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这事真要论个一二,他自己也脱不了关系。
宁作人如其名,爱作爱闹好新鲜。学校前脚刚放暑假,他后脚就瞒着家里往左耳打了两个并列的洞,大夏天想挡都挡不住,一进门就被抓了个正着。
老古板宁驹行当时没发作,但经过一晚上的思想洗礼,他终于意识到他们夫妻俩对宁作过于宠爱,导致他的少爷脾气随年纪呈指数增长,上高一了还特娇气,叛逆期也比别人长久。
思虑至此他采取了相应措施,第二天就通知宁作:“这个暑假你自己回老家过去。”说不定还能克服那个莫名其妙的病症,简直一举两得。
可这对当事人来说,就犹如当头一棒。
宁作原本和好友制定了完美的度假计划,机票都买了,高山大海,感受自然。如今因两个洞,情况突转直下,要被迫去体验另一种“自然”。
他在家被伺候惯了,心中的抵触大部分都来源于接下来要过的苦日子。
少爷铁了心不下车,梁启叹了口气,只好掏出手机拨了电话,“那您自己说吧。”宁作愣了愣,也有点心虚,但还是接了过来。
那边很快接通:“怎么了?”宁驹行声色沉沉,没一会儿又轻声问,“是小宁出什么事了吗?”
“那没有。”宁作下意识回答,转念一想自己应该继续卖惨才对,听他爸这语气,明显是在担心他。
宁作咽了咽口水,改口道:“对,有事,ba……”
嘟——
一个“爸”字才发了一半音,电话就断线了。
宁作举着手机僵了几秒,然后猛地捶了下座椅,原形毕露,忿然直呼父亲大名。
这边梁启刚取下行李,正往回走,就听到一声怒吼,紧接着又见少爷探出头来,对自己愤慨道:“你说,他就不怕自己的宝贝儿子病死在这么?!”
夏天的风都是热的,梁启汗颜。
少爷和老爷都不是什么易说话的好脾气,他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好,站队就更不合适了,只有保持沉默。
他默默将行李放到门边,又从宁作手里接过手机。
宁老爷心一狠,对亲儿子的电话表示拒接,然后药到病除。
-
对面远山埋进了半颗太阳,比起住在乡下,宁作更不想露宿大野田。他借着点余光往里走,这路明显是人走多了踩出来的,一脚下去是无数野草亡魂,两旁也长满了各种杂七杂八的植物。
穿过这片草路才能看见里面的铁牌,长棍插在土里,上面用白漆写着“溪水村”三个字。再往前是片水塘,中间有条极窄的小道,两脚并在一起那么宽,过一个箱子都够呛,更别提两个,宁作只得一个个运过去。
箱子在他身后摇摇摆摆地走,滚轮滑在最边缘,像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完全脱轨的火车。
第一个运过去了。
反身回去拿第二个。
走到一半,左侧忽然响起咕咕的水声,宁作本能转头看过去,原本平静的水面瞬间炸起,一个黑影破水而出,露了半截身子。
宁作与其视线相交。
那位浑身苍白,一头黑发拖至胸口,被浸湿后软塌塌地搭在脑袋上,左右两边像窗帘一样拢起来,掩在下面的那双眼睛空洞无神。
余光里,对方手臂连着肩膀的那片皮肤,比周围略粉一些,表面狰狞凸起,浮着叶子根茎般的脉络。
临近傍晚,村口的路灯还没开,朦胧昏暗的环境给一切都加上了恐怖滤镜。短短几秒宁作就被吓得够呛,随即脚下一抖,连人带箱摔进了另一侧的水里。
塘虽不深,但他是往后仰躺下去的,顿时呛了好几口水。坐稳后宁作抹了把脸,睁开眼,塘边的路灯恰好亮了,原先惊悚的画面也有了变化。
合拢的头发里是张五官精致的小脸,眼里确实少了几分光彩,但眼尾自然透着的粉完全能弥补这点,多看看好像也不怎么奇怪。
这哪是什么鬼,宁作想,倒像是刚从水里洗净捞出的莲藕段。他随即又摇摇头,把这些乱七八糟地想法晃了出去。
再干净的莲藕段,也不能让他忘记发生了什么。
而更令宁家小少爷憋屈的是,这个“莲藕段”好像是个傻的。
看他摔进水塘不立刻道歉也不扶,就盯着,宁作一开始就犟,不扶不起来,对方还真就没动作,跟被贴了符纸一样木在那里。
水底的泥巴粘稠如橡皮泥,一用力就会嵌进指缝和指甲盖,最后宁作实在忍不下去,低骂一句后只好自己起来。
他费力游到岸边,手一撑,边上的土竟然塌了,根本没法爬上去。
到了需要帮助的时候,宁作自然就想到了另一个人,对方住在这里,应当比他更知道如何处理。一抬眼,那“莲藕段”仍是一脸迷茫站在原地,脸上还沾了些泥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