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在兵部这么多年,蒋文斌真是很了解周尚书了。他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才不愿意派蒋文斌去北境。
周尚书早就想好了,就算安国公这次又生出其他要求来,也是直接上疏给皇上,没有不听话的钦差给他挖墙脚,他轻易担不了责任。
到时候奏疏放在皇上的御案上,皇上怎么批他就怎么办。皇上若是肯同意往北境花钱,要钱要物,自有皇上压着林相,也不用他一个兵部尚书出面得罪人。
皇上压着不办那自然就更没他这个兵部尚书的事喽
第144章 担忧
我之前说什么来着?中秋节当天,谢常静林拎着月饼,上门去拜访蒋文斌。
看见愁容满面的好友之后,谢常静这样说道:你一个小小主事,就算有心为北境筹谋,能做到的也有限。兵部水深,周尚书又十分世故,你就算十分努力为北境事务奔走呼号,又有多少人认真听在耳朵里。
那么常静,蒋文斌抬起头,一脸认真地望着谢常静:你将我的话,听在耳朵里了吗?
你是我的朋友,你的话,我自然都认真听了,谢常静点点头:但是文斌,我是个言官,我听到了又有什么用。
有用的。蒋文斌望着谢常静,一脸热切的样子:你听到了就是谢相听到了。有一句话我想问你,你给我交个实底。
你说。谢常静点点头:能答的,我知无不言。若是不能答,我最多不说,却也不会骗你。
谢相你父亲,蒋文斌犹豫了一下才开口:我虽与你交好,然而你清楚十几年了,整个谢府,我也只与你一人交往。常静,不瞒你,我这人其实很有些沽名钓誉的想法,以前总觉得自己才高,比你们这些依仗家中势力的世家子强些。
这话却也没错。谢常静微笑点头:你蒋文斌才华横溢,的确强过我许多,在这点上,我是服气的。只是人各有所长,你这人,才高八斗没错,却也很有些恃才傲物的毛病,为人也有些左犟,处事不够圆滑,朋友这么多年,我还能不了解你吗?早说了你这样迟早要吃亏,你偏不信我。
你说的都没错。听了谢常静的话,蒋文斌不仅没生气,反而点头微笑起来:你是为我好,我知道,眼下我也长了记性。与你交往多年,为了我这点子不知天高地厚的傲气,我一向避免与你家其他人打交道,尤其是你父亲。之前我还颇为得意,觉得自己很有些绝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风骨,眼下看来,确实是我愚蠢左犟。
蒋文斌啊蒋文斌,谢常静笑着摇头:你骂起自己来,比骂我还狠。
之前是我愚钝短视,蒋文斌换上一副严肃的面容,语气慎重地问道:然而眼下我却想问问,谢相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看重的到底是什么?
你蒋氏也是江南大族,谢常静似笑非笑地看着蒋文斌:虽然这几代无人在朝为官,但有些话不用明说,你也能懂。
自然。蒋文斌沉默了一瞬才轻声说道:但我虽只是个区区六品官,许多事看的不算透彻,可我却不大喜欢林相这样的首辅宰相。窃权罔利、刚愎自用,将权柄看得极重。
旁的我也不说,谢常静淡淡地答道:我父亲这个人,将名声看得极重,林相能做出来的事,有些他还真的不会干。因为他拉不下来那个脸。
常静,蒋文斌盯着谢常静的眼睛,许久之后才问道:我能信你对吧?
这我却不好拍胸脯保证。谢常静也是一脸慎重的摇头:朝堂波云诡谲,一时事,一时论。我父亲是怎样的人我虽然清楚,但身为局中人,形势所迫,顺势而为,谁知事到临头他会怎样抉择。
听了谢常静这话,蒋文斌反倒不再追问什么,他低着头,手指轻扣,似在细细思索。谢常静其实微微有些疑惑。
按道理来说,上次两人在南市见面就已经互有承诺,蒋文斌已经答应依附谢家,而谢常静已经承诺帮他在户部或者兵部谋个五品以上的缺,这次蒋文斌又在想什么,谢常静其实有些拿不准。
但蒋文斌低着头不说话,谢常静问了两遍他不吭声,也只好作罢,只能坐在一旁喝着茶等。结果谢常静足足两壶茶喝下去了,蒋文斌还是没动静。
文斌谢常静终于憋不住又开了口:你有话直说,也不
谢常静一句话没说出来,却被蒋文斌下一个动作截住了话头。他看见坐在茶桌对面的蒋文斌依旧一语不发,低着头从怀中抽出两个厚厚的信封,直接递给了他。
谢常静一头雾水地拆开信封,拆出来两叠厚厚的、写满密密麻麻蝇头小楷的字纸,长长的,折的整整齐齐,倒像是两封奏疏的规制。
谢常静一目十行地看完了第一封奏疏,神色震惊地抬起头,看了一眼依旧低着头沉默不语的蒋文斌。
他丢开第一封奏疏,又急忙去抓桌上的第二封奏疏,只看了开头几个字,就震惊地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文斌,你这这这
嗯!蒋文斌抬起头,神色十分平静地望了谢常静一眼:都交给你了。你回去跟谢相商量一下,给我个回话。我对你有过承诺,也得先考虑你们谢家的立场。这两份奏疏,是交出去一份,还是都交出去,谢相决定。
你不要命了!谢常静啪一声将两封奏疏都甩在蒋文斌面前,似乎气得话都说不清了:我说你这人固执左犟,你为什么就不能改改?你这是想拿命去给自己博一个直臣之名?别糊涂了!李相和周尚书,是你小小一个六品兵部主事能扳动的吗?你就算自己不要命,也想想嫂子和家里的孩子们!
你先别操心这个,蒋文斌倒是还平静的模样:皇上不是昏君,只要我这两份奏疏能呈上去,我就轻易死不了。你还是先回去跟谢相商量一下,若是周尚书倒了,谁顶这个缺合适。别落到旁人手里了。
糊涂啊!谢常静满屋转圈,看样子十分想砸了茶碗发个脾气:皇上看见了你的奏疏又怎样?就算皇上立刻将周尚书羁押,御史台要审清楚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在这期间,李相只要随便找个借口就能将你也送进去。想给你个区区六品主事按个罪名还不容易吗?你进去了,周尚书再诉你诬告,他有没有事不好说,你肯定是脱不了身了。
第145章 变数
所以我才先拿给你看。蒋文斌似乎早就考虑好了后果,淡淡地说道:御史台这边,还要靠你周旋。你提前有所准备,我想案子应当不会拖耗太久。
不成。谢常静想了想之后,一把抄起了桌上的两封奏疏,随便拿起个信封,两封奏疏塞在一起揣进了怀里。
我想来想去都觉得,此事绝对不能由你出面,谢常静转身就想往外走:我回去先跟父亲商量一下,回头给你回复。你也别急,此时需得慢慢筹谋。
怎么不急,蒋文斌一把扯住了谢常静:中秋劳军,都有固定的流程,秦主事甚至比我去年出发还早,七月初就离京了,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不仅如此,到现在也没个消息捎回,我能不担忧吗?眼下安国公府在京中无人,连安国公都去了北境,只有个没资格上朝的小穆将军留在京里,真若有事,没谁会为北境说话的。
那你也不能急!谢常静使劲挣开了蒋文斌的手,皱着眉答道:你急有什么用?皇子们入朝,最是敏感的时期,李相背后站着谁你别告诉我你不知道!你这个节骨眼上弹劾周尚书和李相,仪王爷能饶了你?
但是蒋文斌还想说什么,被谢常静粗暴地打断了。
你别但是了,谢常静转过身,指着蒋文斌的鼻子说道:你若不是想舍命为自己博个直臣的好名声,就给我消停些。你自己也说,安国公府目下在京中无人,若是你为了弹劾周尚书把自己套了进去,那朝中唯一肯为北境奔走的人也没有了啊!此时北境若无事还好,若真有事该怎么办?难不成你想让小穆将军闯朝堂?
好吧!蒋文斌松了手:就交给你了。常静,别让我失望。
你不用这样嘱咐我。谢常静将怀里的信封又拿出来扬了扬:这是砸到我谢家手中的现成馅饼,我们能不善加利用?李相和周尚书既然被我们抓住了小辫子,断然没有平白放过的道理。只是这两份奏疏何时用,要怎样用,你得听我的。
好!蒋文斌点点头:还有,谢相那边希望你帮帮我,若是秦主事这次劳军回来带了穆氏将军的奏疏,还希望谢相能在皇上面前帮忙说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