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她,依然没动。
庄蝶重申:“放我下来。”
沈澜这才放开了庄蝶,庄蝶走到陈沐阳身侧,陈沐阳也有个拉她到自己身侧的动作。
这两个动作的亲昵和信任,没有逃过沈澜的双眼。
“你喜欢他?”沈澜问。
“嗯。”庄蝶承认。
他们三个人站在大殿中,说话声都不重,除了他们彼此没有其他人听清。外人眼中,沈澜放下了黄明月,但三个人还在僵持着。
“沈澜,你到底接不接旨?”洛青帝语调已隐隐薄怒和不耐烦,“是要毁了军令状么?”
洛青帝这种性格,愿意保的时候,会费一切力气保,但真要惹怒了,想杀也就在一瞬之间,毕竟他能扶植第一个沈澜就能扶植第二个,只不过没这个好用罢了。
之前花了十年才培养出来的将领被沈澜一个刚入伍的小兵在半夜杀了。只因他奚落沈澜是新兵无用。沈澜次日清晨将他的头颅悬挂在营帐外,之后再私下劫持了前去督战的何亲王,命何亲王改变行军策略,竟一扫颓势,反败为胜。
这之后他又让何亲王亲自撰写书信转交宫内圣上,要求何亲王把他夜杀大将,挟持亲王事件一五一十写上。
此等要求,前所未有,此等大胆、果决、冷酷,更是世间难得。
正所谓明马需伯乐,沈澜看准了洛青帝才做这种事,他需要急切出头,而洛青帝亦看准了沈澜,尤其对沈澜想要杀父灭族的要求十分感兴趣。
两人一拍即合。
沈澜思及此处,转过身半跪:“臣接旨。”
洛青帝这才点头:“那就今夜去吧。立时出发。”他平静下来吩咐,“国公、夫人,入座。”
陈沐阳拱手,带庄蝶入座。
他内心也半舒一口气,徐慕白有他的“谋划”,还会顾忌形象,不会明面上做什么。
最令人担心的,莫过于从不按常理出牌的沈澜。
如今圣上还能按得住他,还好。
陈沐阳刚带着庄蝶入座。
本来站在殿中,众人以为他即可就要领兵出去的沈澜,却蓦然回头,走到他们的桌席前,右手揽住庄蝶后脑勺,猛地低头印上她的唇。
全场文武百官,及其妻眷儿女,全部倒吸一口凉气。皇宫内宴,圣上在场,当众轻薄国公夫人,此等行径,从未有过,简直骇人听闻。
连洛青帝刚端起酒杯,都停了半瞬,亦从未想过此种发展。
深吻过后,沈澜黑眸直直望入庄蝶眼中:“等我回来。”随后,他抬头,看向陈沐阳,眸露厉色,“你,也等我回来。”
说罢,他这才起身,从殿内大步走出。
沈澜走后,殿内还安静好一会儿,百官都不知道要不要趁他不在参奏一下,毕竟横行无忌,不顾礼法,当众轻薄国公夫人之类的,刚刚还算是要挟国公了吧?
可他是出去打仗了。
尤其外厥还是周围十部落最为凶狠强大、野心勃勃的,侵犯已久,近两年因沈澜在才算平歇下来,国内安定,百姓信心十足。
他们牟足了劲要弄死沈澜,光是刺杀,据说沈府每月就得有那么两三回。
如果外族人没弄死,被他们自己弄死了……
洛青帝倒平静了下来,举起酒杯:“今日好夜色,不过家常宴,众卿不必拘礼。”
……这意思就是不追究了?既然如此——
百官齐举杯:“是,圣上。”
黄明曦也在其中,她也浅浅举杯,只不过脑海中思索:
之前沈澜来府中闹事,要见的人是“黄明月”,当时她也诧异,沈澜当初是向自己提亲,为何会忽然提及黄明月?
现在看这情形:难道沈澜当初要找的人,一直都是黄明月?只不过当初弄错了人?
她又斜视一眼,只见黄明薇的目光仍旧直勾勾地落在陈沐阳和黄明月身上。陈沐阳正亲自给黄明月夹菜,眼眸温柔备至。
中秋节,向来无人陪他过,只有一年是姜姜陪他过的。那天晚上她哭,徐慕白第一次陪另一个人一起难受。
今夜,徐慕白独坐家中,听到率迟传来的消息。
他在宫中早有线报,沈澜差就差在这一点,不懂得经营关系,对其他人的事更不感兴趣,否则何至于到了中秋夜宴,才发现姜姜早已嫁给了陈沐阳。
沈澜离开在意料之中,外厥进犯,圣上也提早接收到了线报,只不过日期未定而已。所以徐慕白才决定这个时候将姜姜带回来,可惜,被陈沐阳从中作梗,功亏一篑。
率迟站在身后,静静等待。
徐慕白双手撑在轮椅上,并非推动,而是缓缓地站了起身。雪白长袍虽慢却十分顺畅地走向纱帐旁侧那盆桂花,伸手摸摸它的叶片。
谁说,移栽的一定活不了?若是全心全意,亦有花开时,这是姜姜教他的。
若真喜欢一个人,不尽全力追求,又怎知对方一定不愿意?
人生必要尽兴如意,哪怕危机重重。
因不争取,绝不会有幸福;若退缩,必要遗憾。所有想着日后再得到的,都是错过。
他,绝不会像他的父皇。
第56章 他可以挣得。
#小姐(25)
这次外厥进犯, 乃是有备而来,且专门针对沈澜。
先是中途埋伏,再分散兵力, 来回攻击相邻城镇, 使沈澜疲于应付,再之后,朝军中投毒、放火, 不一而足。
看样子这次是准备良久,静待时机, 必要毕其功于一役。
此战打得甚为艰难, 但两个月下来, 沈澜佯装败退,诱敌深入, 成功捕获对方二皇子。
二皇子乃外厥军中大将,是沈澜素日对手之一。
外厥那边派人讲和, 可沈澜连和谈都没有,当夜斩杀, 直接头颅挂在旗杆上示众,士气大阵。
一是,外厥常年多次侵犯, 都是这个二皇子主导;
二来,外厥首领年迈, 继位人选也是这个年富力强的二皇子。
杀掉二皇子的意义不仅是让外厥损失大将, 更是让他们后继无人。同时二皇子在外厥犹如战神的存在, 此次折损, 更是加重了外厥人对沈澜的恐慌心里,外厥军心大乱, 出现不少逃兵。
本等外厥士气彻底瓦解,沈澜再重兵压境,就能把外厥打得俯首称臣。
太子在朝中听闻沈澜打胜仗,即将占领整个外厥,自请前去督战。
沈澜打仗厉害,可若是跟外厥商量归顺示意,就需要皇室中人,洛青帝便允了。
谁想太子一去,自以为形势平定,贪功冒进,私下跟外厥联络,想让他们归顺后支持自己,没想到反而中了外厥的埋伏,乃至他们挟持太子,要挟沈澜退兵。
沈澜拒不从,外厥残兵背水一战负隅顽抗,双方打得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