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察颜观色,龙天楼心里明白,承王下令停办的事,这位大贝勒已经知道了,一定是哈总管禀报了承王福晋,经由承王福晋再传给这位大贝勒的。
对承王福晋跟这位大贝勒的关系,龙天楼又肯定了几分。
他道:“这就不知道承王爷是为了什么了?!”
“难道他不要自己的女儿了?”
“格格是承王爷唯一的骨肉,焉能不要?想必承王爷一定有十分不得已的苦衷!”
“我想不出什么苦衷,能让一个人不要亲生女儿。”
“就是说啊,龙天楼是个江湖小民,承王爷既有令谕,龙天楼不敢不遵,不过承王爷是贝勒爷您的长辈,格格论起来也是您的妹妹,龙天楼不能办了,您是不是可以帮个忙,查个究竟,把格格救回来。”
“那是我的事,用不着你操心,还有,你受人狙击的事,我没办法帮你查,江湖生涯,难免结仇,我领侍卫营,肩负的是禁城跟禁宫的护卫,哪有闲工夫管你们江湖恩怨纷争。”
龙天楼笑笑道:“贝勒爷既不愿管,龙天楼也无可奈何,从今后只有自己多加小心,刻意提防,免得再受扛湖宵小、卑鄙小人暗算了。”
大贝勒听得怒火上涌,好生难受,但却只有吃哑巴亏的份儿。
可是他究竟不是能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心里是什么感受,脸上就全带出来了。
龙天楼看了看他,倏转话锋:“龙天楼奉旨在西安门外等候,自有人引导进入紫禁城,敢莫贝勒爷就是——”
大贝勒冷然道:“我不是,想是另有别人。”
正说着话,一名老太监带领着两名太监,从西安门里走了出来,先冲大贝勒施了—礼:“贝勒爷!”
然后抬眼望龙天楼:“哪位是龙天楼?”
龙天楼抱拳道:“草民龙天楼。”
老太监道:“皇上已经下朝了,跟我上漪澜堂见驾去吧!”
“是!”龙天楼答应一声,向着大贝勒欠了个身:“贝勒爷!”
迈步走向西安门。
老太监带领两名小太监转身先行,龙天楼跟在后头进了西安门。
大贝勒站在那儿,望着龙天楼的背影,一双环眼里充满了嫉恨。
龙天楼仗一身绝艺,北从白山黑水,南到八闽、两广,几乎跑遍了天下。
可是进入紫禁城,这可是他生平头一遭。
他从没企盼过,可也真做梦也没想到。
尽管凭他一身绝艺,进出禁宫大内,可以来去自如,但是那跟如今的情形绝不相同。
在家的时候也好,行走在江湖道上也好,有关于大内禁宫的,可是听说了不少。
但百闻不如一见,到今天他才知道,这经过几朝几代盛衰兴败的九重禁地,听说的难以比所见的十一。
他也知道,如今所看到的,只是“一斑”,而不是全豹。
东弯西拐一阵,最后由平地廊而东,抵达了北海最美的漪澜堂。
漪澜堂东曰倚晴,西曰分凉,是整座“琼华岛”风景、建筑精华之所在。
长廊半月式之穹形,背山临水,形势之胜,尤过于颐和园之长廊,廊内厅堂深广,楼阁重叠,这就是晴栏花韵之所在,脚下莲香,池上画舫,美如仙境。
这时候的漪澜堂一带,遍布御前带刀的大内侍卫,隔几步就是一个,一个个手握刀柄,庄容肃立,气氛还真有点慑人。
漪澜堂内外禁卫森严,如临大敌,可是皇上还没到。
老太监堂外停步,一声“候着”,留下两个小太监陪着龙天楼,他先进去了。
这种阵仗,这种气势,震得住一个王公大臣,可震不住龙天楼,他站在堂外游目四望,竟然欣赏起景色来了。
也难怪,这种机会不多,既来了,岂能放过。
正看着,老太监又出来了:“皇上驾到,传旨宣召,跟我进去吧!”
他又转身往里走。
龙天楼整整衣衫,跟了过去。
一进漪澜堂,他就看见了皇上,就是那天晚上马失前蹄的那位,居中高坐,左右两旁各站着一个年轻人,—穿青袍,一穿锦袍。
穿青袍的约摸廿出头,龙眉风目,俊逸潇洒。
穿锦袍那位,年岁略大,近卅,剑眉星目,英气逼人,唇上还留着两撇小胡子,两眼之中棱光四射,隐隐有慑人之感,有大将之风,似乎是位方面大员。
再后头,站着四名带刀侍卫,另外在两旁,还一边各四地站着八个。
老太监躬身哈腰走了过去,打千道:“禀皇上,龙天楼到。”
皇上摆了摆手:“我看见了。”
老太监哈着腰退立一旁。
皇上抬眼望龙天楼。
龙天楼泰然安详,迈步走了过去,十步远近停住:“草民龙天楼叩见圣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