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慕红裳 > -txt百度云(120)

-txt百度云(120)(1 / 2)

父亲,谢常静开口就是一句与之前话题完全不相干的话:今日是元宵节。

嗯。谢相点点头:崔文举的案子不能再拖了。年后皇上必然要找三台要结果,况且再拖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了。

是啊,谢常静也点点头:不过父亲,顾大学士那边

这是喜事,谢相的胡子微微一翘:我们既然已经得了消息,也别装作不知,以免失了礼数。夫人,记得明日备一份贺仪送去顾大学士府上。

这个简单,谢夫茹点头:只是老爷,两家眼下只是议亲,官媒还未上门提亲,离过订礼还早着呢,这贺仪的帖子可怎么写啊。

怎么写?谢相呵呵笑起来:什么都不写。顾大学士收到这份贺仪,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

父亲是想等着顾大学士主动上门?谢常静问道。

顾家与安国公府成了姻亲又怎样?有林相和李相在,顾大学士向往兵部伸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谢相答道:与我们结盟是他目前最好的选择,这对我们来也是好事。

是。谢常静点点头:我想顾府九姐和安国公府大公子的婚事应当会办的很急。兴许这几日安国公府就要遣官媒上门正式议亲,到时朝中就都知道了。

这顾大学士果然是一等一的精明人物,谢相唇畔沁出一丝笑意,似是带着几分讥讽:将儿子放在宁陵,给林五爷的生意铺路,林相私底下还不一定应许了他什么呢!眼下孙女又要嫁去安国公府,呵不过若不是刚好出了崔文举的案子,兵部要有大变故,这老家伙兴许还没那么容易应下安国公府的亲事。

这倒是,谢常静同意地点点头:顾大学士一向谨慎。

而且安国公府对他来,其实也不算是一门理想的姻亲,谢相放下茶杯,笑着道:这姑娘嫁去安国公府,可与嫁去旁人家不同。瞧瞧如今的安国公夫人就知道了,礼亲王府离安国公府不过两刻钟的路程而已,但那又如何?这门姻亲不是依旧疏远。

那顾九姐可是难得的美人胚子。谢夫人突然插了一句话:教养也是顶好的。

是啊!谢相居然真的点零头表示同意:长得漂亮,教养也好,家世背景比我们家柔儿也不差什么,便是嫁给皇上的儿子也使得。顾大学士与安国公府这门亲,我瞧他倒算是赔本了。

这倒是。谢夫人突然笑了:之前我也想过,除了咱们家柔儿以外,眼下这些未定亲的女孩子里头,最合适嫁进王府的,就是这位顾九姐,长相教养都拔尖,家世地位也合适,我瞧着倒比李家那个李云筝强远了。

若非万不得已,仪王不会选李家女。谢相答道:他眼下惦记的是柔儿。就算柔儿与他的婚事不成,他也不会选李家女,更大可能是在林相家或是顾大学士府上选一位正妃。

其实要出身,尚书令王大人府上的几个女孩子倒也合适,谢常静想了想之后道:只是王大人家里几个嫡亲的孙女年纪都略些。

王知秀?谢相呵呵一笑:绝不可能!我朝尚书令只是荣衔,虽然领一品俸禄,但手中权力却有限,远远及不上三相和顾正则这个端明殿大学士。因此仪王恐怕也看不上王知秀这个空壳子尚书令。

是荣衔不假,但空壳却未必。谢常静也笑了:王大人有几个门生颇有才学,能力也很出众。而且他也是户部孙尚书的同榜,与孙尚书交情不错。

话是没错,谢相摇了摇头:只可惜他那几个门生都还年轻,若想要成气候,恐怕还需要几年磨炼。眼下储位之争刚刚开始,朝中风云变幻,仪王哪里会选这样相对弱势的妻族。不过仪王嫌弃,我不嫌弃,王知秀这样的姻亲,在我看来刚刚好。

父亲谢常静顿时微微一愣,完全没想到谢相居然想要跟王大人做亲家。

谢夫人略微一犹豫,也果断开了口,只不过一张口就是与丈夫相反的意见:我倒是觉得,顾大学士府上的几个孩子都挺不错。这顾九姐虽是有主了,可是顾六姐、顾七姐还有刚及笄的十姐也都不错。

差远了,哪个都不如九姐。谢相摇摇头:换句话,顾家大爷和四爷都不如顾三爷有出息,顾正则的几个儿子里,也就是老二和老三最有出息,老二的媳妇是安阳侯嫡女,前途也不差的,只可惜顾家老二家里三个女儿都嫁了,倒是儿子尚未定亲。

顾家二爷的长子我倒是见过几次,谢夫人想了想之后答道:看着倒也不错,听也很会读书。

我却觉得不如王大饶长孙。谢相摇摇头:况且,眼下顾正则想朝兵部伸手,我们是他最合适的盟友。他是聪明人,自然能想明白这一层。而王大人则不同。眼下惦记与王知秀做儿女亲家的,恐怕也不只是我。

第314章 一家人

其实谢淑柔回家很早,她到家的时候,长街上还正热闹。差不多是同一时间,郑瑛打发走了一脸懵逼的郑崇景,望着他的背影露出冷笑。

荣康郡王果然不醒事。陪着郑瑛的极翎也冷哼一声:他可是出身贤亲王一脉,若是安分守己兴许还能平安度日,可眼下

郑瑛没第一时间开口,他冷冷地盯着郑崇景,直到他消失在长街尽头之后,才转身朝着宫门方向走去:时辰差不多了,先回宫。将今日之事知会父皇与老六一声,荣康郡王的心大了,怕是瞧不上父皇亲封的郡王爵位。

是。极翎点零头,表示明白主子的意思。荣康郡王不安分,这样的事其实用不着主子亲自出手去管。郡王之位都不能让荣康郡王满足,那他想要什么?亲王衔还是皇位?只要他动了这样的念头,皇上就绝对容不下他。既然要收拾贤亲王一脉,那当然还是皇上亲自出手比较好,对于其他不安分的宗亲也是个震慑和警告。

成王败寇,孝宗第七子就算曾被追封太子又如何?死后追封的荣衔而已,最后真正坐上那个位置的不是他。贤亲王一脉若是经过三代人还学不会认命,那就真是自己找死了。

所以信王找他到底是什么事?已经走出去很远的郑崇景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热热闹闹的长街,难不成只是为了打听一下他父亲的病?不会!信王做事缜密,兴许这是试探。

最近还是少出门吧!郑崇景默默地想,毕竟眼下他手中还没什么本钱,要是招来皇上的忌讳就不好了。

被吓着的郑崇景当然没敢继续在长街上乱逛,反而直接回了家,因此也没有了继续骚扰穆红裳的机会。

极翎找了个机会将郑崇景的事知会了俞诚期,他与俞诚期话的时候并没有避着人,郑瑾的侍卫统领就在附近,刚好听到。

这一日是元宵节,皇上自然没心思管这些细枝末节的事,因此俞诚期听了极翎的汇报之后,打算第二日再寻个合适的机会跟皇上念叨一下。

眼看到了亥时,皇上带着皇后以及在京中的皇子公主们一起登上了皇城城楼,与民同乐。

每一年都一样,也没什么特别的。今年唯一与往年不同的就是,郑瑾和郑瑛一左一右陪在皇上皇后身边,其他皇子公主倒要靠后些。平阳公主站在一群弟妹的身边,抬起眼,视线扫过站在她前方的五弟和六弟,又很快地垂下眼皮,不知在想什么

最新小说: 位面掮客 前男友研究报告 两块石头 危险沉沦 橘络 不可自拔 择良婿 迟到的半句再见 高门贵女日常(穿书) 她声动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