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这位小皇叔卫殷。
卫殷是老睿王的独子,也是老来子,老睿王六年前病故后,卫殷年仅十七继承王位成为新睿王,也是大卫朝最年轻的皇叔。
性格乖佞、喜怒无常,示人命于儿戏,府中常年招新仆役,旧的仆役消失无踪。
坊间将整个睿王府形同阎王府,有进无出。
偏成贤帝对这个亲皇叔所出的独苗极为宠溺,弹劾的帖子一封接一封,皆被成贤帝压下。
卫殷这位年轻的皇叔愈发肆无忌惮,好在这位小皇叔早产,有娘胎里带出的病症以致身体不好,又喜饮酒,身子一日不如一日。
景长霁一行人在午时到的睿王府中,他一直撑到这一刻入了府,才晕倒在地。
他已是强弩之末,马车途中手臂上的伤口虽已包扎,但他被下了迷药,加上大量饮酒,本就靠克制才得以清醒。
景长霁不到真正进了睿王府不敢晕倒,直到亲眼瞧着兄长入了府,他强撑的那股劲一松懈,瞬间失去意识。
景长霁半梦半醒间恍惚来到第一世,他醒来时兄长已然身故,因醒来太迟,加上他过去十八年早已被继母养废,他有心替兄长报仇查明真相却苦无门路。
在这时太子递来一根橄榄枝,说替他兄长报仇。
景长霁抓住救命稻草,后来十几年,他从一个纨绔蜕变到太子的左膀右臂,扶持太子登基,耗尽心血。
期间因为太子频频示好表露心意,他泥足深陷太子为他编织的情网,无法自拔。
甚至连所谓的兄长真相,在死的那一刻才知晓都是太子编的假话。
那些太子列出当年参与兄长之死的凶手,皆是太子政敌。
太子借他一腔热血与报仇的决心,成为太子手中的刽子手,最后太子江山到手,他却耗尽心血换来兔死狗烹,满门抄斩。
景长霁犹记得行刑前一晚,太子来到他关押的牢房,居高临下悲天悯人般施舍道:爱卿本应凌迟处死,朕念爱卿到底对朕一片真心,免你遭此大罪,不枉我们君臣一场。
好一个君臣一场,他死的那天是帝后大婚之日,景家一百多口的鲜血浇灌地面,那边却是满朝文武恭贺帝后大喜。
而迎娶的人正是霍锦州。
那个在太子从牢房离开后专程来一趟炫耀般告诉他一切真相,从始至终太子想娶的只有他霍锦州。
对景长霁不过是利用,一开始只是想拉拢一枚棋子,谁知景长霁天分极高,竟是最后成为最重要最好用的一枚。
景长霁第一世死后才知道自己所处的是一本书,但书中描述却是站在霍锦州的角度,他反而成了恶毒男配,主动对太子求而不得作天作地。
就像胜者为王,最后留下的胜者可以挥墨篡改过往史书,久了,也成了「真相」。
景长霁这位小侯爷,死后罪行罄竹难书,遗臭千年。
不甘心与恨意让景长霁带着弥留的怨念投胎转世,他带着记忆去了现代,也亲身感知书中以霍锦州的视角描述的那些他曾不懂的事物。
他从头开始,孤家寡人活了三十多年,成为赫赫有名的外科一把刀,他以为自己再也回不去。直到一次很长的手术后他昏然倒地,再醒来时,竟是回到第一世。
过往种种,如过眼云烟,仿佛一场梦。
景长霁一直睡到第二日才醒来,失血过多,加上半夜高热不退,差点丢了半条命。
景长霁醒后不久,大夫来看过说已然退热无碍,刚饮下一碗汤药,近侍带人抬着步辇候在院外:景二公子,王爷召见。
景长霁在婢女的服侍下换上衣袍,裹着略厚的大氅,外面日头极好,他却畏寒般窝在步辇中,一路被抬到主院。
步辇在主院外落下,景长霁裹紧大氅,缓缓随着领路的随侍踏进去。
景长霁刚绕过几道门进入内院,一道痛苦声传来,景长霁抬眼,看到一个仆从被五花大绑在木架上,侍卫一鞭鞭甩在仆从身上,血肉模糊。
含糊的痛苦呻吟中,前方软榻上比他裹的还厚的人正瞧戏般就着小酒悠哉喝着。
景长霁:
第3章
赌他的心善
景长霁早知卫殷本性,这一幕并未对他造成多大冲击。
昨日之所以敢赌,也是仗着第一世对这位了解稍多。
第一世景长霁醒来后兄长已死,他竭尽所能打探春猎当日事发时的情况。但早已被幕后之人清除,他能打探到的皆是想让他知晓的。
而这其中就包括卫殷冷心冷肺,连有血缘的小辈惨死甚至途径都没停留半步,可谓无情至极。
死的是霍相爷府中二公子霍承盛,相爷夫人所出的嫡次子。
当今太后也姓霍,正是出自霍家,与霍相爷是嫡亲的胞兄妹。
霍太后早些年诞下两个皇嗣,一个是当今圣上成贤帝;另外一个则是上一任短命皇帝成昭帝。
二十四年前老皇帝病重,临死前将皇位越过大皇子贤王传给昭王,也就是成昭帝。
成昭帝登基不过一年,却因大病驾崩,后又传位给大皇兄,也就是如今的成贤帝。
成贤帝二十三年前登基后改国号为成贤。
老睿王是老皇帝的胞弟,也是后来两任皇帝的皇叔。
按辈分算起来,卫殷不仅是太子的小皇叔,也是霍二的表皇叔。
景长霁提前知晓剧情,知道卫殷会出现经过那里,但他在赌卫殷会不会同意带走他与兄长二人。
他当时只有五成把握。
按理说卫殷这种性子不可能会管这种事,但他如果是太子的救命恩人,那就不一样。
卫殷明面上极受成贤帝宠溺,实则两人面和心不和,成贤帝想要卫殷的命,卫殷又何尝不想要成贤帝的。
只因为老睿王说是病故,实则死于成贤帝之手。
卫殷讨厌成贤帝,恨屋及乌,太子这个成贤帝最看好的皇子也最为卫殷不喜。
所以景长霁赌赢了。
景长霁垂眼站在一旁,直到那人被打的出气多进气少才被松绑拖下去。两个侍卫故意拖着血肉模糊的人在他眼前经过,在景长霁眼前留下两道血痕。
景长霁早就见惯血腥,在他手里开膛破肚或者缝合手术的伤者没有上千也有数百人,卫殷想借此吓到他,怕是要失望了。
内院并未清扫,血腥气弥漫开,夹杂着酒水甘醇的味道,混杂成怪异的气息。
景长霁上前两步,拱手行礼:臣子见过王爷。
卫殷终于睁开眼,掀开眼皮睨他,并未回答,审视的目光从景长霁畏冷的目光到他苍白未被吓到的面容。
无论是递到面前的生平亦或景长霁的表现,都戛然相反。
卫殷漫不经心抬抬手,只留下近身伺候的侍从,其余人无声退下。
卫殷开门见山:昨日景二公子对于本王会同意留下你兄弟二人,似乎很是自信,本王倒是好奇,景二公子是如何确定?
景长霁早就猜到卫殷会怀疑,昨日情急之下的求生办法,自然破绽百出,但他不怕,即使卫殷再怀疑,也想不到他是重生的。
臣子并不确定,但当时情况危急,臣子也是在赌。赌王爷心善,说不定会慈悲为怀救臣子兄弟二人一命。景长霁给了一个最不可能理由的理由。
连卫殷身后的侍从都惊得抬眼看向景长霁,又飞快垂下:??王爷心善?还不如赌天会下金子。
卫殷像是听到笑话:赌本王的善心,不如赌你曾救过太子一命寻求太子庇护。
昨夜有关景长霁的种种都摆在桌面,但太干净也太统一,总结也就两个字:纨绔。