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顾府的礼物同时到的,还有谢淑柔的奶黄馅冰皮月饼。许多现代社会常用的食材这里都没有,谢淑柔寻找了相似的代替品,她觉得自己算是尽力了,做出来的冰皮月饼挺好看,味道也还算过得去,反正谢丞相府的人都喜欢得不得了。
唉!还是材料不全啊!谢淑柔没什么信心地想,没有奶粉,没有炼乳也没有黄油,找的替代材料也不怎么理想,工具也不趁手,再加上她的烹饪水平实在一般般,她也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还希望安国公府那个小姑娘不要嫌弃。
穆红裳当然不会嫌弃自己收到的礼物,其实除了外祖家,还有京外两个姑姑、叔母的娘家送来的礼物之外,她唯二收到的两份礼就是顾仪兰的兔子灯和谢淑柔送来的奶黄月饼,这两份礼物都这样精致,她怎么会嫌弃。
而且冰皮奶黄月饼是真的看起来很稀奇,穆红裳将月饼好好地收了起来,打算等到八月十五正日子,祖母和母亲进宫回来之后,大家一起吃。
中秋节当天,天还没亮,整个安国公府灯火通明,穆老夫人到四位穆夫人都已经按品大妆,等着进宫请安领宴。
当然,这与孩子们是不相干的。惯例上,每年的中秋赐宴是京中四品以上的官员以及四品以上的诰命夫人才可以进宫领宴,按照礼制向皇上皇后请安拜节,不是随随便便谁都可以去的。
因此中秋这一日,京中四品以上大员的府里,也就是身上有封诰的夫人才会随着一起进宫。比如顾大学士府里只有顾夫人跟着一起进宫,而谢丞相府中也只有谢夫人进宫了而已。
当然,安国公府与别家不同,连老夫人在内,一共五位夫人都是四品以上的诰命,穆家的二爷、三爷、四爷都是四品以上的军职,虽然三位爷目前不在京中,但是三位夫人按照惯例也是要随安国公夫妻一同进宫的。
要不怎么说安国公府穆家是眼下京中第一显赫的人家呢!这中秋日赐宴,诰命进宫就可以看出区别来了。旁人家里,有一两位夫人能进宫就了不起了,但安国公府,连老夫人在内,齐齐整整五位夫人一齐进宫,一品诰命两位,三品一位,四品两位,谁家能及得上?
中秋日宫中赐宴并不会耽误各家团员拜节,一般都是一早进宫,中午领宴,赶在未时之前就出宫了,不会耽搁各家团圆拜节,当然也不会耽误宫里皇上皇后的团圆家宴。
中秋赐宴其实也不是个社交场合,一大早,各家命妇坐着马车到达宫门口,先坐在马车里等待,有内监专门在宫门前的广场上负责宣礼调度,因此虽然入宫前整个广场被各家马车停的满满的,但却非常安静。
各家仆役随侍在主子的马车旁,个个脸色肃穆,支棱着耳朵听着广场前方宣礼内监的命令。
第33章 宫宴
虽然中秋宫宴是巳时末入席,午时初刻开宴,但其实入宫赴宴非常辛苦,各家命妇四更过后就要起来,用过早饭之后开始梳妆,五更过后开始陆续出门,卯正时分,各府的马车就已经整整齐齐排在宫门前的广场。
辰时初刻,宣礼内监宣礼,官员和夫人们下马车,按照品级排队,陆续进入宫门,接着继续在崇政殿前的广场上静立等待,这一等,少说也得半个时辰。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必须站着等皇上皇后,比如安国公府的穆老夫人,刚刚到达崇政殿前的广场,就有小内监搬着圆凳飞奔过来,传皇上的话,让穆老夫人坐等。
在场的贵妇们不是没有比穆老夫人年纪大的,也不是没有比穆老夫人身份高的,但被赐坐等的也就穆老夫人一人而已。
几位亲王正妃还都站着,但也是见惯不怪的样子,依旧顶着一头沉重的诰命礼冠,和繁复的礼服霞帔,站得直直的等宣召。
辰正之后,皇上皇后的御辇到达崇政殿,接着官员和命妇随着宣礼内监唱礼,对帝后行三跪九叩大礼。
紧接着,皇后的御辇离开,回到了后宫,大臣们留在崇政殿,而命妇门则被内监引着从崇政殿外广场的侧门步行入后宫,在玉央宫的侧殿等着。
皇后会在玉央宫的正殿接受命妇的请安跪拜,由玉央宫内监唱名引路,顺次进入皇后宫中请安。
当然,给皇后请安也不是人人都能去,一般来说,宗室、二品以上的诰命夫人都会进玉央宫请安,从二品以下的诰命则要听宣,皇后没有宣召是不可以觐见的。
而进入皇后宫中请安的诰命们,其实也要分个三六九等,比如有些人可以赐座赐茶,陪着皇后娘娘聊聊天,有些人则请过安就回到偏殿等巳时末刻入席赐宴。
有资格被皇后赐茶赐座的夫人可不多。自从魏皇后得宠以来,后宫二十年没有进过新人,几位早年留下来的妃子也早已失宠,家人等闲不可入宫。因此眼下可以陪着皇后说话的,也就是三位当朝宰相的夫人、几位公主的夫家婆母、几位亲王妃,另外就是安国公府穆老夫人和安国公夫人,还有顾大学士的夫人而已。
魏皇后已经将近四十岁,但是保养得很好。她原本就是眉眼清淡,看起来略微显小的长相,眼下虽已生过四个孩子,但看起来仍像是不到三十,青春正盛的样子。清纯的长相,加上成熟妇人的风韵,到让魏皇后显得比年轻时还要漂亮几分似的。
魏皇后的第一个孩子是将近十九岁的三公主,接下来就是十七岁的六皇子,然后是九岁的七皇子和五岁的四公主。
三公主往下,除了前谢皇后的遗腹子五皇子郑瑛,其余的皇子公主都是魏皇后所生。据说当年前谢皇后怀郑瑛的时候已经失宠,其余的嫔妃,更是早早被打发尽了,眼下的魏皇后是皇上后宫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说起来,皇上的后宫也真是清净。大公主和二公主都早早嫁了,夫家不算荣贵,大皇子二皇子早夭,三皇子被生母牵连贬为庶人,四皇子多病,一直被养在温泉行宫,三天两头报病危,已经二十三了,虽然娶了正妃,但因为身体太弱,一直还没圆房。
眼下宫中最大的皇子是前谢皇后所出的五皇子,同样也是十七岁,比六皇子只大五个月。已经失宠的谢皇后难产而亡,五皇子被心善的魏皇后抱在膝下,精心教养长大,这么多年下来,倒像是魏皇后的亲生大儿子似的,听说魏皇后最疼的就是五皇子和六皇子,自己的小儿子反倒要靠后。
两位皇子已经十七,但皇后娘娘说了,让他们在宫里多住两年,不急娶妻出宫开府。
看样子皇后娘娘是真的疼爱五皇子和六皇子呢,一会儿工夫已经当着诸位命妇的面提了几回。
我记得九月间是礼亲王的生辰。魏皇后微笑地望向坐在一旁的几位亲王妃。
其中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夫人站了起来,恭敬地答道:是!劳烦娘娘惦记了,也不是整生日,今年府里也没打算大办,只打算家里人一起热闹热闹。
这位老夫人虽然年纪大了,但面色红润,看起来气色很好,也没什么皱纹,只是脸皮微微松垂,也略有些发胖,但眼睛清亮有神,五官仔细看来,依旧能看出年轻时是个明艳的美女。
这位老夫人就是礼亲王正妃,长得与安国公夫人有三分像,安国公夫人就是她最小的亲生女儿。
这怎么能成,魏皇后朝礼亲王妃笑得亲切:皇上前两日还提起来,说礼王叔这些年修博物志辛苦,想着趁礼王叔下月生辰,将京郊含碧庄园赏了王叔。
王叔?魏皇后这样一说,倒是将礼亲王妃吓了一跳,赶紧跪下,连称不敢。礼亲王是世宗玄孙,世宗的十五子出宫开府后被封为亲王,是现在礼亲王的曾祖。
这世宗十五子其实并不是世袭罔替的王爵,礼亲王的祖父并没有袭亲王爵,而是被封了郡王,礼亲王他爹这一代,其实连郡王爵都保不住的,还是皇上加了恩赏,保留了郡王爵位。
他们礼亲王一脉,其实已经是宗室旁支了,论起辈分,的确是皇上的叔辈,但宗亲中旁支一大堆,他们家里郡王爵袭了两代,已经是圣上恩赏了,有什么资格被封为亲王?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