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慕红裳 > -txt百度云(109)

-txt百度云(109)(1 / 2)

哼!整整三个月,朝廷与戎狄的和谈毫无进展,眼见着快过年了,那些礼部的官老爷们怕是最近也要启程回京了。安国公冷哼一声:早了这条路走不通,林相那些人就是不肯死心。戎狄这些蛮人崇尚武力,就算是要和谈,北境也须得有大军严阵以待,没有实力,哪里来的资格与戎狄人谈牛

大哥,穆承芳想了想之后答道:母亲和征衣的信你也看了,最近朝中形势多变,咱们四个都在北境,恐怕的确不妥。万一朝中有事,也无人可及时应对。

所以还是让老三回去。安国公答道:我去幽州。

之前我与弟弟们商量了一下,穆承芳答道:我们的意思,不如大哥你回去。你毕竟有爵位在身,圣上对你也颇为信任,相对于我们这些常年在北境的边将来,朝中形势一旦有变,您在皇上面前更能得上话。

不成。听了穆承芳的建议,安国公果断摇头:我们安国公府不涉党争,眼下朝中形势多变,又涉及储位之争,眼下穆氏将军们最稳妥的态度,是以不变应万变。眼下朝中各个派系纷争不断,我若回京,他们怎会眼睁睁的看着我置身事外,便是硬拖,怕是也要拖我下水。况且眼下涉及征衣的亲事,还有最近北境之事,谢相几次主动出手相助,我们一时半刻与顾学士一系、谢相一系都是摘不清楚的。

那大哥的意思,还是承信回去?穆承芳问道。

眼下看来,老三回去最合适,安国公微微颔首:我是超品公,你是经略使,若是你我二人回京,则太引人瞩目,况且戎狄形势不安,我们不能轻易离开。而老四这个朔北将军,镇守对戎狄最前线,眼下则更不能动。不过这只是其一。其二老三已经许多年没能回京了,眼下驰衣也在北境,家里就留下三弟妹和锦衣,也该让他回去看看了。若是再不回去,一转眼,锦衣也该长大了啊

听到安国公这样,穆承芳很理解的点点头:那就如大哥所言,让老三请旨回京述职,能呆到几时就呆到几时。

对不起啊,承芳,安国公轻轻叹了口气,对自己二弟露出抱歉的表情:征衣眼看就要娶亲了,你这个当爹的却不能亲自看着儿媳进门。

大哥又这样的话,穆承芳浑然不在意地笑笑:我姓穆,是穆氏将军。

唉!安国公叹了口气,半晌没话。许久以后才开口道:既然如此,那我明日就出发去幽州,我去镇守幽州大营,老三回京后,让铁衣和驰衣都去朔州,眼下也顾不得其他了,朔州前线绝不能出问题。

穆承芳没有回答,他有点心疼只有十八岁的侄儿们,但作为北境经略使,他很清楚,大哥的决策没有错,眼下戎狄最大的两个部族有联合的趋势,朝中与戎狄的和谈又没有进展,边关三州的城防修筑虽然在稳步推进,但戎狄袭扰不断,这个时候,防务压力最重的朔州绝对不能出问题。

你也别太担心,好在蒋大饶奏疏已经进了京,安国公看见弟弟的脸色之后,伸出手来拍了拍穆承芳的肩膀,笨拙地安慰着:这一批军械马匹很快就要补过来了,明年开春,圣上定是铁了心要征兵的。五千人也好,聊胜于无。咱们也无需等新兵,只要军械马匹一到,就立刻先调集五千骑兵往朔州,守住朔州最要紧。

眼下快过年了,蒋大人这个钦差在北境已经滞留了一个多月,怕是也拖不下去,必须要回京了,穆承芳答道:不如这几日让承信上了加急奏疏请旨,若是圣上同意,让承信和蒋大人一同回京。

第285章 喜信

眼看着就要过年,京中各个世家大族主中馈的夫人们都忙碌不已,安国公夫人自然也是一样。从入了腊月开始,京中勋贵世家开始进入宴客旺季,安国公府里收到的请柬一叠又一叠,当然了,这些请柬大多数安国公府都不会应,但光是回帖就已经让人很忙碌了。

腊月里,家家都在准备过年,朝廷里派往北境的劳军钦差将在过了腊八之后启程,带着圣上褒奖北境将士的圣旨和每年过年时的定例劳军物资出发去北境,安国公府的夫人们因此比旁人家更忙碌几分,她们要忙着准备一起捎往北境的年货,希望这些物资能尽量让边关的丈夫和孩子们过个好年。

家中事多,安国公夫人忙得脚不沾地,而这些事与穆红裳这个姑娘没什么关系,她还是一样每日跟着兄弟们一起做早课,上学放学,只是最近穆红裳添了个新习惯,她每日都会打发荷叶去前院溜达一圈,打听一下有没有北境的回信。

你也别这样日日惦记着,心中有数的穆青衣当然知道妹妹为何如此盼望北境来信:该来的总会来,你这样日日盼望,也不怕被大哥瞧出端倪。

大哥最近哪里有闲心操心这个。穆红裳答道:最近朝中事多,他现在做完早课就往外跑,每日都要进宫去找宵金卫的俞大人应卯,俞大人那里消息多。昨日我听大哥念叨,是十月里去北境和谈的礼部官员快回来了,没什么进展。

这是自然,穆青衣牵起妹妹,一路往祖母屋里走:大约这朝中上上下下都没指望和谈能有什么进展。从皇上到礼部那些官员,其实心里都有数,所谓和谈,不过是林相临时搪塞皇上的主意而已。

爹爹他们在北境也不知怎样了,穆红裳垂下头,有些担心的模样:眼见着就要过年了,也不知今年北境的气如何,千万不要下暴雪啊!

行了,你操什么心,穆青衣笑着摸了一把妹妹的脑瓜:快走吧,祖母还等着我们呢。明日就是腊八了,京中大相国寺会施粥,听热闹得紧,你若是在家里闷得慌,四哥带你出去看施粥好不好?

穆红裳犹豫了一秒之后,还是摇了摇头:还是算了吧。快过年了,家里原本就事多,我们若是出门去逛,又要惹得祖母和娘亲担心。

哥俩正着话,就看见安国公夫人贴身的大丫鬟秋兰抱着个巨大的包裹,脚步匆匆地路过,看到了穆青衣和穆红裳,秋兰停下来给孩子们行了个礼:四少爷和姐还在这里,老夫人刚刚还在问。

秋兰姑姑,穆红裳伸头看了看秋兰手里的包裹:这是什么啊?

给二少爷和三少爷新做的冬衣。秋兰笑着答道:夫人不满意,要让针线房在手肘处再加厚些。

咱们快些走吧,穆青衣一扯穆红裳:不要耽搁秋兰姑姑做事。

两个的转头继续往穆老夫人院子里走,穆红裳一边走还一边去看秋兰的背影,很是操心的嘀咕着:钦差也不知什么时候出发,二哥三哥还能不能赶上过年穿新衣啊

好啦,穆青衣无奈地摇头:你这个丫头,这些琐事什么时候轮到你操心,你

正着,荷叶从外面急匆匆地跑进来了,直接追上了穆红裳哥俩,气喘吁吁地模样。

大姐,荷叶尚未开口就喜上眉梢:北境的信使到了,眼下正在角门下马呢。

真的?穆红裳顿时一脸惊喜,转身就要往外跑,幸好穆青衣反应快,一把拽住了不省心的妹。

回来,你去外头做什么,穆青衣拽着穆红裳果断转身,继续往穆老夫人院子里走:北境的信迟早要送去给祖母,你急什么,我们就去祖母院子里等着。

被穆青衣拦着不让乱跑,穆红裳只好老老实实的跟着哥哥去了祖母房里。北境信使到了,后宅的夫人们当然很快都收到了消息,功夫不大,几位穆氏夫人都到了老夫人屋里,大家坐在一起等着二门外的仆役送信进来。

然而他们没等来送信的仆役,反倒等来了个跑腿的嬷嬷,是孙先生要进来,有事与穆老夫人商量。孙先生在安国公府多年,算是半个家里人,几位穆氏夫人因此也没避讳,大家一起继续安安静静的等。

没过多久,孙先生亲自拿着厚厚的一叠信进来了,一进来就先将最上头的一封信递给了穆老夫人:老夫人,这是三老爷的请旨回京的奏疏,眼下大少爷不在家,您看是等大少爷明日递送去兵部,还是

最新小说: 位面掮客 前男友研究报告 两块石头 危险沉沦 橘络 不可自拔 择良婿 迟到的半句再见 高门贵女日常(穿书) 她声动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