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慕红裳 > -txt百度云(58)

-txt百度云(58)(1 / 2)

祖母放心,穆征衣微笑着答道:都安顿好了。伯父怕家里人担心,派了信差日夜兼程的赶回来,人都累得站不住了,我让他就在门房附近的耳房处休息,先别挪动了。

嗯!很妥当。穆老夫人笑着举起几封信:给,这是给你的。要不是今年的钦差耽搁了,信差也不需这样辛苦。

穆征衣一听就知道,安国公他们在给女眷的信里,并没写什么让人担心的事。因此他接了信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拆开,反而看向几位穆氏夫人:大伯母,娘,叔母,信差是经略使府上的,在京里歇几日就要返回北境。既然他要回去,我看也别让他空跑一趟,左右家中每年入冬之前都要往北境捎东西,不如今年就早些,让信差一起带回去吧。

也好。安国公夫人立刻站起来:东西倒是早就准备下了,等我再整理一番,捡些要紧的先请信差捎过去,那些不太重要的,还是等入冬前的马队。

那我们也会去先收拾收拾,剩下几位穆夫人也立刻站了起来,向穆老夫人道了别,一齐向外走去。

还有你们几个,穆征衣笑着指了指满屋乱窜的穆锦衣和穆凌衣:怎么都围在祖母屋里胡闹腾,都跟我走,先回去换衣裳,再过半个时辰该用晚膳了,都给我消停些。

穆征衣原本准备带着弟妹们一起离开,将他们送回各自的屋子之后,回自己的院子看信。离晚膳还有半个时辰,足够他弄明白北境的情况。

可是没想到坐在正中的穆老夫人却眼皮一抬,语气淡淡地开了口:征衣啊,让青衣领着你弟弟妹妹回去换衣裳,你陪祖母呆会儿。你明日就要去宵金卫统领那里销假,祖母有几句话要嘱咐你。

穆家的孩子们都以为,大哥明日要入宫,祖母不放心,想要单独嘱咐他几句呢,因此大家一起站起来,老老实实的跟在穆青衣身后往外走,只将穆征衣一人留在了穆老夫人屋中。

第152章 奏疏

等孩子们都走了,穆老夫人又将丫鬟仆妇遣了出去,然后才对穆征衣开了口。

穆老夫人也不遮掩,直接开门见山征衣,北境是不是有什么事。

祖母,穆征衣立刻笑笑能有什么事,大伯、爹爹和叔父他们都平安。

那今年皇上派去劳军的钦差怎地还没回来?穆老夫人目光炯炯地盯着穆征衣。

穆家大公子,北境威风凛凛的云骑校尉穆征衣,临阵杀敌从来都没怕过。但被穆老夫人这样盯着看,他突然有种无所遁形的感觉。

这也自然,从小穆征衣就知道,想在祖母面前说谎是不容易的。就他的经验而言,母亲好蒙,伯母和叔母也好蒙,但祖母,却跟在北境的伯父和父亲一样明察秋毫,轻易糊弄不得。

祖母穆征衣低着头不敢看穆老夫人的眼神。他其实挺怕穆老夫人摆出这样严肃的表情的。

穆家大公子到目前为止,这辈子什么都不怕,就怕威严时的祖母,流眼泪时的母亲,还有撒娇耍赖时的小妹。

当然最可怕还是撒娇耍赖的小妹,从小到大,被小妹拽着袖口一求,他不知做过多少背黑锅的事,每次还都心甘情愿。

征衣,穆老夫人看穆征衣不答,也不催他,只是缓缓地说道我知道你是孝顺,不想让我,让你伯母和你娘她们担心。你娘她们也就罢了,不知道也好,免得操心焦虑,她们还年轻,日日多思多虑不好。但我可不一样。既然我看出来了,你越不说,我越惦记。

穆老夫人缓了缓,看了看低着头的穆征衣之后,才继续说道祖母其实也可以私下里将北境信差唤来问问的,但是我还是想听你说。若有事,咱们祖孙两个也好商量着办。你毕竟还年轻,有些事,听听我的意见也好,不是吗?咱们都是一家人,你们是北境的穆氏将军,我们是在京里的穆氏女眷。你想要保护我们,让我们放心,可祖母也想要竭尽所能的护住你们。

祖母,穆征衣抬起头,朝穆老夫人露出苦笑是孙儿想岔了。北境眼下的事,的确有些麻烦,我不该瞒着你的。

难不成真是钦差出事了?穆老夫人顿时脸色一僵莫不是

祖母先别忙着担忧,穆征衣扬了扬手中的信孙儿问了信差几句,但他只是经略使府的信差,许多事也不甚了了,具体还要等看过伯父和父亲的书信再说。

嗯!穆老夫人点点头那你先看信,等等咱们再商量。不怕,咱们穆家什么样的坎都经历过,有祖母在,你放心。

不知怎地,穆征衣听到你放心三个字时,突然有些眼眶泛潮。他低下头,假装忙着拆信,遮住了自己脸上的表情。

真是越活越回去了。穆征衣忍不住嘲笑自己。都是上阵杀敌的军人了,砍人头的时候都不眨眼,怎地还像个少年似的,伤春悲秋。

穆征衣先拆开了安国公的信,里头是一封给穆征衣的信,信封里还装着安国公的奏疏。

穆征衣匆匆读了一遍之后,直接将信交给了穆老夫人。之后他又拆了他父亲北境经略使穆承芳的信,里头也随附奏疏。穆征衣也是看过以后直接交给了祖母。

读了信,祖孙俩相对沉默久久不语。

今年的钦差,我倒是差人打听过。穆老夫人许久后才开口你伯父去了北境,咱们家在朝中无人,我不放心,因此圣旨下了后,我特意命人去打听了。据说是和去年一样,也是派了兵部主事,我想着按例劳军应当无事,没想到

去年的钦差就是父亲和伯父在信中提到的那位蒋大人,穆征衣答道那位大人倒是真的为北境之事尽心尽力。去年父亲上的增兵和修城防的奏疏,这位蒋大人主动随奏,只可惜

穆老夫人沉重地叹了口气以往都是灾年,戎狄才来犯严重,这两年年景好,我还以为会好些。没想到

就是因为年景好,戎狄几个大部族才得以休养生息,穆征衣答道只是没想到他们这样快就开始扩张,挤占小部族的生存空间,将他们逼向边境。眼瞎还好,那些小部族虽袭扰频繁,但不成气候。但若放任戎狄几个大部族继续扩张休养生息

穆征衣没再说下去。往后是什么结果也不用他明说,安国公都在信里写得清清楚楚。只是不管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增强防御,都离不开钱。

今年的这位钦差,被安国公下令押着巡视边防三州,今年秋后,戎狄小部族袭扰频繁。这位钦差在朔、幽、燕三州防线上,甚至不止一次亲眼看见戎狄游骑兵越境。但他就是固执的视而不见,坚决不肯配合穆经略和安国公上疏催促皇上增兵增军费。

北境形势已然危如累卵,而那位奉旨巡边的秦钦差,却依然转着圈的和北境将军们打着官腔,所求一概不应。

因此安国公一怒之下将人扣住了,又急急写了奏疏,派了信差回京,将奏疏带了回去,想要赶在钦差回京之前,将奏疏上承御案。

只是眼下穆家在京中无人,唯一一个官身就是六品云骑校尉穆征衣。穆征衣只是在宵金卫挂职的低阶军官,并没有资格上朝,也没资格面见圣上。

奏疏,通过谁去呈递,倒成了问题。

最新小说: 位面掮客 前男友研究报告 两块石头 危险沉沦 橘络 不可自拔 择良婿 迟到的半句再见 高门贵女日常(穿书) 她声动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