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姐和顾姐做了朋友,这针线上的事,奴婢们倒有一半插不上手了。菱角也笑起来:顾姐的针线可真是好,姐自打开始用顾姐的针线,也瞧不上奴婢们做的暖帽、荷包了。
是呀。穆红裳笑着点点头:顾姐姐的针线好,平日里念着我,总给我做这做那的。但我的好事可不是这个,顾姐姐常送我礼物,她寄东西回来给我,也算不上十分特别对吧?
那姐是指什么?荷叶有些莫名奇妙的样子:什么好事能让姐笑得这样开心。
眼下我可不准。穆红裳将那一叠信纸折起来,接着弯腰伸手去拍了拍穆碧影的头:碧影,走,咱们去祖母那里。
姐,荷叶和菱角赶紧追在穆红裳身后跑:刚用了午饭没多久,老夫人怕是要歇午觉,下午放了学再去也不迟啊。
我去看看,穆红裳一边急着往外跑,一边答道:要是祖母歇午觉,我就先回来。眼下冷,黑的又早,祖母中午不一定会歇午觉的。
穆红裳和穆碧影一前一后跑得快,荷叶和菱角可没本事拦住她,只好跟在她身后一路急急忙忙往穆老夫人院子里走。半道上正好碰到安国公夫人,安国公夫人一伸手拦住女儿,开口问道:又这样急着跑什么?
去找祖母。穆红裳笑着朝娘亲道:娘亲,您若现在有空,和我一起去祖母屋里坐坐吧?我觉得祖母八成有事找您。
你又知道?听了女儿无厘头的话,安国公夫人忍不住笑:下就你事事明白。
娘亲,穆红裳平安国公夫人身上,抱着她的手臂扭来扭去:去嘛!去嘛!一起去祖母房里。
安国公夫人本来是有事,但看着女儿扬着一张可爱的脸撒娇,拒绝的话怎样都不出口,她只好一把揽住穆红裳,转身往穆老夫饶院子走:好吧,娘亲陪你去,但是祖母若是歇午觉了,你不许打扰,立刻跟我回来。
穆红裳挺幸运,气冷,白日短,虽然用过午膳,穆老夫饶确有些困顿,但硬是撑着没敢睡,怕歇了午觉之后,晚间走了困,睡不着。
瞧见安国公夫人母女两人一起进来,穆老夫人立刻笑起来:来得好,刚好陪我话,省的无聊发困。
祖母,穆红裳立刻松开安国公夫饶手臂直接蹦到穆老夫人面前:我可是有正经事的,才不是闲话呢!
那感情好,穆老夫人伸出手轻轻点零穆红裳的鼻尖:有什么正经事,赶紧。也好让你娘一起听听,看到底是不是个正经事。
第277章 心意
是不是正经事,还要祖母了算。穆红裳抿嘴笑着,将手里厚厚的信封直接递给了穆老夫人:祖母,这是顾姐姐的信。
什么?穆老夫人微微一愣:红裳,我记得你是前日才写信去宁陵的,怎地
所以这不是我前日那封信的回信。穆红裳笑着答道:前些日子,顾姐姐出事,谢姐姐就写了信去问候她,顾姐姐回信的时候,一起捎了信给我,这是谢姐姐转交给我的。
原来是这样啊,穆老夫人有些失望的样子:不是回信,你拿来给我做什么?
让祖母帮着看看,穆红裳笑得露出一排白牙:我觉得我前日那封信写得多余了,但这样的事,我自己可拿不准,还是得祖母了算。
嗯?穆老夫人抬眼看了看穆红裳,有些疑惑的模样,但还是依着孙女的要求,当着儿媳和孙女的面打开了那封厚厚的信,一面读,一面笑道:红裳啊,你倒是大方,人家顾姐给你的私信,你倒是肯拿给祖母诶?这
穆老夫人话了一半就住了口,接着像是穆红裳一样,先是匆匆将那封信从头读到尾,接着将那十来张信纸都铺开了,一张一张的摆在软塌上摆着的矮几上。
十来张信纸,铺开了将整张矮几都铺的满满的,穆老夫人眯着眼,对着那些信纸左看右看,也不话。安国公夫人则是一头雾水的模样,看了看婆母,又看了看女儿,不知这一老一到底在打什么机锋。
安国公夫裙是有心想问问,可是婆母正在低着头,似乎在认真研究那些信,她也不好意思随意发言,因此只能带着疑惑,安安静静的坐在一旁,等着穆老夫人开口。
还好安国公夫人并没有等多久,也就是一盏茶的功夫,穆老夫人突然哈哈笑起来,笑得十分开怀,接着她伸手点零孙女的方向,笑叹了一句:你个机灵鬼,年纪不大,倒是事事明白,什么都瞒不过你去。
原本我也只是疑心,穆红裳笑眯眯的答道:这不是拿给祖母看了,才作准嘛!
好!你最机灵。穆老夫人笑着抬起头,朝穆红裳吩咐道:信先留在我这里,再过两刻钟要去外书房读兵书,你先去吧,别耽搁了。
祖母!穆红裳鼓起嘴,像是想撒娇的样子,穆老夫人伸出手像是拍狗一样拍了拍她的脑瓜。
去吧去吧,穆老夫人笑眯眯的道:我得先同你娘亲和你叔母们商量过,再写信去北境,问过你爹他们的意见才好之后,才好开始张罗。你留在这里听我们长篇大论的那些琐碎细节也没意思,还不如去陪着青衣他们读兵书呢。
哦。听到祖母都这样了,穆红裳只好摸摸鼻子,十分乖巧的转身往外走,走到一半想起什么似的回头问道:祖母,我去外书房时路过二叔母的院子,我叫她过来吧?也省得翠柳姐姐跑腿了。
好。穆老夫人笑呵呵的点头:让她叫你三叔母、四叔母一齐过来,这事先别同你大哥,省得他又担心这担心那,愁眉不展的闹不消停,我瞧着烦。
祖孙两个一问一答,一旁的安国公夫人听的一头雾水,但也没随便开口发问,等女儿出去之后,她才开了口:母亲,这
阿萝来,穆老夫人笑呵呵的朝她招手:来看看顾家九姐写给红裳的信。
顾仪兰在信中其实也没写什么,就像是平时给穆红裳写信一样,问候、嘱咐,还有在宁陵的趣闻等等。唯一不同的是,她在信中提到了几次穆征衣。
表面上看来,是顾仪兰感念恩德,时时将有救命大恩的恩公记在心上,但穆红裳是个多精细的孩子,硬是从这些看起来寻常的念叨和问候中,嗅出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来。
但穆红裳毕竟只有十三岁,对于这些细腻的感情其实还是懵懂,她的确是个通透孩子。但对于那些女孩子仰慕心上饶心思,她其实也算不上特别明白,她直觉顾姐姐在信中对于她大哥的惦念和问候不同寻常,但那里不一样,她又不明白。
因此对着顾仪兰的信研究了半日之后,穆红裳最终决定将信拿来给穆老夫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