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慕红裳 > -txt百度云(11)

-txt百度云(11)(1 / 2)

穆老夫人得知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媳妇们嫁进穆家多年,穆老夫人早就不再拘着儿媳们立规矩侍候饮食,有时甚至连早晚请安也都免了。

然而虽然婆婆不苛求,穆家的四位奶奶还是会一早一晚去穆老夫人屋里坐坐。除非真是特别忙碌,或者天气极糟糕,否则妯娌几个天天都要去给穆老夫人请个安,说几句闲话。

中秋前事忙,安国公夫人是晚饭后才去的穆老夫人的院子,刚好妯娌几个也都在,一家子喝茶聊会儿天,倒也热闹。

安国公夫人才坐下不久,穆三夫人就笑着说道:都这个时辰了,大嫂还坐得这样稳当?早些回去吧,您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妯娌几个男人不在家,晚间回去也无事可做,在这里陪母亲多说会儿话也是好的。您可早些回去,等下大哥从外书房回来了,找不到人可不是要着急?

一席话说得大家都笑起来,安国公夫人嫁进门将近二十年,早就不是年轻媳妇了,但依旧像个少女一般脸上发红,笑着嗔道:三弟妹会说笑。只怕你大哥直盼着我晚些回去,他好少听些唠叨。

老三媳妇说的是,穆老夫人点头:老大媳妇是该早些回去。要我说,你们几个也早些回去,快节下了,家里事忙,累了一天,总陪着我这个老婆子做什么。

我们赖着不走,自然是想混着跟母亲多说两句话。二夫人也凑趣地开口。

那感情好!穆老夫人呵呵笑起来:说些闲事我自然爱听,可别再拿个采买单子来给我看,美其名曰问我要不要添东西,一起交代给采办。实际我知道,你们妯娌几个要躲懒,变着花样使唤我。

穆老夫人当然是开玩笑,穆家的几个儿媳闻言一齐笑起来,笑罢了安国公夫人才开口:今日倒是真有件稀奇事说与母亲听。谢相府里的谢大奶奶和谢四小姐送来了拜帖,指明是给红裳的,说是想要登门道谢。

安国公夫人话一出口,穆老夫人和二夫人她们皆面露惊诧。等安国公夫人将事情细细说了之后,穆家的女眷们更是一脸莫名奇妙。

安国公府平时少与京中权贵来往,这事儿人人都清楚,谢相是五皇子外家,更应该谨慎行事才对,如此不避讳地将拜帖递上门,就不怕给五皇子落下个意图结交权臣的话柄?

况且,这个道谢的理由也着实可笑。当日谢四小姐落水,又不是他们家红裳拉上来的,红裳的确是管闲事伸手想去救人,但不仅没救成,还因此挨了罚,道谢根本就无从说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你如此处置倒也得宜,穆老夫人思忖半天之后才慢慢开口:只是咱们家的规矩京中勋贵大都心中有数,谢相素来谨慎,府中约束颇严,谢府里的女眷平日里与我们府里交往也都是极有分寸的,虽不至于有意避讳,但也没有主动示好,如今这事儿倒是奇了

我瞧着也只是客气而已吧?大约也不是真想过来拜访。穆二夫人想了想之后答道:那一日,咱们红裳因为想冒险救谢四小姐,被大嫂瞧见了。大嫂又气又急,当着众训斥了她,当时谢大奶奶虽不在,但事后应当也是听说了的。硬要说起来,红裳当众挨了训,也是因谢四小姐而起,谢大奶奶做事小心,自然不愿意让我们府里心里留疙瘩。

第29章 金大腿

老二媳妇说得在理。穆老夫人点点头:如此看来,谢相府里递来帖子,倒也是得宜。只怕帖子不重要,派来个嬷嬷传几句话才重要。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他们大约也不好重新提起红裳当众挨了打的事,毕竟也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才找了个致谢的由头。

如此说来,穆四夫人笑道:大嫂若真接了谢相府里的拜帖,谢大奶奶才要犯愁。这来也不是,不来也不是,可真真难为人了。

你大嫂怎会做这样的事。穆老夫人笑了:她那样谨慎的人,哪里可能随随便便就应了谢相府里的帖子。

今年倒也奇了,穆三夫人皱皱眉:咱们家里,每年推不过的宴请,少说也得有七八回,母亲如今极少出门了,日常赴宴都是我们妯娌去。早些年红裳还小,咱们少带她出门,但她八岁后,母亲说常拘着她在家也可怜,日常赴宴咱们总是带着她,这些个世家小姐们,红裳也不是头一天认识,平日交往也都淡淡的,赴宴时玩一玩也就算了,再无过多往来。今年可是奇了,这一个两个的,怎地突然对红裳如此热忱?先是那个顾九小姐送了东西,而今又是谢家给红裳递了拜帖。

旁人的事我们也不必管,穆老夫人摆摆手:只要不出格,我们也不必太过计较。不管他们是为了什么,突然如此热忱,私心里我是不大想管。咱们红裳连个常来常往的小姐妹都没有,将来嫁了人离开京城,除了娘家人,这满京里也没个谁能让她惦记了,女孩子渐渐大了心思多,红裳却连个能说私房话的朋友都没有,也确实可怜。往深了说,红裳今年才十二岁,再怎样都不过是小姑娘之间的事,扯不上许多。

穆老夫人这几句话,让安国公夫人妯娌几个的脸色蓦然黯淡了下来,纷纷沉默地低下了头。尤其是安国公夫人这个亲娘,心里只觉得针扎一样疼。她的女儿十二岁,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却日日跟着兄弟们在一处,练武读书,隔三差五出门跑个马,她都能开心许久。

别人家的小姐们结伴踏春游湖,她的红裳只能跟着兄弟们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红裳其实是个懂事孩子,她心里明白,也从不抱怨,跟兄弟们一起斗个蛐蛐,她都能开心许久。

这哪里是孩子的错,是他们这些大人,硬拖着她过这样的日子,一些都只因为她姓穆,这一切无可更改。

母亲,先打破沉默的是穆四夫人,她抬起头,眸中隐隐有水光:母亲知道,我是在青州依附叔父叔母长大,小门小户的,也没那么多规矩和想法。我嫁进来的时候,相公就跟我说过,咱们安国公府跟旁人家不一样,咱们家里的事,我其实多半不懂,母亲和大哥大嫂怎么说,我就怎么做而已。母亲和嫂子们都知道我不懂事,在我这个不懂事的人看来,红裳将来是要嫁人的,离京里远远的,那她在家时过什么样的日子,与京里的谁玩在一起,又有什么重要?母亲总说我们安国公府的人应当行事谨慎,但该谨慎的不是我们这些当大人的吗?与红裳这个不大的孩子又有什么关系?

四弟妹平时不言不语,偶尔说几句话,却是见识极明白的。穆三夫人沉默了一瞬,接着笑起来了:正是!行事谨慎的,该是我们这些大人,与红裳这么个孩子有什么关系。有人给红裳递拜帖是好事,证明咱们家姑娘讨人喜欢,这放在旁人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也值当我们正正经经地坐在这里讨论?

三夫人一席话,说的大家都笑了。安国公夫人原本郁郁地心情稍微好了一点,站起来向穆老夫人告辞,回了自己的院子。

她回去时,安国公已经回房,正坐在榻上拿着一本书看。安国公夫人倒也没忘了将谢家递拜帖的事说给安国公听,顺便还将穆四夫人的话学了一遍。

安国公听过后倒是半晌沉默不语,许久之后才叹了口气答道:怪只怪红裳生在我们这样的人家。

红裳是个懂事孩子,安国公夫人也叹了口气:她心里明镜一样。顾家九小姐中元节送她的河灯,她喜欢得什么似的,都不舍得放出去,饶是如此,她也没开口提过旁的要求,送回礼时,也是我怎样说,她就怎样办,一份寻常礼物回过去,连道谢都是中规中矩。她这是怕爹娘为难。

唉!安国公又叹了一口气:眼看快中秋了,京中金桂盛开,我抽个日子,带孩子们一起出去走走。你放心,红裳不会因为这些怨我们,这都是小事。而且我想就如二弟妹所言,谢家人定然也不是真想上门拜访,客气而已,谢相这样谨慎的人,不会做这样的事的。

安国公还是了解谢丞相的,为人谨慎小心,持重老成。但谢相再谨慎,也架不住谢淑柔肯努力。

努力自救的恶毒女配谢淑柔眼下已经将整个安国公府当做了救命稻草,打算无论如何都要成功扒上这条金大腿。

只可惜连外来者谢淑柔都知道,安国公府实在是京中极特殊的一家,素来少于人交往,她绕着弯子核实过了,自家那个看起来很精明的丞相祖父在朝中与安国公交情实在一般般。

谢淑柔很愁。她不是没试着暗示过让谢丞相主动与安国公交好。只可惜她的暗示,谢丞相充耳不闻,压根不理她不说,还训斥了她。

最新小说: 橘络 不可自拔 择良婿 迟到的半句再见 高门贵女日常(穿书) 她声动我心 被海盗掳走之后[未来] 男主成了我夫郎[女尊] 捡到一只将军[古穿今] 高岭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