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慕红裳 > -txt百度云(152)

-txt百度云(152)(1 / 2)

听了穆征衣的话,穆铁衣的脸色也是微微一黯,但他很快打起精神来,语气轻快地说道:三月补充入北境的一万甲士已经训练完毕,全部都补入骑兵营,幽州的压力轻了许多,大哥是不相信我和三弟吗?

我不是不信你们。穆征衣轻声说道:但北境的情形你们都心理有数。一万人远远不够

大哥真能瞎操心。穆铁衣硬着头皮又安慰了一句:戎狄那边现在内乱呢!天鹰部想要将戎狄十九部全部收服,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他们顾不上我们的。只要天鹰部不动,那就不可能起大战事,小规模边境摩擦,我和驰衣能应付的。

是啊!穆征衣轻轻一叹:眼下还不算难,更难的,还在后头。

第396章 输家

穆征衣的话没错,眼下不算难,更难的,还在后头。

就在北境的穆征衣愧疚无法回京陪伴妻子的时候,京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导致朝堂风云变幻。

这件大事说起来穆家也有些心理准备,那就是林相真的乞骸骨告老还乡了。虽然比顾仪兰记忆中的时间晚了将近一个月,但身体衰败的林相,还是如顾仪兰记忆中的一样,最终撑不住了。

林相告老之前,积极为自己这一脉政治势力布局,朝中几派摩擦剧烈。然而赶在与戎狄人谈判这个节骨眼上,大家都明白,皇上是绝容不下他们在此时闹大动静的,因此林相、谢相、李相、顾大学士还有王大人都还算是节制,几次交锋下来,最终达成了比较微妙的制衡结果。

这其中自然有人满意有人吃亏。那个吃亏的,就是李相。

一则为了瓜分兵部势力,其余几位当朝一品达成临时同盟,共同打压李系以求更大政治利益。

二则眼下与戎狄的和谈主要是由李相在主持,牵制了他大部分的精力。孰重孰轻李相分得清,他知道,党争上暂时吃了亏也没关系。只要他还是右相,等他缓过气来仔细谋划,总有一天可以翻盘。

可是与戎狄人的谈判若是出了问题,那他就真的没救了。皇上绝对容不下他在这样的大事上出错漏。反过来说,若是他能将这件差事办得漂亮,能让和谈结果极合皇上的心意,绝对能成为大功一件。如此漂亮的政绩,也足够让他谋取更大的政治利益。

因此在于同僚争利和办正事这个选择面前,李相毫不犹豫地选择全力应对与戎狄人的和谈。

正因为李相并没有过多挣扎,因此几派几经摩擦之后,很快达成了一致。

最终的结果其一:顾大学士和林相联合出面,保举户部孙尚书调任兵部尚书。

最终结果其二:王大人和谢相共同出面保举翰林院承旨何文茂任户部尚书。

最终结果其三:林相和何文茂保举谢相的儿子谢常静任户部侍郎。

其实皇上收到这三封保举奏疏的时候,一声冷笑,双眸泛出寒光。但他在御书房里关了两日,仔细考虑了许久之后,最终还是下诏同意了。

毕竟这是个相对合理的制衡方案。调任兵部的孙尚书是王知秀的朋友,而兵部一位侍郎是谢相的人,另有两位侍郎还是李相的亲信。六位主事中,两位主事是林相的人,一位主事是顾大学士的学生。

目前兵部还有一位侍郎、一位主事的缺,不过眼下已经无关紧要。

至于户部,尚书何文茂是林相亲信,作为交换,他同意让顾大学士和谢相的儿子同时入户部。

眼下看起来,虽然林相还是牢牢握住了户部尚书,但其实这一局最大的赢家是谢相。

至于王大人和顾大学士,对于这样的结果也没太大不满。顾大学士的儿子虽然眼下看起来比谢家谢常静吃亏一些,一个六品主事,一个五品侍郎,晚了一步。

但顾三爷可是度支主事,人人都心知肚明,这一步,顾三爷很快就会赶上来。

圣旨一下,林相很快就上疏申请告老还乡,这个结果虽然并不能让他十分满意,却也能接受。况且,他的身体也实在是撑不住了,不接受也没办法。

皇上那边只是象征性的挽留了一下下林相,就很痛快的同意了。他表面上给足了林相面子,还特地给林相赐了个荣衔,赏金百两,但却十分微妙地下旨让宵金卫护送林相还乡。

宵金卫统领俞诚期亲自到林相家里宣旨,笑眯眯地告诉他,京里冬日太冷,皇上心疼林相年迈,怕他身子撑不住,特意叮嘱宵金卫的侍卫们,要早些护送林相动身才好。

林相对这个结果一点都不意外,非常平静地接了旨,接着就在一个月之内,启程还乡了。与林相一起离开的,也他自己的几位妻妾而已,林二爷这个京官当然是不会跟着走的。

从这一日起,表面上京中林府真正做主的人,就不再是林相了,而是林二爷。但实际上,林氏一族还是得听从林相的安排,毕竟,林二爷可没什么本钱让林相那些野心勃勃的学生听话。

一切尘埃落定,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结果,包括这一局的输家李相。但李相很显然十分想得开,一局输赢并不能决定最终胜负,眼下朝局形势与一年前又有不同。林相告老还乡了,首辅宰相的位置空悬,他真正盯着的其实是那个位置。

所以暂时的输赢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终他能不能战胜别人,登上首辅宰相的位置。从这个角度来说,要定胜负,还早得很呢!圣上亲自颁布御制,任命新的首辅的那一日,才是真正的尘埃落定。

居右相之位多年的李相很显然也不能算是个庸人,活得还是挺通透的,因此结局已定,他就不再回头遗憾,而是一门心思地往前看。然而李系一脉,却不是任何人都能向他一样轻易接受这样惨败的结果。

皇上调任孙尚书去兵部的那一日,朝中最失望的人其实不是李相,而是中奉大夫温承平。温承平原以为,有李相和仪王的支持,还有宫里的温妃娘娘帮忙斡旋,他这次一定可以谋得兵部尚书之位,然而没想到,皇上居然调了户部孙尚书入兵部。

温承平自然十分恼恨,他表面上并不敢表现出什么,但私下里却忍不住怨怪自己的恩师李相没有积极帮忙争取,也怨怪孙尚书已经是二品尚书了,居然不好好呆在他户部,反而跑到兵部来占地方。

当然了,温承平不是看不清形势的人,因此他眼下最恨的其实是顾大学士和谢相,他很清楚,眼下这个局面,是谢相和顾大学士通力合作的结果,林相虽是主导,但最终的棋子却要谢相和顾大学士合作帮忙落下,这两人才是真的得了大便宜呢!

第397章 有用的人

不过温承平就算是再怨天尤人,也不敢怨到仪王头上。他甚至还很有同理心地觉得,仪王和他一样吃亏了,都被谢相和顾大学士这两个老狐狸给坑了。在这次党争中,仪王居然没有得到半分利益,插手兵部算是失败了,这是吃了大亏啊!

他的想法,自然也传递给了宫中的温妃娘娘。而温妃没过几日,就找了个借口凑去皇后娘娘身旁,一通哭诉,话里话外都是在心疼仪王。

魏皇后被她忽悠得又有些心神不定,赶忙找了自己儿子进宫商议。然而仪王一听魏皇后的话就笑了早就与母后说过,温妃的话,过耳即可,没必要入心。

但本宫觉得温妃说得有理啊,魏皇后还是眉头紧蹙,忧心忡忡的模样老五可是抓住时机在兵部安插进了乔文锦。这一局李相输得惨,咱们在朝中的布局可是已经被打乱了。

本王的朝中布局也是她一个无宠嫔妃好妄议的?仪王郑瑾笑着摇摇头她懂什么,又怎知本王有哪些布局。她所知的,只不过是他们温家在这一局中没得到便宜罢了。

可李相是咱们的人,他这一局是真的输了。魏皇后叹了口气。

母后,郑瑾脸上挂着一如既往温和的笑容,开始十分熟练的哄魏皇后儿臣知道您着急。但朝局又不是下棋,怎能以一时输赢简而论之。且照儿臣看来,这一局李相其实并未输。朝中风吹草动,母后以为能瞒过父皇的眼睛吗?

最新小说: 位面掮客 前男友研究报告 两块石头 危险沉沦 橘络 不可自拔 择良婿 迟到的半句再见 高门贵女日常(穿书) 她声动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