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殿下在沈将军于前线时, 不仅私抓了沈将军的夫人、儿子,更是扬言要让沈将军夫人充为军妓, 千人枕万人睡。”
百官听得蹙眉:沈澜什么时候有了夫人, 还有儿子?
幸好洛青帝问出来:“沈澜哪来的夫人和儿子?”
“怕是以前私下纳的, 随军出行。三皇子见沈将军一月之期都未出兵攻打平南王, 才有此举动。沈将军听闻后大怒,托臣向圣上请辞, 另择良将,不日,他便要回去看顾妻、子。”
群臣都不是傻子,听得出来,沈澜这是在拿乔呢。
他一连三胜,正是士气大振的时候,正可一鼓作气直接擒下平南王。
这会儿说要请辞换将,圣上可能答应么?
果然洛青帝蹙眉头:“军中传言甚多,怕是沈将军误会了。”
“沈将军道:三皇子殿下在众目睽睽之下,要让他夫人千人枕万人睡,又囚禁他独子。此等屈辱之人怎能为将帅,怕是连小兵都看不起如此懦弱之人。故而掌不了兵了。”
群臣微默。
倒也不能说错。
沈澜以前是狂放不错,不过这回前面打胜仗,三皇子在背地里如此对他妻、子确实令人寒心。
又让人想起沈澜出征时折回头烧了三皇子府邸。
这三皇子莫不是也是在报复?
就算报复也该在沈澜得胜回来之后请圣上定夺,哪有打仗的时候刺激主将的?
“圣上,这件事已在整个军中议论纷纷了。”那大臣又道。
陈尚书连忙出来:“圣上,沈澜当初映衬下一个月拿下月城的军令状,皇子殿下见他迟迟不动,怕他跟平南王勾结,故而才挟持妻、子,以作准备。”
那大臣侧目道:“沈将军如今攻克下三座城池,把平南王打得节节退后,也是勾结?”
是。若是沈澜未动时,这样说还有效果。可这会沈澜打胜仗回头来看便会觉得三皇子心胸狭隘,处事激进。
“可三皇子连续写了三封密令给他,他都不予理睬,殿下才出此下策。”陈尚书道。
“你也说是下策了,该如何自有圣上定夺,三皇子如此私下挟制。沈澜本是忠心一片,誓杀平南王。若是因此被逼得生了异心如何?”
“有异心便是有异心,无异心便是无异心,真是忠臣良将,忍受任何屈辱都不会违背圣意。三皇子殿下乃是出于大局考虑,如今他妻、子无恙,沈将军真是小题大做!”
“他妻、子无恙?如今沈将军独子还被关着呢。知道的是三皇子顾全大局,士兵和百姓不知道的,还以为皇家如此气量狭窄,竟然前线主将一边卖命,一边还要囚禁他的家人!”
“好了好了,别吵了。”洛青帝道,“这件事是三皇子过分。沈澜晚几日攻下月城,已私下向朕禀奏过了。平南王在朝中围观多年,消息灵通,故而朕与沈将军故意定下这一月之期,令他这一月枕戈待旦。一月之后,正是他城中粮草空虚之时,他听闻我们因抗旨要召回沈澜,这才放松警惕,私下想要运粮草进去,让沈澜有机可乘,以最小的兵力攻破月城。”
群臣连忙道:“圣上英明!”
“圣上果然高瞻远瞩。”
洛青帝又道:“三皇子也是心切。让他急速放了沈将军独子。”
那大臣道:“三皇子殿下如此对待忠臣良将,会令人寒心,还请圣上处罚。”
陈尚书道:“皇子殿下第一次率兵出征,也是劳苦功高,为国家大事殚精竭虑,圣上还请体谅三皇子殿下一片赤诚。”
洛青帝挥挥手:“皇儿出征难免疏忽,这事便算了。朕自会给沈澜交代。”
陈沐阳看看为沈澜遭遇愤愤不平的大臣——
沈澜在朝中做人,哪有人会为他说话?
只要他打胜仗就行,别的压根不会参与。
这大臣只可能是圣上的。
陈沐阳又瞅瞅陈尚书,陈尚书也一改往日谨言慎行作风,面上跟这大臣吵得不相上下。
实际上算是全间接承认了三皇子做的事,用的词还是什么“挟持”“出此下策”。
听闻陈尚书有个极其远的远方堂弟任平安县县令,芝麻小官,其夫人与汪阁老的女婿徐大人妾室乃是同乡,来皇城这几日这县令夫人时常出入徐大人府邸,说是贡献织锦,谁知道呢。
陈尚书这是要将船掉头么?
还有圣上。跟沈澜商议好了。
沈澜不告诉三皇子也就罢了,圣上也不提前告诉三皇子。
那一个月之期,是三皇子出征前夸海口定下的,他可不得着急么。
若是三皇子受罚,这事还可平息下来,偏这三皇子还不受罚。
不管沈澜在朝臣中印象如何,他在民间乃是驱赶外族、免受侵扰的英雄,定海神针,他遭遇如此对待,三皇子还不受罚,必然军营、民间颇有微词。
这不活脱脱坑了三皇子?
真是好一出大戏。
陈沐阳视线又对准徐慕白的背。
自从跟汪阁老结亲后,徐慕白更加谨言慎行,每次上朝除非圣上询问,他便不开口。
凡事也都依照阁老们的意见行事。
阁老们对他的态度逐渐好转。
当初沈澜放火烧三皇子府邸,带庄蝶去军营,虽然意外,但徐慕白路上也没阻止。
沈澜率兵出征,绝不会把三皇子当回事,从来都是单独向圣上禀报。
他不会带庄蝶去前线。
最安全之地除了回皇城,就是待在三皇子那边。
三皇子和沈澜已经结下不少梁子,沈澜还不听军令。
这会儿庄蝶在他身侧,依照三皇子的心性,必然会做些什么。
沈澜又是受不了任何庄蝶受委屈的人,矛盾必然激化。
不知这些,徐慕白是否都考虑到了。
如今皇子是二选一,三皇子失民心军心,反过来就是四皇子得民心军心。
甚至,他阴暗地考虑:
徐慕白是否还想过,借三皇子的手,来杀了沈澜。
圣旨到达军营。
三皇子出来接旨,如今在他的督军下,沈澜旗开得胜,连下三城,他满心欢喜出来接旨,本以为是嘉奖,谁知——
圣旨宣道:“沈澜连下三城,朕心甚慰,趁一鼓作气,拿下平南王,得胜回城。朕论功行赏。另,三皇子洛浏督军有功,即刻妥善安置好沈澜家眷,不得有误。”
“臣接旨。”
那太监趁三皇子起身悄声:“圣上让你赶紧把沈澜夫人儿子放了。他已上告朝廷。”
三皇子眉头一皱。
那果然是沈澜的儿子,那个女人没骗自己。
不过是谁泄露的风声?
还有,他在此地这么久,只来了一句督军有功,就没其他的了?
“父皇还说了什么?”三皇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