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姝听得有些不是滋味,“还请薛公子莫要责怪卫大人。”
“你是来替他说情?”薛易之根本不容她开口解释,就满不在乎道:“不怨他,立场不同罢了。”
“多谢薛公子。”
薛易之悲凉一笑。
二人一时无言,见这雨有渐大之势,尹姝也不便久留,她微微福身,“我还有要事,先行一步,薛公子珍重。”
“尹姝。”薛易之突然唤住她。
这是他头一回如此唤她,尹姝微怔。
“没什麽。”薛易之眸底情绪翻涌,他斟酌良久,只有一句,“明日我就不送你了,路上小心。”
“好。”
他从另一旁取出一只锦盒,“这个赠你,也算是相识一场。”
尹姝一愣,下意识后退一步。
薛易之见她吓得不敢收,不由失笑,他打开摆在尹姝面前,“是只九连环,路上可解解乏。”
见并非珠钗玉石尔尔的,尹姝松了口气,也不再矫情推辞,“那就多谢薛公子。”
“不早了,回去吧。”
“公子珍重。”尹姝匆匆没入雨中,待她再回首时已然没了薛易之的身影。
……
待入了夜,府里才归于沉寂。
“姑娘,这麽晚了,怎麽还未歇下。”青玉见屋内还掌着灯,上前轻叩门扉。
“快了,你也去歇着吧。”尹姝一面说着,一面解弄着手中的九连环。她幼时常玩,如今却有些不记得了。
“姑娘早些歇息,明日还要赶路呢。”
“好。”又一环套出,尹姝心满意足地搁在一旁,吹熄了烛火。外头没了青玉的动静,尹姝这才阖眼躺下,可脑中却尽是九连环环环相扣的模样。
一环扣一环,一环也不可缺。
幼时父亲常以九连环授以她立身处世的道理,查案亦如此,若是漏了最为关键的一环,事态之趋兴许会截然不同。
……
不对!
尹姝突然睁眼,坐起身来。
不对,实在是不对……似乎真的漏了一环!
薛家与苏家的几位已然认罪伏法,几人供词皆能对上。盐引何去何从,茶楼失火,乔茂之死与四人羁绊皆有说辞。
可是再细想,这其中分明少了一人啊!
赤锦呢?
为何没有赤锦这一环!
分明是她先发现王明珠尸体的,是她身上藏有那块直指薛云筝的玉玦,也是她无声死于柴房之中。
可是她这一环根本没有与其余人扣上!所有的事情之中,薛苏两家根本无人提及赤锦。
似乎所有人都未在意,因她拿的那枚玉是薛云筝的,而死时又与乔大人三人时辰一致,衆人便默认了她在替苏家又或是薛家做事。
若她是薛云筝的人,赤锦想替他拿回会暴露身份的玉玦也说不通,彼时薛云筝就在崖旁,若他看见玉玦在王明珠身上,为何不自行取回?况且这枚玉又为何会出现在王明珠身上?
若她替苏家办事,亦然,苏玉珍如此心细如发之人会将彰显薛云筝身份的玉玦留在王明珠身上?再让赤锦取回?如此不也多此一举。
很显然,赤锦根本不是薛云筝或是苏玉珍的人。
那日薛云筝争辩说那枚玉他丢了,可无人信他。
如今想来,若他说的是真的呢?
第81章
玉丢了, 还恰巧是王明珠死去的几日前,若这玉真被旁人拾走,那人为何要将玉放在王明珠身上?
为了栽赃于薛云筝?似乎不尽然,王明珠之死本就与薛云筝和苏玉珍有关, 无需“栽赃”二字。
尹姝揉了揉眉, 那她当初是如何察觉薛云筝与王明珠之死有关的?
似乎就是因这块玉……只因薛云筝身上有另一块与此相差无几的玉玦。
若无此玉, 亦能查到薛云筝,可定要再多费些时日。可有此玉,便是直指于他。
这玉在王明珠身上并不惹眼, 若非赤锦偷取, 根本无人在意,甚至于王夫人不会知晓那并非是明珠的玉玦。
赤锦不像是偷玉掩人耳目, 倒像是蓄意取玉叫人察觉,告诉衆人此玉至关重要, 且日衆人知晓薛云筝与明珠之死脱不了干系, 继而以此往后深查。
既如此,那赤锦背后之人是不是从始至终都知明珠与红湘是如何死的,他是不是都看见了?
那此人又是谁?分明置身其中,在背后策动t万事,却作壁上观让人毫无察觉……
策动万事……作壁上观……
……
似乎真有这麽一个人。
他以一只无形之掌推着衆人走向各自宿命。
此案环环与他无牵扯,可实则他一直都在。
尹姝匆匆起身燃起火烛, 又拿起锦盒之中的九连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