此时,在关外巡防的斥候营发现,有戎狄骑兵正在幽州附近集结,数目极大,这些骑兵居然还带着攻城用的冲车和云梯,看样子像是要攻城。安国公不放心独自镇守幽州的穆铁衣和穆驰衣,又瞧着二弟的身体渐渐好转,因此出发去了幽州组织布防,准备迎敌。

然而没想到,这一次其实是两个不肯归顺镕国的小部族联合起来越境侵略大周边境,他们在燕门关附近,也埋伏了不少兵马。

每一座边关重镇都游走着不少外族暗探,包括燕门关也是一样。情报战,从来都是战争中密不可分的重要部分。安国公刚刚离开燕门关,燕州的戎狄暗探就想尽办法将消息传了出去,埋伏在燕门关附近的戎狄人,算好了时机开始攻打燕门关。

而差不多同一时间,幽州附近的集结戎狄人,也开始攻打幽州城,只不过他们是佯攻,阵仗搞得极大,但却未尽全力,他们的目的只是要牵制住幽州守军,更重要的是牵制住安国公,不让他回燕门关去。

第419章 穆承芳

当然了,燕门关的守军也并不止穆家人,两边的战斗迅速打响,校尉和参将领了军令出城迎敌,而病重的穆承芳,则拖着病体坐镇指挥。

这一仗整整打了五日,穆承芳就在燕门关城楼指挥部的沙盘处坐了整整五日,一条条军令就是从这里发出去,由传信官传达给阵前迎敌的将士们。在经验丰富的名将穆承芳的指挥下,大周守军大获全胜,来进攻的小部族损失了近一半兵力,不得不退回草原,而燕门关守军却伤亡极少。然而几日殚精竭虑连续指挥作战,让穆承芳的身体迅速垮了,几个月的调养近乎白费,他病得比之前还重。

恋耽美

最新小说: 翻垃圾造就人生巅峰[无限] 快穿,绑定生子系统后被男主娇宠 重生后暴富,我成为亿万富婆 天灾末世,我囤千亿物资带崽躺赢 交易:开局一间小破超市 【多篇】看简介 哑巴美人 扑倒腹黑男 永不结痂的伤 重生皇女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